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来北京出差的洪虎来到301医院,看望因风寒住院的父亲洪学智。让洪虎没想到的是,自己一进病房,父亲就开始数落起自己来。

面对父亲的数落,洪虎只能在边上苦笑。

洪学智为什么要训斥儿子?洪虎做了什么惹他生气的事情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六星上将洪学智

洪学智在我国历史上,是一个绝无仅有的人。他在55年被授予上将,在88年恢复军衔制后,又被授予了上将军衔。

因为两授上将这绝无仅有的经历,洪学智被称为六星上将。作为现代后勤工作的开拓者,这个荣誉是对洪学智最大的褒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出生于1913年的洪学智,有一个贫苦的家庭。母亲常年卧病在床,家里的生活全靠父亲种地维持。

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洪学智还是读完了小学。由于家里实在没办法供他读书了,洪学智就辍学回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为了减轻家里的负担,洪学智开始帮助地主放牛,在不同人家里打短工。接触的人多了,洪学智对这个社会就有了更深刻的了解。

乱世什么最多?当然是苦命人最多。洪学智在打短工的时候,遇见过一个和他一起打短工的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那个小孩大概还不到10岁,却要干和大人们一样累的工作。看着众人每天起早贪黑地干活,有的人却连饭都吃不饱。

洪学智不想一辈子都过这样的生活,不想让自己的子孙后代,以后永远都要在别人的手下讨饭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明明自己的家里也有土地,就是因为政府的苛捐杂税,让家里连饭都吃不饱。父亲辛苦一整年,大半的粮食都要交税。

而被老百姓税收供养的那些人,拿着属于老百姓的钱纸醉金迷,却丝毫不体谅老百姓的辛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929年,我党领导了商城起义。早就想推翻旧制度的洪学智,毅然投身于起义军的队伍里。

在参加起义之前,洪学智夜不能寐。他不知道自己还能不能活下去,也不知道父母对自己参加起义是个什么态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但洪学智也知道,如果自己不告诉父母一走了之,一定会让父母为自己担心的。洪学智想了想,还是和父母坦白了自己要去参加起义。

在当时的情况下,参加起义是要掉脑袋的。而作为参加起义的农民家属,是会受到牵连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可洪学智的父母想了想,决定支持儿子的选择。他们没办法成为儿子的助力,那就让自己不要成为儿子的拖累。

因为前期缜密的计划,商城起义进行得很顺利。起义成功之后,洪学智后来跟着当地的游击队,一起被编入了红一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由于蒋介石对我党的不断打压,洪学智后来离开家乡,辗转在祖国大地上。由于反围剿的失利,红军不得不离开鄂豫皖苏区。

1935年,红四方面军发动嘉陵江战役,准备转战川西北,与红一方面军汇合。当时担任红四军政治部主任的洪学智,开始负责红四军的后勤工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后来因为后勤工作做的太好,原本应该由第九军承担的筹措军粮、管理后方医院、保卫后方安全的工作,也被交给了洪学智。

也是在这时候,洪学智在后勤方面的能力才逐渐显现出来。这也为他以后在军中长期负责后勤,打下了一个基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难忘四平的烽烟

抗日战争结束后,国家并没有迎来和平安定,反而是迎来了又一场战乱。东北作为战略要地,即将再次卷入战火中。

蒋介石的野心,我党早已料到。所以在面对苏联撤出东北的时候,我党和蒋介石同时决定抢占东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要想占领东北,最重要的就是拿下四平。随着苏军的撤离,我军在中央的指示下,开始分批进入东北。

1946年3月,当时还叫东北联军的东北野战军,在四平打响了我党争夺东北的第一枪。在我军的奇袭之下,敌人还没来得及反应,就成了我军的俘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顺利拿下四平并不是结束,能守住四平才算是真的胜利。蒋介石不会对我军拿下四平无动于衷,一定是在酝酿更大的阴谋。

很快,蒋介石就派兵逼近四平。我军攻打四平的时候,因为是奇袭,所以只用了三个旅袭击四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而蒋介石为了拿下四平,派出了他的新一军和七十一军。两个军和三个旅,敌我双方实力悬殊。

此时要想保存实力,那我军就应该及时撤退。但恰逢国共和谈的重要时间,我军必须让蒋介石在东北感受到压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只有蒋介石感受到我军带来的压力,出于休养生息的考虑,和蒋介石和谈成功的几率就大一些。

