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本文内容均引用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及截图,请知悉。

波黑一个听着就让人想起“远方和诗”的地方,结果现实却有点骨感。这个国家虽然有海岸线,还有一个名叫涅姆港的地方,但说出来你可能不信,他们压根儿没法自由进出!

明明有24公里的海岸线,却没有出海自由,说是世界上最“憋屈” 的国家也不为过,但是这是为什么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被“锁”在巴尔干腹地的波黑

波黑全称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很多人会以为是两个国家,其实是妥妥的一个国家。它位于欧洲东南部,巴尔干半岛的腹地,西边,南边和北边都被克罗地亚紧紧包围,只有东边勉强和黑山共和国接壤,总面积也就5万多平方公里。

说起来,波黑这地理位置,还真是一言难尽。它就像一块美味的馅饼,被塞进了克罗地亚这个大面包里,进出都得看人家的脸色。至于为什么会形成这种尴尬的局面,还得从波黑的历史说起。

早在公元9世纪,欧洲大部分地区还处在四分五裂的状态时,波斯尼亚地区就已经建立了自己的独立公国,而且一度发展壮大,成为巴尔干半岛上的重要力量。

后来波斯尼亚公国被并入了强大的塞尔维亚王国,成为塞尔维亚王国的一部分,但是到了15世纪,随着奥斯曼帝国的崛起,巴尔干半岛的格局再次被改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奥斯曼帝国横扫了整个半岛,将包括波斯尼亚在内的众多国家和地区纳入了自己的版图,奥斯曼帝国这一来,就在巴尔干半岛扎下了根,一统治就是几百年。波黑自然也就和奥斯曼帝国绑在了一起,命运从此改变。

在奥斯曼帝国统治时期,波斯尼亚地区逐渐形成了独特的文化和宗教传统,但也埋下了日后民族矛盾的种子。19世纪末,奥斯曼帝国不行了,奥匈帝国趁火打劫,想要把波黑吞并了,但是没想到这下可捅娄子了!

1914年奥匈帝国皇储斐迪南大公夫妇在萨拉热窝被塞尔维亚民族主义者刺杀,直接引发了第一次世界大战。一战结束后,奥匈帝国解体,波黑加入了塞尔维亚人,克罗地亚人和斯洛文尼亚人王国,也就是后来的南斯拉夫王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二战期间,南斯拉夫被轴心国占领,波黑成为克罗地亚独立国的傀儡政权。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南斯拉夫建国,波黑也算是迎来了数十年的和平时期。

可是好景不长,20世纪90年代初,随着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南斯拉夫联邦也走向了解体。波黑境内的三个主要民族-波斯尼亚族,塞尔维亚族和克罗地亚族,因为各自的利益诉求不同,爆发了激烈的冲突,这就是著名的波斯尼亚战争。

波斯尼亚战争是二战后欧洲最残酷的战争之一,历时三年多,造成了数十万人伤亡,数百万人流离失所。最终在国际社会的干预下,波黑战争各方于1995年签署了《代顿协议》,波黑作为一个独立的主权国家得以保留,但也被迫接受了复杂的政治体制和领土划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由于历史和战争的影响,波黑形成了如今这种被克罗地亚三面包围的尴尬局面。这不仅限制了波黑的经济发展,也为其未来的发展埋下了隐患。

波黑的出海口,中看不中用?

不过,有些对波黑比较熟悉的人或许会问,波黑的海岸线不也才24公里吗?怎么会发育不好呢?但事实上波黑的这条24公里长的海岸线,用“鸡肋”来形容一点都不过分。

试想一下,北京三环内那么点地方,能建成什么像样的港口?几艘货轮一停就满了,更别说大型船舶和集装箱码头了。

涅姆港作为波黑唯一的出海口,听着挺气派,实际上却憋屈得很。你打开地图就能看到,它压根儿就不在什么开阔海域,而是被克罗地亚的佩列沙茨半岛和其他一些小岛团团围住,跟个葫芦口似的,就留了那么窄窄的一条水道进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波黑船只从涅姆港出来,可不就像钻进了克罗地亚的口袋!人家想干嘛就干嘛,想收“过路费”就收“过路费”,想查你就查你,一点办法都没有。

2021年中国在涅姆港附近修了座跨海大桥,就是那个佩列沙茨大桥,直接把克罗地亚本土和佩列沙茨半岛给连起来了。这桥一通,克罗地亚人高兴坏了,南北交通方便了,经济也发展起来了。

