翁城,我们来了!但见此地:山川秀媚,土地肥沃,民风淳厚,人物磊落……我们行走,我们看见,我们阅读,我们感受,我们沉默,我们呼唤,我们耕作,我们收获。行走美丽中国,助力乡村振兴。即日起,本院特推出“翁城日记”,用志其事,以壮我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024年6月11日 星期二 中山

最近在策划岭南墨社大写意展览,上午忽然觉得目前的思路有问题——没有一种历史的纵深感。怎么办?还是要把历史意识和问题意识植入展览里,通过对历史的回顾、问题的展现,去进行有价值的探讨。

之前给相关展览写的文字里,对岭南大写意先贤,有过认真的致敬——

中国大写意,向来为世人所推重,不仅能代表中国艺术的独特面貌,亦能催发及记录人类情感中极丰沛而细腻的一面,因而成为人类可珍藏的共同的精神财富。

回看岭南,大写意艺术一直深具影响力。明代林良,劲括恣肆,激情飞动。清代苏仁山,古朴高逸;苏六朋,则率意灵动。近代以来,“二高一陈”折衷东西方绘画,开创“岭南画派”新天地,尤其是高剑父,刚猛激越,如荆轲临易水而兴浩叹,复如李广见磐石而发怒矢,观之肃然。后有茂名丁衍庸,从八大中出,色彩绚烂、线条简练,有“东方马蒂斯”之称。又有关良,毛笔所过,稚拙之中高华跌宕。赖少其于“一木一石”间,尽显雄浑凝重。今人饶宗颐,是为学者型画家的典范,不仅仅是岭南文化的杰出代表,亦为中国艺苑之执牛耳者。

或曰:大写意式微矣!由是观之,何式微之有?

惟愿江山才人,不绝如斯。吾人深信:佳人不可辜负,有酒岂能无诗?美好的事物,终将发扬光大。

故吾人特发起“岭南大写意——当代国画名家作品展”,以展其怀,敦其志,勖其力,襄其功。

在6月9日郭莽园、陈炳佳联展“省心”的座谈会上,我说,其实我本人是特别关注当代艺术的,我们在翁城进行的艺术实践,实际上正是对当代艺术的一种探索,其特点是通过艺术来唤醒人们的主体意志、主体价值。

撰文/张演钦

编辑/王绮彤

审校/赵旭虹

核发/张演钦

责编|王绮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