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城区面貌焕新,离不开精准有序的城市更新。近年来,合肥市积极推进老城区城市更新,以新的风貌延续着合肥的城市记忆。

NO.1

包河1.2万亩土地全部列入征迁改造计划

6月4日,走进芜湖路街道曙光路与绩溪路交口西北角,屯溪路小学西侧原先脏乱拥挤的马冲城中村已不见了踪影。

随着6月1日该地块最后一批危房的拆除,马冲城中村正式退出历史舞台,也标志着芜湖路街道范围内的城中村实现全部“清零”。

未来,这些地块将以全新的面貌与大家见面,为城市建设发展发挥出更大的作用和价值。

据悉,此次拆除的马冲城中村,始建于上世纪80年代。大多为居民自建房,随着后期的加盖和搭建,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经鉴定,许多房屋已是危房。

而且城中村内居住环境差,房屋拥挤道路狭窄,没有消防通道,各类隐患问题突出,群众搬迁意愿强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拆除后的马冲城中村

据了解,截至去年,芜湖路街道下剩韩洼老郢、马冲老郢等最后一批城中村,占地面积共约28亩,建筑面积共计3.4万平方米左右,总户数80余户,总人口460余人。

为消除安全隐患,改善群众居住环境,在区委区政府统一部署下,去年4月,芜湖路街道成立韩洼、马冲城中村工作专班,由街道党工委书记任组长,街道社区干部对口包保,各部门协调联动,动员居民提前搬离、主动交房,全力推进城中村“清零”工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拆除后的韩洼老郢

在广大干群的共同努力下,去年4月15日,韩洼老郢城中村拆除砸下“第一锤”,到5月8日基本完成拆除工作,仅用时24天;去年8月,马冲老郢范围内的中隐于市集体土地上的房屋全部交房拆除;今年6月1日,马冲城中村最后一批危房被拆除,芜湖路街道辖区范围内的城中村正式“清零”,退出历史舞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拆迁前的中隐于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拆除后的中隐于市

芜湖路街道城中村的“清零”,只是包河区城中村拆除工作的一个生动缩影。据了解,包河区共有城中村36个,涉及常青、芜湖路、包公、淝河、同安等5个街镇,共1.2万亩土地、约381.32万平方米房屋,涉及1.1万户4.2万人,已全部列入征迁改造计划。

截至目前,通过实施城中村攻坚行动计划,全区已消除城中村14个,征迁、交房325.52万平方米,完成率约85.4%。

NO.2

合肥城市更新获中央财政支持

近日,财政部网站发布2024年城市更新行动评审结果公示,合肥市入选首批拟支持15个城市实施城市更新行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首批拟支持的15个城市为(按行政区划排序):

石家庄、太原、沈阳、上海、南京、杭州、合肥、福州、南昌、青岛、武汉、东莞、重庆、成都、西安。

《关于开展城市更新示范工作的通知》中指出,中央财政按区域对示范城市给予定额补助,其中:东部地区每个城市补助总额不超过8亿元,中部地区每个城市补助总额不超过10亿元,西部地区每个城市补助总额不超过12亿元,直辖市每个城市补助总额不超过12亿元。资金根据工作推进情况分年拨付到位。

资金支持方向具体包括:

  • 城市地下管网更新改造。对城市燃气、热力、给排水、电力等城市地下管网实施更新改造,因地制宜推进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提升城市地下管网整体水平。

  • 城市污水管网全覆盖样板区建设。对污水处理管网按照“厂网一体”的模式进行更新改造,提升污水收集处理效能。

  • 市政基础设施补短板。对生活垃圾分类、综合杆箱、物流设施等市政基础设施进行提升改造,补齐城市基础设施短板弱项;提升城市绿地服务功能,推进口袋公园建设和绿地开放共享。

  • 老旧片区更新改造。对历史文化街区、既有公共建筑、公共空间等进行节能降碳等提升改造,持续改善建筑功能和提升生活环境品质。实施城市功能完善工程,推进适老化适儿化改造,加快公共场所无障碍环境建设改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