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两年,新茶饮屡屡因为食品安全问题引发讨论。前不久,茉酸奶被曝出使用过期原料、偷工减料等,如今“新茶饮第一股”奈雪的茶也被发现疑似售卖过期蛋糕。

1.奈雪的茶售卖过期蛋糕?

据媒体报道,该消费者6月9日在奈雪的茶买了一份茉莉初雪蛋糕卷,但其包装上的标签却写着“制作开始:24-06-08 22:52,此日期前最佳:24-06-08 23:59”。据此,该消费者怀疑自己买到了过期的蛋糕,于是将此事发在了社交平台上。

对此,奈雪的茶回应称,这款蛋糕卷并没有过期,只是员工贴错了标签,员工错将原料的解冻标签贴在了产品上,实际上,这款蛋糕确实是6月9日当天现做的,店内有监控可以证明。并表示已经向客户解释,同时将全面加强内部培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片来源:微博截图

从奈雪的茶的回复来看,这只是内部管理不到位导致的员工失误,因此有网友认为,是该消费者上纲上线,再说,生产到过期就一个小时七分钟,很明显不正常。但也有网友认为,做错了就是做错了。

相关词条下,有网友分享了自己的经历。该网友曾在奈雪的茶买到了发霉的蛋糕,找门店理论时门店却说是因为网友没有尽快食用,最后仅赔偿了该网友100元。今年,还有消费者在奈雪的茶饮品中喝到了塑料片。黑猫投诉平台上,有网友投诉在奈雪的茶饮品中喝到了铁片、虫子等异物,在面包中吃出了活蟑螂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片来源:黑猫投诉

除了奈雪的茶,近日茉酸奶频频因为食品安全问题引发关注,蜜雪冰城、沪上阿姨等新茶饮品牌也曾被曝出食品安全问题。这背后反映了新茶饮品牌持续扩张下对门店管理不到位、对产品质量把关不严格的问题,尤其是加盟店。《新京报》记者卧底一茉酸奶加盟店时,该店店长多次使用过期燕麦制作酸奶,并表示:“没事,把袋子扔了就行。”

2.“新茶饮第一股”面临挑战?

前段时间,奈雪的茶发布了2023年财报,除税后溢利为1116.6万元表明,奈雪的茶终于实现了上市以来首个年度盈利。除此以外,51.64亿元的总营收也是上市以来最高。奈雪的茶营收增加或许与其门店收入增加和降本增效有关。2023年,奈雪的茶直营门店收入同比增加18.22%,门店经营利润同比增长76.38%。与此同时,去年,奈雪的茶的原材料、人力、租金等成本同比在下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片来源:雪球

另一边,奈雪的茶还公布了2024年一季度运营情况。2024年一季度,奈雪的茶新增23家直营门店,关闭28家直营门店,截至3月31日,奈雪的茶拥有1500多家直营门店和200多家加盟门店。奈雪的茶能拥有200多家加盟店,一方面得益于2023年放开了加盟,另一方面也是因为今年2月,调整了加盟政策,降低了加盟门槛。

不过,相较于早就启用加盟策略的其他新茶饮品牌,奈雪的茶放开加盟较晚,加盟的门槛也相对较高。如今奈雪的茶仍旧坚持“大店”策略,因此要求单店合作和多店合作的加盟商资金和资产证明分别在80万元及以上和200万元及以上,并且门店面积也要在40平方米以上。而茶百道、蜜雪冰城等品牌,不仅对门店面积和加盟商资金的要求更低,还有各种补贴政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片来源:罐头图库

这也导致,奈雪的茶调整加盟策略本意是为了争取更多加盟商,但实际上加盟门店的规模却不如其他品牌。截至2023年底,茶百道的加盟店数量为7795家,蜜雪冰城则早已上万。

除此以外,奈雪的茶股价总体也在下跌。截至6月11日收盘,仅为2.34港元/股。“新茶饮第一股”似乎在渐渐失去优势。

3.奈雪的茶前路在哪里?

如今的新茶饮市场,一方面市场规模增速放缓,另一方面品牌之间的竞争也在加剧。艾媒咨询数据显示,2023年新茶饮市场规模为3333.8亿元,同比增加13.5%,预计2025年市场规模将达到3749.3亿元,同比增加5.7%。行业增速逐渐放缓的同时,新茶饮品牌之间的竞争也变得更加激烈。喜茶、奈雪的茶等高端品牌降价、买一送一,不断降低姿态;中端品牌茶百道则在去年发布了“好茶为底,制造新鲜”的全新品牌定位,将通过使用好原料来提升饮品质量;中低端品牌蜜雪冰城也对蜜桃四季春、咖啡系列产品进行了优化升级。同时,蜜雪冰城、古茗、沪上阿姨还在争相上市。那么除了降价和放开加盟,奈雪的茶还有何应对措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片来源:艾媒咨询

奈雪的茶在2023年财报中表示,除了通过加盟店开拓中、低线城市以外,还将“持续加密一线、新一线和重点二线城市茶饮店网络”,也就是说,一二线城市仍是奈雪的茶的重点。与此同时,奈雪的茶还将出海寻求出路。目前,奈雪的茶正在筹备新加坡、英国、美国等地的门店。

奈雪的茶虽作为“新茶饮第一股”,但新茶饮行业后来者颇多,也不缺少表现优异的品牌。随着其他品牌竞逐资本市场,届时新茶饮行业大概率将迎来第二轮厮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