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员柯蓝的爷爷是解放军上将

说到《人民的名义》很多人都看过,其中的一个角色,汉东检察院反贪局一处处长的陆亦可,这个角色让人印象深刻。

其扮演者叫柯蓝。柯蓝曾经做过主持人,当过演员,为大家所熟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柯蓝在《人民的名义》扮演陆亦可

但鲜有人知道的是,柯蓝的爷爷在建国后曾经被授予上将军衔,是早期的军中骨干。

而且,国军大名鼎鼎的整编74师其中一任师长兵败被俘虏,却因为他才没有被关进功德林,这是怎么回事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柯蓝

柯蓝,原名叫钟好好,出生于北京部队大院,爷爷叫钟期光。

钟期光是湖南平江人,从红五军秘书长开始做起,先后出任红十六师政治部主任,新四军第一师政治部主任,华中野战军政治部主任,华东军政大学副政委等职。

历经革命的洗礼,奋战在艰苦的年代,是我军的高级将领。

钟期光长期在红军主导政治工作,能力出色,忠诚度极高。

1955年,钟期光将军因战功显著,被授予了解放军上将军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钟期光,抗日根据地任苏中军分区政治部主任

整编74师第二任师长没进功德林,全靠钟期光赏识

但是,关于钟期光上将和国军王牌整编第74师的一位师长之间故事,却少有人知道。

整编74师师长?那不是张灵甫吗?

而且,74师在孟良崮战役时,不是已经全军覆没,被华野全部歼灭了吗?

其实,真实情况并不是这样。

当时的整编74师在南京整编时,由原来的国军五大主力之首第74军整编,从三师九团的甲等攻击军缩编成了一个精锐师。

人数从4.5万缩减到了3.2万人。

即便如此,整编74师依旧是一个军级单位,而且装备全部换成了美械,还配备了美制的105毫米榴弹炮营,外加一个整建制的美制75毫米山炮营,汤姆逊冲锋枪更是配备到了班一级,达到3000多支,还有200多具火焰喷射器,100多具美制火箭筒,火力密度堪称当时国军顶级梯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美制105毫米榴弹炮,解放战争时期是主力重型火炮

但,这些都随着孟良崮战役的结束灰飞烟灭了!

很多人认为,74师自此完犊子了,但其实未然!

当时张灵甫率领整编74师上孟良崮,其实人数只有大约2.6万人左右。

因为当时的整编74师下辖的51,57,58旅中,每个旅暂时只有两个团的编制。

74师整编的时候,完全是按照美式编制来进行组建的。

包括了师(实际为军)直属的辎重兵团、工兵团、105榴炮营,特务营、通信营、搜索营、汽车连、卫生队、野战医院等。

真正作战人数实际没有3.2人,况且每个旅还缺编一个团。

而南京国防部也打算在孟良崮战役后对74师进行兵源补充。

其中,以74师在涟水战役的伤病号为骨干组成的三个新兵团,还留在南京整训,

而当时负责者整训的长官就是74师的副师长,邱维达

这里说明一下,74师当时有两位副师长,一位是张灵甫的死党蔡仁杰,另外一位就是邱维达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74军将领合影,前排左一为为邱维达将军

邱维达的资历比蔡仁杰更老,他是黄埔四期,跟张灵甫是同窗。

蔡仁杰是五期生,按道理说邱维达在74师更有话语权,应该直接指挥军队作战的,但为何还留在后方“打酱油”呢?

还是前面的原因,蔡仁杰是张灵甫的“粉丝”。

抗日战争时期一直都是张灵甫的副手,张灵甫做团长,蔡仁杰是他手下营长,张灵甫做58师师长,他是58师副师长,张灵甫做74军副军长,蔡仁杰是58师师长,因此对张灵甫言听计从,两人配合默契。

因此张灵甫对蔡仁杰自然就要亲近一些,带兵出战都是蔡陪伴左右。(事后也证明两人情谊,张灵甫在最后一刻也高呼‘好兄弟来世再见’,两人一起亡命于孟良崮。)

而邱维达不一样。

抗战早期,邱维达一直都跟张灵甫平级。

张灵甫任305团的团长,邱维达是306团团长,张灵甫是153旅副旅长,邱维达是151旅副旅长,张灵甫任58师师长,邱维达是第四方面军的参谋长。

整编74师重建后,邱维达兵败被俘,许世友亲自接见

孟良崮后74师几乎被全歼(只剩下以病号为骨干组成的三个新兵团),张灵甫,蔡仁杰等高级将领殒命。

很快,在74军老军长王耀武的提议下,74师再次重建。

而副师长邱维达被任命为这个王牌师的第二任师长。

由于是中央军黄埔嫡系,又是王耀武的起家部队,重建后的74师武器装备依旧是全美械,战力虽然不及张灵甫统率的74师,但实力依旧在国军第一梯队。

比如在安徽阜阳,为了歼灭老对手74师的58旅,中野五个纵队全部出动,华野十纵也被调入中野,而当时58旅只有9000多人(但配备了直属的美式75毫米山炮营)。

结果,中野的五个纵队居然没打过74师的58旅一个旅,可见重组后的74师战力依旧不容小觑。

可即便如此,在人民解放军的汪洋大海中,74师不管装备如何先进,命运一样。

1949年1月淮海战役中,杜聿明集团惨败,此时的74师恢复了74军番号,但也因此兵败,主将邱维达被俘虏。

当时在山东军区任副司令的许世友将军听闻后,马上亲自接见了邱维达,还带他去自己的司令部吃饭。

许世友很钦佩邱维达和他手下的兵,当时在孟良崮战役时许世友的第九纵队跟74师抢夺水源,双方都杀红眼知道对方的厉害,许世友对带出这种兵的主官们都比较“钦佩”。

老乡钟期光出手相助:邱维达这个人嘛,有军事水平!进功德林浪费了,应该让他去军事学院任教嘛!

按照我方的俘虏政策,像邱维达这个级别的将军,肯定是要进功德林改造的。

但好在当时,同为湖南平江老乡的钟期光,正好在军区任政治部主任,是说的上话的,也有做思想工作的经验。

听闻老乡被俘,又被许世友“请去吃饭”,于是心中寻思着怎么好好帮助这位老乡兼好友能够早点改变阵营。

于是他对华野当时的首长陈毅司令员道:“邱维达这个人嘛,有军事水平!进功德林浪费了,应该让他去军事学院任教嘛!”

陈毅一听钟期光的建议,马上就同意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晚年的邱维达将军

就这样,邱维达成为了华东军区解放军官教育团的一名教员。

上过黄埔军校,又参加了8年抗战的邱维达,军事理论一流,受到了解放军将军学员们的赞誉。

跟他的老上司王耀武被关押在功德林改造相比,邱维达无疑是幸运的。

建国后,邱维达一直在解放军南京军事学院任教,后面还成为了江苏省政协委员,常务委员等职,一直安享晚年,高寿91岁,算是74军系统中晚年结局最好,最长寿的一位将军了。

不得不说,这跟他的这位上将好友钟期光,是分不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