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常听到关于中医理论中“湿气”的概念,那么到底什么是“湿气”呢?今天让北京劲松中西医结合医院科普号带大家一起了解一下。

中医认为,人体应该保持阴阳平衡,如果阴虚或阳虚就会导致湿气偏盛,湿气指的是人体内部湿润粘稠的物质,可能存在于血液、肌肉、关节等部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其实,湿气也是有利有弊的:

1、适量的湿气对健康有利

适度的湿气有利于关节润滑,促进新陈代谢,保护皮肤屏障。此外,适量湿气也有助于维持内环境的平衡。

2、过多的湿气会危害健康

过重的湿气会影响机能运转,导致身体沉重乏力、消化不良、大便不成形且黏腻、免疫力下降等,长期积累还可能引发慢性疾病。

3、缺乏湿气也会有问题

如果湿气严重不足,也会导致关节干燥、皮肤粗糙等问题。因此,保持适度的湿气水平才是最佳状态。

4、调理湿气的方法

饮食调理:少吃生冷油腻食物,多吃清热祛湿的食材如茶叶、薏仁、山楂。

5、运动调理:适度的运动可以促进代谢,帮助排出体内湿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6、中医调理:可以服用一些祛湿化湿的中药,如芡实、茯苓、薏苡仁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综上所述,体内湿气并非完全好或坏,关键在于保持适度平衡。我们应该通过调整饮食、运动、中医等方法,尽量维持机体湿气水平在健康范围内。这样才能促进身心健康,远离各种湿气相关的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