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工人一声吼,地球也要抖三抖”。

慷慨激昂的口号,铁人王进喜的怒吼,响彻在整个玉田的石油场,这个凭借新中国第一口石油井走向全国的几代石油人的城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承担起全国石油工业基地是真,因石油枯竭成“空城”也是真,明明曾经培养了几代石油人,又为何后来被戏谑其早已是一座“鬼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凡有石油处,皆有玉门人

听来好似夸张的十个字,却是写满了玉门人对于城市发展的唏嘘。

玉门,位于甘肃省西北部,属于大陆性中温带干旱气候,列属西部城市之一的玉门却是有着不少资源,全国的第一口工业油井,令我国从此摘掉“无油国”标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第一个油田,连带着75个“第一”,玉门可谓是中国石油工业发展当之无愧的摇篮。

也是由此令代代玉门人肩担着责任,玉门人要兢兢业业,将标杆立得更高,争取打出最好纪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可以说,处于西部城市的玉门,纵然因为气温寒冷,但对于挖掘石油的热情却是高涨,那这玉门石油到底有多火?

实际玉门石油的发现可以追溯到公元290年前后,史料中记载的“酒泉延寿县南山,名火泉,火出如炬。”这其中的延寿县便指的是当今的玉门,而形容其火出如炬,便是说明其中气苗燃烧的现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也就是说,此时的玉门石油便已有被发掘迹象,但其中蕴藏的石油自其被发现以来一直到民国时期都并未能够实现大面积的开采。

也是令我国一度带上“无油国”的帽子,1938年,玉门油矿正式启动开采建设来增加产能,终归是拥有天然的资源,在玉门油田被正式开采的第二年,老君庙油井便喷涌出第一股石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自此,玉门开始有了“石油城”的标签。

然这还只是玉门打响中国拥有石油的“第一枪”,天然的石油场令玉门捷报频传,1939年8月11日,老君庙1号井钻至115.51米时探到油层,进入投产后日喷原油便达到了10吨。

而就在此一个月后,老君庙2号井水钻至145.88米时,再次日产10余吨原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此外从1939年投产到1949年的11年,玉门的油矿便产出了原油50万吨,占到了同期全国原油产量的90%以上,曾经创造过单年最高年产量7.7万吨

大量丰富的石油资源,也令玉门这座城市发展的迅速,到处的高级人才,从地质勘探、钻井、采油、炼油、技工都在涌往这座石油城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玉门一度靠借油田进入发展的鼎盛时期,高楼林立,人民激情,玉门充满着朝气,每当国家石油开发建设的关键时刻,玉门油田都冲在前线,与此同时,也承担起外界形容玉田的“三大四出”责任称号。

大学校、大试验田、大科学研究院和经验,出人才、出产品、出技术,单是向全国输送培养输送相关技术骨干和职工便有十余万人,支援各类设备4000多台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此时的玉门便是外界眼中的在西北大戈壁滩上升起的新星,只是谁都未曾想过,曾经如此辉煌,进入九十年代后便开始悄然落寞。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玉门石油资源枯竭

当上世纪70年代,大庆油田因为“旱情内部注水,保持油层压力的油层开发”创造彼时油田开发的世界先进水平时,鲜少有人知道,早在1954年,玉门的老君庙油田便已经刚开始进行注水试验,在中国油田开发史上创造里程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且实际除去注水技术之外,在我国石油发展历史上,玉田石油便曾无数次将掌握的新技术、新工艺传播到全国各地,也便有了“凡有石油处,必有玉门人”的说法

然而在二十世纪90年代,玉门的石油产能却是出现断崖式下降,石油资源逐渐枯竭,2009年的玉门更是直接被定性为全国第二批资源枯竭城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甚至1998年的玉门石油产能低至38万吨,而这使得向来靠借石油推动城市进程发展的玉门可谓承受重创。

企业开始逐渐不景气、为养家糊口人们开始选择外出打工,曾经汇集人才的玉门开始人口流失严重,路边的商铺也基本是大门紧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好似曾经的辉煌不过是过眼云烟,但玉门人却也是清楚,玉门不再如从前盛况,而热闹的玉门也被外界戏谑为“鬼城”,老城区的房价甚至一平不过100元,即使是如今,玉门城区的房价平均在3100元每平方米价格浮动。

转型成为玉门不得不面对的问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二十年的努力,玉门政府在尽力。

2003年,玉门市委市政府便决定搬迁,全部西迁至70公里外的玉门镇,拓展城市发展空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曾经的石油河谷摇身一变成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而玉门在石油领域发展的工业体验馆也成为热门打卡地。

此外,凭借得天独厚的优势,玉门风电产业成为全国佼佼者的存在,单是2023年新能源以及装备制造产业产值便累积达到了37亿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而玉门市的规划便是积极发展储能产业、建设抽水蓄能等项目,以为实现在2025年全市新能源装机总量达到1000万千瓦以上。

当然,对于玉门的油田,玉门市政府并未放弃,因为作为中间传输枢纽的关系,玉门打通了以煤化工产业为基点的精细化产业,从而实现打造石油化工、煤化工等现代化工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优化环境、优化生产链、引进招商,2022年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45.1亿元,经济总量在甘肃省69县级市中位居一位;2023年,玉门的工业占据全市经济总量比重达到71.4%,对于全市的经济增长贡献达到了70.6%。

玉门在“努力生存”,纵然从前石油光景不再盛,如今转型的玉门也终是再有生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