可波黑只能在旁边干瞪眼。本来波黑还指望着,能利用涅姆港发展点陆路运输,多少赚点“过路费”。现在大桥一通,谁还愿意绕路走涅姆港啊?都直接走大桥了,又快又方便。

所以这24公里海岸线,最终沦为一个“鸡肋”般的存在,波黑空有出海口,但是没有办法真正走向海洋,其中的无奈和辛酸,恐怕只有他们自己才能体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海岸线背后的恩怨情仇

那这24公里的海岸线又是怎么来的呢?还得从20世纪90年代南斯拉夫解体说起。当时的南斯拉夫,号称“巴尔干之虎”,实力雄厚,但在复杂的国际局势和内部民族矛盾的双重压力下,最终走向了解体。

南斯拉夫“分家”的时候热闹得很。各个加盟共和国都想独立门户,谁也不服谁。波黑这块战略要地,夹在克罗地亚和塞尔维亚之间,成了两国争夺的香饽饽。

克罗地亚一看这情况,立马摆出一副谦虚的姿态,对波黑十分热情。又是嘘寒问暖,又是送钱送粮。

当然克罗地亚可不是白忙活。他们心里明镜似的,波黑要是倒向塞尔维亚,那自己可就麻烦了。所以为了拉拢波黑,克罗地亚使出了“杀手锏”-把涅姆港和那24公里海岸线“送”给了波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消息一出,全世界都惊了!克罗地亚这是疯了吗?把自己辛辛苦苦抢来的地盘拱手让人?

只是克罗地亚“赠送”给波黑24公里海岸线和涅姆港,看似慷慨,实则暗藏玄机。克罗地亚当然知道,波黑拥有丰富的矿产,森林和河流资源,一旦拥有了真正的出海口,经济发展将不可限量。

为了防止这种情况发生,克罗地亚在“赠送”的同时,也巧妙地设置了一系列障碍。

涅姆港虽然是个港口,但地理位置尴尬,被克罗地亚的岛屿包围着,波黑船只进出都得看克罗地亚的脸色。说白了这就是个“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

而且克罗地亚虽然把涅姆港给了波黑没错,可看看地图就知道,涅姆港外边那一圈,佩列茨半岛,科尔丘拉岛,哪个不是克罗地亚的地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就好比,你家门口有条小路,名义上是公共道路,结果邻居在你家门口砌了堵墙,还装上了大门,你说你能随便进出吗?

波黑船只从涅姆港出来,一眼望去,全是克罗地亚的岛屿,就跟进了迷魂阵一样。克罗地亚只要在这些岛上部署点军队,再弄几艘巡逻艇,就能把波黑的海上通道堵得严严实实。

可以说克罗地亚玩了一场“文字游戏”,看似大度,其实依旧牢牢控制着波黑。再加上佩列沙茨大桥的建成,也让克罗地亚的南北交通变得更加便捷,但也彻底封死了波黑通过陆路运输货物,经由涅姆港赚取“过路费”的可能性。

更重要的是,克罗地亚有意把波黑24公里海岸线用陆地分割,这样的话波黑船只出海必须穿越克罗地亚的控制区,进一步巩固了对波黑的控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克罗地亚这一系列操作,可谓是“绵里藏针”,表面上给了波黑出海口,实际上却将波黑牢牢地掌控在自己手中。波黑拥有海岸线,却无法实现真正的“出海自由”。

而对于波黑来说,这份“礼物”其实更像是一个“甜蜜的负担”。24公里的海岸线,不仅长度有限,而且出口完全被克罗地亚控制,波黑的船只想要自由进出,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

因此与其说涅姆港是波黑的“生命线”,不如说它是克罗地亚用来牵制波黑的“绳索”。波黑看似拥有了出海口,实际上却依然被牢牢地“锁”在克罗地亚的阴影之下。

结语

眼瞅着自己被困在这一小块地方,波黑十分憋屈!明明有海岸线,却跟没有一样,这日子什么时候是个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但是波黑能怎么办?跟克罗地亚对着干?那肯定不行,人家实力摆在那儿呢。指望国际社会帮忙?估计也够呛,谁会为了这么点儿小事得罪克罗地亚呢?

看来看去,波黑也只能走一步看一步了。或许他们可以尝试发展其他产业,比如旅游业,农业等等,尽量减少对出海口的依赖。

不过说到底,波黑要想真正摆脱困境,还得靠自己。只有国家强大了,才能在国际上争取更多话语权,才能真正实现“出海自由”。

参考资料:
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 《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国家概况》最近更新时间:2024年4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