新中国成立后,毛主席作为国家领袖,时间被各种公务紧密地占据。

尽管忙碌,毛主席仍然在百忙之中抽出时间,参加三位重要领导人的葬礼,他们分别是任弼时、罗荣恒、陈毅。

任弼时,湖南汨罗的杰出代表,中国共产党早期的重要领导人之一,在革命战争年代,任弼时的事迹尤为令人瞩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他曾担任红六军政治委员,在湘赣边界的艰苦环境中,领导部队进行多次战斗,成功地保卫了革命根据地,次打退敌人的进攻。

在长征途中,任弼时担任红二、六军团政委,面对重重困难,始终坚持党的原则,与张国焘的错误路线进行坚决的斗争。

任弼时率领的红二、六军团,成功地完成长征任务,途中多次与敌人展开激战,为红军的胜利立下了赫赫战功。

革命战争时期,任弼时是党和军队的重要领导人,地位很高。

建国后,由于长期的艰苦工作和过度劳累,任弼时的身体逐渐衰弱。经医生诊断,他患有动脉血管硬化、糖尿病和脑供血不足等严重疾病。

这些病症的长期困扰,任弼时的身体状况每况愈下,1950年在北京逝世,终年46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毛主席在得知任弼时逝世的消息后,深感痛惜,亲自参加了他的葬礼,表达对这位老战友的深深怀念。

罗荣桓,中国人民解放军的杰出领导人之一,十大元帅之一。

在抗日战争的烽火岁月中,罗荣桓领导的部队在山东抗日根据地进行艰苦卓绝的斗争,为军队的发展和壮大贡献颇多。

解放战争时期,罗荣桓与林彪成为搭档,在东北战场上立下赫赫战功。

建国后,罗荣桓担任最高人民检察署检察长、政务院政治法律委员会委员等重要职务,为国家的法制建设和政治清明付出辛勤的努力。

1963年,罗荣桓逝世,毛主席非常难过,亲自参加了追悼会,为老友写了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陈毅,毛主席另一位亲密战友,出生于四川,革命早期曾参加领导了南昌起义,湘南起义,跟随朱德上了井冈山,与毛主席会师。

陈毅性格直率,敢于直面一切,在革命中与毛主席携手并进,是患难与共的朋友。

抗日战争时期,陈毅率领新四军在江南大地上与日寇展开殊死搏斗,灵活运用游击战术,巧妙地打击敌人的嚣张气焰,极大地鼓舞军民士气。

解放战争时期,陈毅担任第三野战军司令员,与粟裕携手并进,根据毛主席的指示,指定指挥了一系列的战役,立下赫赫战功。

新中国成立后,陈毅作为周总理的得力助手,长期活跃在外交战线。陈毅为人刚正,工作认真,且能力全面,军政双优,是我军难得的帅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文革”风暴中,陈毅遭受不公正的待遇和沉重的打击,于1972年离世,毛主席得知老友病逝,深感痛惜。

当时,毛主席身体状况欠佳,行动不便,仍然坚持参加陈毅的葬礼,送老战友最后一程。

追悼会上,毛主席为陈毅平反,回忆与陈毅共同战斗的岁月,对这位老战友的深深哀悼和敬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