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6月,一家以商人群体名字命名的期刊——《浙商》杂志,在民营经济最活跃的浙江面世。

20年来,7000多个日与夜,420余册《浙商》杂志近2000万字,我们以纸墨书香,刻下年轮印迹,勾勒出“新大陆”的地貌,织就一卷跨越时空的浙商“清明上河图”。

《浙商》杂志创刊20年之际,倾情推出典藏版 · 光荣与梦想的故事。

回首20年,我们从科技创新、金融变革、外贸出口等10大维度来书写中国经济波澜壮阔中浙商的光荣与梦想。

今天推出的是——《浙商》流金廿年 浙商群星闪耀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每一年,大陆架各板块都以5到10厘米的速度移动,洋流之中,暗涌之下,沧海桑田变幻。

二十年,足够一块大陆找到新路径,锚定新坐标。

每一年,以浙商为代表的中国民营经济,用自身的发展折射经济发展的速度与温度,用飞翔的高度挑战商业世界的边际与疆域。

二十年,足够一个群体跨越天际线,驶入新航道。

每一年,《浙商》杂志坚持为浙商立言,为商业立心,以独特视角,勘探浙商企业以及中国商业的版图。

二十年,足够一本杂志以哥伦布般的恒心与毅力,发现属于浙商的“新大陆”。

二十年,在绵长悠远的中华商业史中,看似沧海一粟,短暂如指间梭。但之于改革开放起就在商海拼搏的一代企业家而言,那是他们的流金岁月,即使常有周期性的冰霜雪雨来袭,但时光深处流淌着更为难忘的奶和蜜。

时间有时走得极慢,当企业家们奋勇拼搏于时代大潮中,致力于抓住上扬风口而毫无保留、竭尽全力之时,每时每刻都历历可数般缓慢、艰辛与难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时间有时走得极快,正如我们此时转身回望,过去二十年的时光倒影于岁月波澜之中,一时天高云阔,只留余音微渺,年年月月都仿佛被加载了滤镜,只留下帧帧剪影。

这些时快时慢的时间,最终把岁月厚厚地折叠成一圈一圈的年轮。之于企业家,之于浙商,之于《浙商》杂志,年轮的疏阔之间,是历史与时代挤压留下的脚踪。

在《浙商》杂志,我们有独特的纪年之法。

二十年,7000多个日与夜,420余册《浙商》杂志,近2000万字,我们以纸墨书香,刻下年轮印迹,勾勒出“新大陆”的地貌,织就一卷跨越时空的浙商“清明上河图”。

我们用脚步,用提问,用倾听,用记录,留下了属于浙商群体、属于民营经济、属于中华商道的一圈又一圈年轮。

我们总是寻找,寻找浙商的新动向,寻找企业的新发展,寻找产业的新变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004年6月,《浙商》创刊号开启了这二十年征程的首航时,我们就在寻找,寻找“浙商2004全新版图”。彼时,“浙商”之名还未像现在这样名扬天下。当时甚至有一位知名企业家对“浙商”的称呼提出了异议,他说自古以来,对“商”的理解如“无奸不商”等,常常带有负面评价。但从创刊起,我们就坚定地相信,“浙商”应该成为一个符号,一个名字,一个群体的象征,“浙商”这张名片成色如何,重要的不是过去,而是眼下与未来,重要的是建设与创造。

2008年1月上,《浙商》在寻找。《助力抑或隐患——<劳动合同法>深度解读》是当期特别策划的题目。那年的1月1日,《劳动合同法》正式实施。而我们在寻找的是浙江在面对这一变化时的迅捷反应。浙江温岭推行行业工资集体协商制度的探索,也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观察样本。温岭经验甚至引起了时任国务院总理温家宝的关注。2007年12月3日,温总理指示:“温岭的做法可以总结推广。”2008年3月10日,浙江省在温岭召开现场会,在全省范围推广温岭经验。

2009年6月上,《浙商》开启了寻找的新章:在那一册刊物中,“浙商全国500强”榜单首次刊发。时至今日,“浙商全国500强”已是《浙商》杂志的重要IP。而在2009年,上一轮经济周期的余波犹在,不少人依然恐惧依然战兢,但《浙商》杂志却开启了寻找浙商优秀企业的历程。近15年时间里,榜单中企业营收起伏涨跌,但却始终代表着浙商们奋斗的方向,是他们的年度勋章。我们寻找浙商中的标杆企业,我们更关注企业成绩背后透射出的经济潮涌与脉动。

2010年3月上,《浙商》在寻找。那一期,我们聚焦当时的“汽车狂人”李书福,推出了《吉利凭什么》。那时离吉利宣告进入战略转型期正是一千多天,我们发现,一场全球汽车工业的大变革正在发生,而作为亲历者,李书福带领的吉利正在史无前例地完成着中国制造转型升级的漂亮弯道超车。以他为代表,此后越来越多的浙商走上了国际舞台,浙企国际化也不再是新鲜事了。

2011年3月下,《浙商》在寻找。我们推出了《触“电”生死战——电子商务究竟将如何改变传统产业》的特别策划。十多年后转头再看这个标题,大部分人可能会有恍如隔世之感:互联网信息技术,以及近几年来的数智技术已经深入地织进了中国产业与商业的肌理。电子商务与传统产业早已没有了边界。但在当时,这个问题深深地困扰着大多从传统产业、制造业起家的浙商群体。我们记录下他们的疑虑,试图为他们寻找通路,并且在十多年后,见证了以电子商务为代表的新技术改变传统产业乃至改变世界的历史。

2015年8月下,《浙商》在寻找。我们寻找下一个马云,推出了首份“创业杭州”系列榜解读。创业与创新,在之江大地上前所未有地奔腾流淌。我们敏锐地捕获了这其中属于新生代浙商的偾张热情,也发现新旧产业碰撞、融合而催化的裂变式化学反应。

2024年2月,《浙商》依旧在寻找。那一期,我们推出了《2024向阳而生——百名浙商探路与实践》。面对“加强经济宣传和舆论引导,唱响中国经济光明论”的号召,我们思考,该如何唱响中国经济光明论?2024年,谁将引领中国经济新一轮发展?谁将成为中国经济蓬勃力量的新引擎?谁会是中国经济迈向光明前景的生力军?始终站在改革开放大潮一线的浙商是当仁不让的作答者。最终,我们邀请了众多浙商、专家学者,以他们的原创经验、研究思考回答这个时代的高质量发展命题,以新路径、新方法抵御对市场的抱怨与消沉,折射中国经济光明论的现实意义与未来价值。

却顾所来径,苍苍横翠微。

二十年风雨不改,《浙商》在追寻中记录浙商发展,在记录中提炼浙商精神与浙商文化。

二十年来,浙商从企业发展初级阶段蹒跚走来,走向现代商业、走向数字科技、走向新质生产力。

二十年来,《浙商》杂志成为展现浙商这张浙江“金名片”的高光舞台,我们见证浙商从草莽中挣扎的努力,见证他们在暮色中徘徊的彷徨,也见证他们向世界招手、高声呐喊的意气风发。

马云、宗庆后、李书福、南存辉、王水福、汪力成……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而在《浙商》杂志的故纸与新章中,一代一代浙商如群星闪耀,纵然偶有浮云遮望眼,依然不能掩盖他们的光芒。

《浙商》杂志二十年,记录浙商,守望浙商,让世界发现浙商,凝视浙商。

二十年来,我们从未缺席。

从今日起,征程依旧,守望依旧。

我们不会缺席。

来源:《浙商》杂志 记者 姚恩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