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高考从6月7日登场,考生人数创下历史新高。

这场曾被比喻为"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考试,如今是否依然是很"卷"呢?

经济持续下行、青年失业率高企之下,大学文凭是否还是年轻人向上流动的通行证?
又到一年高考季,今年的考试从6月7日开始,在新高考改革后,全国多数地区考试期为2-3天,北京等少数地方将持续4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根据教育部日前公布的消息,2024年全国高考报名人数1342万人,比去年增加51万人。

这也是连续第六年,高考报名超过1000万人,创下新纪录。其中复读生人数达到413万人,约占三分之一。考生数量增加让很多人担心竞争加剧,高考“卷”得更厉害。
过去二十多年来,高校持续扩大招生。

最近两年的官方数据显示,全国高考录取率约在90%上下,相当于绝大多数考生都有机会上大学。对比全国首次恢复高考的1977年,当时全国录取率仅4.79%。

因此有报道说,我国的高等教育已经完成了从“精英教育”到“大众教育”的过渡,“全民读大学”的时代已经到来。
不过要考上好大学依然不容易。

官方数据显示,2024年,全国本科的计划招录人数只有450万人,也就是只有三分之一左右的考生能顺利地考上本科院校。剩余的大部分考生只能进入专科,还有少量将落榜。

据澎湃新闻去年梳理的数据,全国范围,能进入一本 (本科一批招生的大学) 的大约只有10%,而985工程所列的39所“高水平”大学的录取率低到2%以内,清华北大则是万分之5左右。
另外,由于教育资源分配不均,各省和直辖市的录取率差异巨大。

考生们的竞争主要是在本省之内。

以2023年为例,本科录取率最高的省份依次是上海(79%)、北京(77%)、海南(67%)、天津(66%),有人称这些城市为“高考天堂”。而高考人数最多的河南本科录取率仅有47%,一本的录取率仅为17%,被考生称为是“地狱模式”。全国各地录取率低于40%的省份有7个,包含贵州(40%)、广东(40%)、新疆(39%)、江西(36%)、湖南(35%)、广西(31%)、四川(30%)。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二、三十年前,考上大学就能有个比较不错的工作了,但现在不一样了。现在是要考一个更好的大学的问题,要考上的985、211院校。

近年来,高考人数持续增长,而985与211院校数却被定格在了115所。

据统计,竞争最激烈的985院校录取率一直在下滑,到2022年仅为1.38%。即使是在“考试天堂”的北京,2023年的985院校录取率也仅7.1%。
今年,被称为“地狱难度”的河南省的高考报名人数约为136万,占全国考生比例超过10%,再次居全国之冠。同时,这个9800多万人口的农业大省没有一所985大学,只有一所211院校——郑州大学,也成为考生竞争最激烈的省份之一。
十几二十年前的高中,五点半的时候,孩子们是一定要起来站在操场上去跑操的。当时所有的所有学校几乎都是这样的,只有更早。到晚上很晚、十点多的时候才能下了晚自习回去睡觉的,他们每天睡觉的时间就非常非常少,导致所有的孩子都处于一个很疲惫的状态。
虽然高考如此摧残人性,对于寒门子弟来说,还算相对比较公平的一场考试。为了将来能有条好出路,再难也得忍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据官方数据,截至2023年底,“灵活就业”人口已达到2亿人,占全国就业人口的14.3%,到2036年,这一数字将达到4亿人。

所谓“灵活就业”就是失业。

另外,国家统计局去年6月份发布的“16—24岁青年调查失业率”,高达21.3%,创下历史纪录。官方随后暂停公布青年失业率,直到今年1月才恢复发布,但新统计方法不再包括在校学生。即使这样,变更统计方法后的“16—24岁劳动力调查失业率”仍达到14.9%。
就在青年失业率高企的同时,大学生数量还在快速膨胀。

2000年,大学毕业生仅有约100万,但到2023年就达到1158万,增加了10倍以上。目前,95后的年轻人中,大学生比例超过50%,并且本科生数量开始超过专科生。但他们主要集中在大中型城市。北京和上海,还是全国仅有的两个研究生人口超过了100万的省级行政区。
在目前经济不景气、收入普遍变少的情况下,普通家庭要供养一个大学生还是很不容易。

付出了这么多的钱,培养出一个孩子,可能是毕业就代表着失业,付出和收获完全不成比例。
虽然学历在持续贬值,同时青年就业压力巨大,但并未浇退家长期盼孩子考上大学的愿望。

大多数父母们的心态是——没有别的途径。如果你上一个好的大学,那么你找到好一点工作的概率会比其他人要稍微好一点点。所有人是抱着这份想法去的。如果你连个大学都没有上,那这一辈子就是在底层了。”
如果只有初中毕业,年轻人能够从事的工作就是到工厂打工或者做农民工,餐厅服务员,其微薄收入养活自己都成问题,更不用说要养家庭、养孩子了。

当了农民工,就注定了所属的阶层。如果希望孩子能够踩着自己的肩膀往上面走一走,那么怎么走?唯一的通道还是这个高考。

所以,父母也会拼了命地把自己的希望寄托给自己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