所以中央向四平守军下令,一定要坚守四平,狠狠打击国民党军队的嚣张气焰。为了守住四平,东北联军在四平的守军增加到了六个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可是很明显,蒋介石不会这么轻易放弃四平。在我军增调部队的时候,蒋介石也在向四平派遣援军。

1946年4月18日,四平保卫战打响了。蒋介石两个军轮番进攻,后面还有源源不断的援军正在赶赴战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为了实现中央的计划,东北联军的战士奋不顾身,筑成一道道防线。国军想要突破我军的防线,必须付出生命的代价。

洪学智和邓华身为前线指挥官,每天都坚持在前线指挥。看着战士们一个个倒下,邓华和洪学智心如刀绞。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虽然敌人死伤惨重,但我军同样伤亡甚多。而敌人的援军还在源源不断赶过来,我军却已经没有援军了。

在这一个多月的战斗中,双方为了胜利都在拼尽全力。但随着时间的流逝,洪学智明显感觉到我军的压力变大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没有援军的情况下,我军继续守下去,只有全军覆没这一条路。敌人还在增兵,洪学智已经给总指挥部打了好几次电话了。

到了5月19日,中央军委终于下达了撤退的命令。此时守卫四平的战士们浑身浴血,已经付出了伤亡八千多人的代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要建四平纪念馆

四平战役的惨烈,成了洪学智心中忘不掉的一抹血色。他一直在想,自己能为牺牲在四平的战士们做点什么。

时间来到了1998年,洪学智已经85岁了。虽然年纪已经不小了,但洪学智依然关心着国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那一年,洪学智的儿子洪虎调任吉林省省委副书记。知道儿子马上就要去吉林赴任的洪学智,一个人沉默了很久。

虽然洪学智现在经常在北京,但他对东北的感情是无法磨灭的。抗美援朝的时候,洪学智也是多次往返鸭绿江两岸,安排着志愿军的后勤工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但四平在洪学智心中,依然是一个特殊的城市。他一直有一个想法,就是要建立一个四平保卫战的纪念馆。

但因为后来没有在东北任职,洪学智的这个想法迟迟无法实现。得知洪虎将要前往吉林的时候,洪学智还是叫住了自己的儿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洪学智将洪虎叫到书房,给他讲当年四平保卫战的的故事。说着说着,洪学智眼前似乎又一次浮现出了那些熟悉的面孔。

他对洪虎说,自己这辈子最难忘的一个地方就是四平。那里埋葬了他太多的战友,葬送了太多他熟悉的生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四平战役纪念馆始建于上世纪五十年代末,由于当时的社会情况,建成的非常仓促。

里面不仅设施不全,还有许多地方需要重新改建。上世纪60年代,洪学智在吉林的时候曾经看过四平战役纪念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里面对于四平战役的描述,也是乱七八糟什么都有。出于这种情况,洪学智想让洪虎在吉林将四平战役纪念馆重建。

但洪学智又担心,修建四平战役纪念馆,会不会对吉林的民生产生巨大的影响。想了很长时间,他还是决定把这个任务交给自己的儿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洪虎心目中,父亲洪学智向来严格要求自己。这种直接对儿子提要求的情况,从来没有发生过。

更何况,洪学智这是希望自己能以副书记的身份,促成四平战役纪念馆的修建。洪学智一直教导他们,不要利用自己的身份做其他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可如今,洪学智却让自己督促有关部门,尽快把四平战役纪念馆建立起来。看着父亲苍老的面容,洪虎思考了片刻,就答应了洪学智。

因为洪虎知道,这是父亲唯一的心愿。但洪学智也嘱咐他,修建四平战役纪念馆,一定不要劳民伤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等洪虎赴任之后,就投入到了吉林的建设中。作为农业大省,吉林省的财政收入和那些经济发达的省份比起来,还是比较低的。

当时国家正在高速发展,哪里都是需要用钱的地方。和其他紧急的工作比起来,给四平战役修纪念馆也就没有那么着急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洪虎就想着,等把要紧事处理完了再来改建四平战役纪念馆。就这样一直拖、一直拖,拖到了2004年还没完成。

洪学智生病之后,他感觉自己的生命之火随时都有可能熄灭。对于四平战役纪念馆的修建,洪学智心中更加急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看到洪虎来探病,洪学智想到他连个纪念馆都建不成,心里就有一股火。所以洪虎来探病的时候,就遭到了洪学智的质问。

后来在有关部门的重点扶持下,四平战役纪念馆才终于得以改建。可惜纪念馆改建完成的时候,洪学智已经去世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个戎马一生的老将军,临终前还在遗憾,自己没能看到新的四平战役纪念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