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个响指吧,他说

我们打个共鸣的响指

遥远的事物将被震碎

面前的人们此时尚不知情。”

——《漫长的季节》 彼时,王阳写下这首诗,谶语一般,他哪里知道那即将被震碎的是他年轻的生命,以及他身后的整个东北的命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豆瓣评分9.4,位列2023年年度高分榜单第1,《漫长的季节》成为现象级电视剧不是因为故事有多么扑朔复杂,网友评论“好看的不是命案,是命运。大厂的命,东北的运。”这部电视剧,是写给“共和国长子”一首沉重又宿命的挽歌。

时代的一粒灰,落到个人头上就是一座山。东北地区的工业也好、酒产业也好,都急需回答:时代的尘埃何时落定?

一酒厂破产,被时代的一粒灰压倒
今年3月,辽宁维格那葡萄酒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辽宁维格那”)因无力偿还银行债务7651.55万元,被法院强制拍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辽宁维格那,自2010年6月成立以来,便以葡萄酒作为其核心业务领域,尤其以冰酒产品为市场主打。曾入选辽宁本溪市农业农村局公布的农业产业化省重点龙头企业名单,2023年7月称号被取消。

天眼查的信息显示,辽宁维格那目前面临多项法律纠纷,从2021年至2023年间,公司被执行次数达到4次,涉及总金额累计高达7651.55万元。从昔日的重点龙头企业,走到如今纠纷缠身、法院强制拍卖的境地,辽宁维格那的境遇令人扼腕叹息。

据悉,辽宁维格那是一家集种植、生产、加工、销售、经营为一体的现代化红酒公司和红酒庄园,位于辽宁省桓仁满族自治县五女山经济开发区北江葡萄酒产业园。总投资高达2亿元,2011年在澳洲马克莱伦山谷收购波特克莱酒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不难看出问题,辽宁维格那由于前期投入太大,后期销售短期内铺不开入不敷出,最终导致资金链断裂还不上银行贷款。走上这种经营歧路的,远不止辽宁维格那,该产区由19家酒庄会员组成的冰酒联合商会,只剩7家还在正常经营,可见问题普遍存在于辽宁葡萄酒产业。

本溪市桓仁满族自治县地处北纬41°,拥有冰葡萄生长的理想环境:冰雪、湖泊、阳光,被专家誉为“黄金冰谷”。2001年,恒仁引入冰葡萄种苗,仅用10年,恒仁冰葡萄产业规模全国领先。现在的恒仁冰酒是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入选首批中欧地理标志协定保护单位,是世界第四个冰葡萄主产区。

恒仁冰酒产能1500吨,占世界总产量一半以上,拥有张裕、王朝、澳大利亚维格那等10余个知名品牌,恒仁冰酒产业其兴也速,然而产业根基尚稳,何至其衰也速?

中国酒业协会葡萄酒分会秘书长火兴三对此曾发表意见,在今年葡萄酒市场整体艰难的情况下,“冰酒作为葡萄酒中的小品类,就更难有市场。”

所以,辽宁冰酒的症结,将在辽宁乃至整个东北葡萄酒产业身上找到。


通葡一瞥,照见东北葡萄酒激荡80年
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的开埠设厂,东北是近代工业的发轫。大约100年后,这里也是我国葡萄酒产业最先起步的地区,1936年长白山葡萄酒厂创办于吉林,属日资企业。稍晚一年创办的通化葡萄酒厂,即今天通化葡萄酒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通葡”)的前身。 1943年,通化葡萄酒厂开始生产波特酒(甜葡萄酒),这是“中国第一支波特酒”。 通化葡萄酒就是东北葡萄酒产业发展的“活历史”。
1949年全国政协一届一次会议唯一宴会用葡萄酒;1949年开国大典唯一宴会用葡萄酒;1959年被定为国庆十周年大庆献礼酒,被命名为“国庆酒”;1972年尼克松总统访华指定用酒;1982年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访华宴会指定用酒,以上所有“国宴”指定,指的都是通葡。1970年代通葡全国市场占额达七成,在市场层面它是“国民葡萄酒”。

时间进入21世纪,2001年1月15日,通葡于上海证券所挂牌上市,成为我国第二家葡萄酒企业上市公司。同年,通化通天酒业有限公司成立,其后在香港主板上市,以通葡、通化两家上市葡萄酒企业为首的“吉林省葡萄酒大军”,东北葡萄酒进入黄金时代。

