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一个亲戚,是神经内科的大夫。有一回,她和我说起门诊情况,令人诧异。

有家长领着孩子看医生,原因是:都是一样的孩子,为啥别人家的能早起,自家孩子永远睡不醒,是不是脑子有病啊?

家长要求检查,结果却是:孩子的大脑根本没有问题。确切地说,没有器质性问题。

这种情况,她不止碰到一回。

01、6点叫醒孩子,等于凌晨4点叫醒成年人

家长有这样的就医念头,其实不难理解。

一日之计在于晨,孩子赢得了早晨,就能比别人赚更多的时间,做更多的事,拥有更多可能性。

我们不妨算一笔账:

如果孩子每天早起半个小时,一个月就能比别人多15个小时。
这15个小时,可以多刷十几套卷子,可以多背很多单词,也可以多看好几本书……

孩子之间的差距,就是这样拉开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别说,我也闪过这样的念头。

有一回,我和同学家长聊起孩子的学习情况,才发现孩子与孩子之间的差距不是一般大啊。

从儿子同学妈妈口中得知,同学A每天6点多自主起床,主动背单词,还自己整早餐吃,自己上学。

听了这话,我羡慕得不得了。比对自己的孩子,实在是“可恨”。

8点到校,为了赶7点半出门,每天三遍闹钟催,还要父母揪着耳朵人工叫醒,直到临近7点才能将他从床上拽起来。明明留足半个多小时给他洗脸刷牙吃饭上厕所,天天到最后还是紧巴巴的。

而这个点,别人家的孩子早已经背单词、背课文,怎不令人羡慕?

我对亲戚苦笑:我也就差没有带孩子上你的门诊来检查了,我也想看看,这孩子的脑袋是不是跟别人长得不同呢!

这位亲戚大夫告诉我:孩子睡不醒,恰恰可能是睡少了的关系。

02、十几岁的孩子,为什么睡不醒?

十几岁的孩子,处于青春发育期,关于睡眠,在他们身上有一个特殊情况:晚上不肯睡,早上起不来。

特别是孩子升入初中后,随着学习压力的增加,作业写得晚,睡得也晚。

说到这儿,有不少家长又忿忿不平了。

如果因为学习而晚睡,那也没话说;但有时候,孩子明明作业写完已经不早了偏偏还不肯睡觉,非要玩一会游戏,磨蹭一会功夫,才能肯罢休。

有时候作业少,孩子明明可以早睡,却一样偏偏要磨蹭着到很晚才上床。那就“早起”倒逼“早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熬夜”固然不是个好习惯,但这还与青春期阶段大脑的发育有关。

孩子进入青春期,大脑发育有个特殊变化,即“昼夜节律发生了变化”。

简单说,就是孩子的生物钟延迟了。青春期前,孩子不到9点就哈欠连连要睡觉;青春期开始,身体释放了一个“晚睡”的信号,睡眠时间向后延迟2个小时。

这其中的影响因素就是孩子体内的褪黑素要从晚上11点后才开始释放。

还有一种观点,人的成长规律显示,随着年龄成长,睡眠时间开始减少。

十几岁的孩子虽然晚睡了,但不应该影响早起。

恰恰相反!青少年对睡眠的时长需求却保持不变,始终稳定在每晚9小时左右。褪黑素的这种特殊节律,要到孩子成年后才恢复正常。

正因如此,青少年虽然都会主动晚睡觉,但实际上需要更多睡眠。家长若6点叫醒孩子,无疑是在与孩子的身体进行抗争,

6点叫醒孩子,相当于凌晨4点叫醒成年人!试问:有多少成年人能够养成习惯?!

03、无数青少年背负着巨额的“睡眠债”

《中国睡眠研究报告2023》数据出炉:中国学生每晚平均睡眠时长为7.74小时;约22.3%的中学生每天睡眠不足7小时。

值得注意的是:这仅仅是“平均数”。

随着孩子年级升高,孩子的睡眠债,像滚雪球一般,越滚越大。这样的情况,比比皆是。

小学六年级归属初中部管理,孩子六点起床,晚上十一二点睡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读初一的孩子,晚上八点半坐校车到家,作业干到12点,早晨六点起床再赶校车。家长心疼:成年人都受不了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初三的孩子,六点十五就要到校,晚上9点40才下晚自习,作业写到11点是常态。家长明知孩子没睡饱,却一点办法都没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更有私立中学的,住校学生5点半就出操跑步,6点起床,简直就是奢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而到了高中,孩子们的睡眠更堪忧。

高二的儿子问家长:为什么不能8点开始上课?为什么就不能让他们多睡一会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所谓的早读,学生哈欠连连,瞌睡重重,到底有什么效果?

不够睡觉,孩子小小年纪就神经衰弱,甚至有为数不少的孩子要靠安眠药助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学习好的孩子压力更大,甚至竞赛生抑郁自残休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斯坦福大学研究发现:睡眠影响情绪。

每失眠一小时,感到悲伤或绝望的人数就增加38%;每晚睡眠时间少于6小时的学生中约有三分之一出现抑郁症状,睡眠充足的学生中仅有十分之一。

这或许就是,身边越来越多的孩子出现心理问题的重要原因之一。

04、报复性放松,也是欠债主要原因

放眼全国,孩子的的睡眠债,犹如滚雪球一样,越积越多。纵然学业压力是一方面,孩子报复性放松也是一方面。

单位有个大姐,女儿今年高三,最头疼的一件事就是,孩子常常半夜玩手机。孩子对此的解释是:要解压,要放松。对此,大姐很无语。

这样的孩子一抓一片,并且压力越大的学生,玩起手机越狠,很多孩子宁愿放弃睡眠,也不愿意放弃玩手机。

半夜玩手机,对孩子的身体是一个很大的隐伤。当大脑在深夜探测到面前有个电子屏幕时,屏幕会通过视网膜向控制生物钟的大脑发送错误信息“起来干活了”。结果,大脑一醒,所有器官都醒了。

睡眠债务犹如滚雪球般累积,还有不少孩子选择在周末大睡特睡,再通宵达旦熬夜学习。从实际效率来看,熬夜并不是个好方法,会导致海马回无法工作,记忆力下降,耽误学习效率,是真正的得不偿失。

无数学霸用自身案例证明:知识不是熬夜学出来的,是劳逸结合获得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05、保持充足睡眠,是最好的能力补充

我的父母因为身体原因,已经有很长一段时间在一个老中医地方把脉问诊。

每一次,我发现老中医都会重复问我爸妈三个问题:最近睡得好吗?吃得好吗?拉便顺畅吗?

有一次,和老中医多聊了几句,他告诉我:睡觉是人的头等大事,睡得好了,人的心情好,胃口好,身体才有干劲。

诚然,长期睡眠不足成为这一代孩子最大的社会性伤害。牺牲睡眠换学习,带给越来越多孩子身心问题。

就像老中医说的那样,人在清醒的时候,在活动的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代谢废物质。睡眠,才是最健康自然的清洗过程。

希望我们的孩子,在有可能的条件下,尽量拥有足够的睡眠。

我是诺妈,家有男宝,致力于亲子成长研究,为父母们提供有价值的育儿干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