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欧盟对中国电动汽车加征关税的消息,引发大家的热议。

6月12日,根据英国《金融时报》的报道,欧盟委员会决定,今年7月起,将对从中国进口的电动汽车,临时征收最高达25%的额外关税。

对于这一决定,德国第一时间站出来反对。

德国政府警告欧盟,这项举措代价高昂,可能引发中欧之间的贸易战。

然而,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却罔顾事实,称中国电动车制造商受益于补贴,削弱了欧洲对手的竞争力。

1958年10月,冯德莱恩出生在比利时布鲁塞尔,曾经是一名医师。

冯德莱恩的老公海克·冯德莱恩,是一名生物物理学博士,其家族靠经营丝绸发家致富,1786年被腓特烈大帝封为贵族

上个世纪90年代,由于在生物物理学的突出成就,海克·冯德莱恩收到了斯坦福大学的邀请,成为该校医学教授,此后两人一起去了美国。

在美国,他们生下了两个儿子五个女儿,全部都拿了美国德国双重国籍。

在美国,冯德莱恩一家幸福美满,其乐融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998年后,冯德莱恩回到德国工作,曾任德国国防部长德国联邦家庭、老年、妇女和青年部部长德国联邦劳工和社会保障部部长等职务。

2015年9月,冯德莱恩因涉嫌论文剽窃遭到调查。

2019年12月1日起,冯德莱恩担任欧盟委员会主席

冯德莱恩担任欧盟委员会主席的这几年,欧盟内部貌合神离,欧盟的国际影响力也大幅下滑。

外界普遍质疑,以冯德莱恩的家庭处境,很难站在欧盟的立场考虑问题。

德国和法国虽然不爽,但都选择了沉默。

这次欧盟对中国电动汽车加征高额关税,究竟有多大影响呢?

2023年,中国向欧盟出口了价值100亿欧元的电动汽车,市场份额同比翻了一番,达到8%。

这次欧盟加征关税,预计每年将为欧盟带来超过20亿欧元的收入。

这项关税,将对中国电动汽车出口产生不利的影响,同时,也会增加德国消费者购买中国电动汽车的成本。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林剑,在星期三主持的例行记者会上表示:欧盟的这项举措,违背了市场经济原则国际贸易规则,既损害了中欧经贸合作全球汽车产供链的稳定,也损害了欧洲自身的利益

有网友表示,没啥好说的,以牙还牙,对欧盟进口汽车加征25%的关税。

这个反制措施,听上去合情合理,真的可行吗?

为什么德国第一时间反对欧盟的这一决定呢?

2023年,我国汽车出口552.3万辆,超过日本,首次成为全球汽车第一大出口国。

其中,出口到欧盟的汽车195.7万辆,占比37.5%,排名第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195.7万辆车中,新能源汽车71.8万辆,占比36.7%

也就是说,我国出口到欧洲的汽车,大部分是传统燃油车。

从出口目的国看,我国出口到欧盟的汽车,数量最多的是比利时,总共21.7万辆,且92%是新能源汽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而出口到德国的汽车,只有59638辆,出口到法国的汽车,只有42606辆

也就是说,我国出口到德国和法国的汽车,数量并不多。

如果我们以牙还牙,对欧盟出口到中国的汽车,也征收25%的关税,最受伤的是谁呢?

没错,是德国。

因为中国是德国汽车全球第二大出口国,仅次于美国。

贸易战没有赢家。

如果中国和欧洲打起贸易战,谁最开心呢?

猜对了,是美国。

也许,这就是美国背后的如意算盘,让欧盟对中国电动汽车加征关税,引发中欧之间的贸易战,美国坐收渔利。

这件事情,虽然有点棘手,但相信最终会得到妥善的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