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巘《评书帖》曾记载:“晋人尚韵,唐人尚法,宋人尚意,元、明尚态”,魏晋时期的书法萧散虚和,崇尚格调美,唐代与之不同,一反灵动俏丽的姿态,以楷书为主流,力求肃穆严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经过几百年的规范化控制,宋代书风大破“唐法”,追求个性与情感表达,譬如苏轼《黄州寒食帖》,写于愁郁悲慨之时,用笔淳古道劲、洒脱率然,姿态摇曳多变,极尽烂漫生动之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可是宋代最具个性的书法家,并不是苏轼,而是“狂人”米芾,正如启功《论书绝句》所言:“臣书刷字墨淋漓,舒卷烟云势最奇。更有神通知不尽,蜀缣游戏到乌丝。”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米芾30岁之后“集古字”,临遍诸家法帖,吸取秀逸和雄浑两种风格,取之精华糅合,创造“刷字”笔法,运笔八面出锋、畅快稳健,尽显爽利通达之势。

特别是离世前写的《舞鹤赋》,堪为米芾一生“巅峰之作”,此作乃公元1106年,为宋徽宗赵佶而写,彼时米芾56岁,全卷共计447字,单字大小约为6厘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结体开阔舒展、欹侧多姿,比方看卷中“始”字,整体向左倾斜,尤其是中间的横画,浑厚浓重,起笔力道较轻,墨色逐渐加重,运笔欲左先右,欲扬先抑。

以此让墨色力透纸背,筋骨刚健洞达,预防油滑肥腻之病,虽然整体左偏,但左边其他两笔点画瘦劲,右部分的“台”字整体敦厚雄浑,力量感十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故而势态维持平衡,险中求稳,更显趣味性,除了米芾飞动险绝的典型书风,相比早年作品,这幅《舞鹤赋》写于“人书具老”之时,用笔更加老道,艺术质感沉厚,给人意韵深长的感觉,此等功力可谓称霸书坛900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无愧于宋濂称赞曰:“予尝评海岳翁书如李白醉中赋诗,虽其姿态倾倒,不拘礼法,而口中所吐,皆成五色文”,启功先生十分喜爱“米字”,当年看见真迹后,感叹的说,能得见真迹死而无憾,每一看都是福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真迹藏于宋内府,元朝时期柯九思任职“鉴书博士”,认定此作乃真迹无误,于卷首题写“空前绝后”四个字,近代专家观赏后,也称其“这一发现不亚于考古找到古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足以见艺术价值之高,时常临摹此作,可以感受大字的开阔势态,让用笔更加灵活自如、收放有序,同时“米字”发迹于王羲之笔法,若能将此作学会,日后临摹晋唐法帖,或苏轼、黄庭坚的大字,皆能快速上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而今,我们对米芾《舞鹤赋》进行超高清复刻,采用博物馆级别,12色超高清微喷复刻工艺,对比原作进行1:1还原,此品乃手工装裱的经折装,采用翻折设计,便于临摹、查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同时加入独家出版的现代字注解,此等精善度市面罕见,独此一家,比普通印刷品细腻、还原,字体极为清晰,墨色浓淡、笔法转变等细节,全都一览无余,与原作如出一辙,见此品如见原作,若您喜欢可以点击下方链接一观。

作品为我店独家版权,侵权抄袭者必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