2001年,通葡推出“雅士樽”,“中国第一支冰酒”由此诞生。2007年,通葡收购加拿大皇家冰酒酒庄,继续加码冰酒业务。

2010年通葡股份被实施ST,同年,推出星级干葡萄酒、金雅士樽冰酒、甜酒烈酒新品或升级产品,2011年艰难摘帽。此后三年,公司业绩持续下滑。

2015年,停牌期的通葡发布公告,收购北京九润源电子商务有限公司51%的股份,公司业务开始向互联网电子商务拓展。九润源是一家以销售白酒为主的电商企业,主要业务是向互联网平台销售酒水并通过网络旗舰店实现零售。通葡表示,“(九润源)引入公司后,有利于促进通葡股份主营业务发展,亦符合葡萄酒产品销售线上线下一体化经营战略。”两者将产生协同效应。

2021年酒商入主酒企,九润源法人陈晓琦及董事吴玉华成为通葡实控人,通葡易主,6年时间上演一场“蛇吞象”。该年年报显示,通葡主营业务营收0.46亿元,电商业务营收6.3亿元,两者差距显著,后者成为主要营收入来源。

2024年的今天A股板块上还是ST通葡。算下来,东北葡萄酒黄金十年,何其短暂。

通葡的主营产品包括冰酒、干红、山葡萄酒,东北葡萄酒生产企业产品类型大致如此。打造品牌;形成冰酒、山葡萄酒等产区优势品类;“通化假酒”之后高度重视质量问题;增长乏力之下,拓展甚至转移主营业务,通葡东北葡萄酒整体生产企业的发展进程也无出通葡其右。产区之下,所有企业共享命运。

东北葡萄酒的衰落和品质无关,甚至和我们现在强调的品牌力也无关。

东北葡萄酒的现代化发展之路上,覆满了东北工业没落的尘埃。就像2004年,哈尔滨掉榜中国大陆城市GDP20强榜单,这一年,提出“振兴东北”战略,东北酒的落寞再也无可掩饰。
东北葡萄酒,如何振兴?


葡萄酒产业的发展是极度依赖市场经济的活跃程度与城市化发展水平的,而市场经济与城市化建设恰恰是制约东北葡萄酒发展的“顽疾”所在。

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研究员石建国在其所著《从开埠设厂到“共和国长子”——东北工业百年简史》一书中解释道,“东北地区作为实行计划经济时间最早、范围最广、跨度最大的地区,政府干预经济时间最久、力度最大,这也使得改革开放以后市场发育缓慢。”因为东北地区思想意识中的市场观念在经济转型中落后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东北的城市就是无数个类似的“鞍山”,其社会服务体系不健全、市场经济不活跃、创新势头不活跃,东北葡萄酒在市场化竞争中陷入劣势。

21世纪以来,一方面是进口葡萄酒加速涌入中国市场,另一方面是国内各地葡萄酒生产企业、品牌、产区全面开花,中国葡萄酒产业进入市场化加剧时代。

东北葡萄酒企业品牌影响力有限,市场拓展不开,冰酒几乎没有全国化品牌,特色的山葡萄酒也没有打响全国化声势。另外销售渠道有限,除少部分名优品牌外,大部分品牌极度依赖本土市场,经济不活跃的情况下市场日渐萎缩,销售自然随之下降。

好在,东北迎来重大战略调整,由“东北振兴”进入“东北全面振兴”。一则将基于东北优势攻坚现代化产业体系,即以创新驱动发展、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二则,将培育东北地区开放型经济新优势,加强东北亚区域合作,东北地区市场发展将进入新的阶段。

东北产区,山葡萄酒与冰酒是这片富饶的土地孕育出的瑰宝,它们独特的风味和卓越的品质,深受消费者喜爱。随着政府与行业协会的强力扶持和持续推动,市场竞争优势进一步加强,我们有理由相信,东北葡萄酒定能挣脱困境,重焕生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漫长的季节》的结尾,老年王响追逐着20年前火车里的自己,大喊着:“向前看,别回头!”从辽宁冰酒之殇发微,写到此处,知酒君对东北葡萄酒,对中国葡萄酒产业也只有一句呐喊:“向前看,别回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