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及杨伯涛估计很多人都熟悉,他是国军中的军长,并且还是五大王牌中的一个,不过在这五个军长中,杨伯涛是比较特别的,首先他这个军长当得很不名正言顺。因为在淮海战役开始后,黄维都被围困在了双堆集,然而杨伯涛还只是一个副军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黄维当时觉得这样下去可不是办法,毕竟他还需要杨伯涛上战场作战,多多卖力,所以黄维就直接给蒋介石发了电报,直接将杨伯涛升为了军长。除此之外,杨伯涛也曾自杀过,不过他却是没有成功的,当时12兵团被围困后,黄维还有胡琏就乘坐坦克谈判,然而胡琏的运气比较好,直接逃脱了,可是黄维乘坐的坦克出现了故障,他就被我军给俘虏了。

至于杨伯涛也准备投河自尽的,在投入水里后,他就后悔了,赶紧向着岸边爬,在他上岸后,就直接落入了我军的手里。另外杨伯涛是国军军长中,唯一被送入功德林的,那么其他四个人都有什么样的结局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潘预昆是新一军的军长,最初新一军的两任军长是郑洞国与孙立人,因为郑洞国同杜律明关系比较好,因此他们都属于何应钦派别的,最初孙立人是与宋子文关系好的,宋子文还是国军的钱袋子,可之后蒋介石与宋子文的关系恶化后,水务集团就被蒋介石收编了,同时其他派系也将这个兵团给瓜分了。

孙立人是该兵团的战将,后来他就成为了远征军的将领,之后就在缅甸将新一军给发展起来。而陈诚最后将新一军给收编了,在陈诚的推荐下,潘预昆成为了该军的军长。后来潘预昆就带着部队被廖耀湘给收编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廖耀湘的兵团战败后,潘预昆就会到了湖南,然后与家人一起去了香港,至于他为啥不同蒋介石一起去台湾,主要是新一军已经全部战败,二是陈诚已经没有势力了,他也就没有靠山,如果去了台湾就可能成为蒋介石的出气筒。

后来卫立煌来到香港,潘预昆就跟着卫立煌混了,后来还因为卫立煌对蒋介石进行反对,这也就使得他没有受到影响,没有进入到功德林。所以潘预昆没有进入功德林还得是他自己成功逃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新六军的军长是李涛,该部队是廖耀湘带领出来的,在廖耀湘成为兵团的司令后,军长就给了李涛,也是他信任的人。陈诚在东北作战的时候,李涛就同廖耀湘一起去怼陈诚,甚至这件事还被闹到了蒋介石那里。

按理说新一军与新六军都是同宗,可是在来到东北作战后,因为派系不同就发生了争执,可以说内讧比较严重,造成了最后的失败,而且这还是能够看出,在廖耀湘的兵团战败后,潘预昆想要轻松逃脱也就比较容易的,只是李涛是廖耀湘的嫡系,会同廖耀湘一起奋战到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当时在逃跑的时候,李涛就落水了,并且还是廖耀湘亲眼看到的,廖耀湘一直以为李涛死了,最后还是被我军给抓捕了,不过他没有被送到功德林,主要是因为他的态度比较好,再就是我军部队需要像他这样的人才。

邱韦达是74军的军长,他在战场上被我军抓到后,首先就是邱韦达的态度好,再就去他与我军的将领钟期光关系比较好,他们还是同学,因此有了这一层关系,邱韦达没有进入功德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熊笑三是第五军的军长,原本是杜律明带领出来的五军,后来在他升官后,就将这个部队交给了邱清泉,之后就是熊笑三担任该军的军长。不过在国军战败后,熊笑三却是唯一去了台湾的军长,不过在去了台湾后,他却遭到了蒋介石的调查,其实最初有人劝说熊笑三起义,只是他没有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