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作者 | 梳子姐

路见不平一声吼,该出手时就出手。

今年1月25日,金磊律师干了件大事,他向南京大学举报,2004年2月至2006年11月就读该校法学院并获法律硕士学位的刘赛连存在论文抄袭问题,其硕士论文《公诉案件庭前审查程序研究》抄袭率达63.9%。其中,论文第3部分7556字,抄了7259字,抄袭率高达94.7%。

刘赛连何许人也?现任鹰潭市中院副院长,本科就读于中国政法,硕士就读于南京大学,妥妥的法律精英。

一个北京的律师,一个鹰潭的法官,何怨何仇让金律师翻出18年前的论文扭住不放呢?这要从另外一起案件说起。

2023年12月22日,鹰潭市检察院以涉嫌受贿罪将吉安市人大常委会原主任吴敏起诉至鹰潭市中院,刘赛连担任该案审判长。

法院通知吴敏家属,2024年1月23日开庭,且为吴敏指派了法律援助律师。

这事吴敏家属没有接受,坚持自己找律师。

后来,那个被指派的法援律师主动不干了,庭审被取消。但是法院仍然不允许吴敏家属聘请的律师参与辩护,再次指派了新的法援律师。

事情拖到2024年4月11日,吴敏家属委托的律师不在场情况下,法院开庭审理了此案,并于4月19日作出宣判,判处吴敏10年有期徒刑,50万元罚金。

不懂法律的人都能看出来,这事太不正常了。法院到底为何如此大发善心,在家属一再坚持自己请律师情况下,仍然两次为犯罪嫌疑人指派法援律师并审理宣判呢?

如此明显瑕疵的案件,难道就没办法进行监督制约吗?

金磊并非本案辩护律师,但他看不下去法律被扭曲成这般模样,于是就想伸张正义,最终将突破口瞄向了本案审判长的硕士论文,因为只有论文是公开的客观事实。

南京大学没有让人失望,核实材料后,于3月10日开始正式调查,调查期限为三个月。

赶在期限届满的最后一天下午,金磊收到南京大学学术委员会秘书处邮件,依据《南京大学处理学术不端行为办法(试行)》有关程序开展调查核实后,认定被举报人学术论文存在抄袭,构成学术不端,建议学校有关机构根据相关规定进行处理。

这种事学校处理起来比较简单,一般就是撤销已经授予的学位。可是法院就尴尬了,一个存在学术道德瑕疵的人还有资格继续当法官,继续当法院领导,继续审案判案吗?

或许一篇抄袭的硕士论文并不影响刘赛连获得司法资格,不影响她的司法能力,但是让一个弄虚作假的人坐在那里审案子,总觉得不像个事。

其实,每个人背后都有一些幽暗的东西,都经不起深扒细挖,抄袭论文甚至买假文凭、假学历在二十年前并不是什么新鲜事。

刘副院长的最大问题不是论文抄袭,而是吴敏案中违背犯罪嫌疑人家属意愿强行指派辩护律师。

也有人对律师的行为表示不屑,认为对法官的论文和学历下手偏离了司法监督的正轨。可问题在于,正当救济途径失灵后只能出此下策。

对于这件事情,惊讶于法官明知不可为而为之,佩服律师的执著精神,赞叹南京大学对学术的严谨态度,更期待法院能给出个说服人心的结果。

在这个发生什么都不奇怪的年代,我们正不断见证着光怪陆离的稀罕事,同时也警示着世道人心:

千万别做亏心事,任性过度必然会遭反噬。

欢迎大家点赞、关注、转发!

- 完-

笔不阿贵,文不奉承

Liurushi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