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吗?我们的身体里藏着一个超级重要的“信息高速公路”——脊髓。

它就像是身体的大管家,负责传递大脑和四肢之间的信息。但是,有时候这个“高速公路”会因为各种原因而受损,这就是脊髓损伤。

脊髓损伤听起来很可怕,但其实它并不神秘。简单来说,就是因为某种外力,比如摔倒、车祸等,让我们的脊髓受到了伤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样一来,脊髓就无法正常传递信息了,就会导致我们的身体某些部分失去感觉、运动能力,甚至影响大小便的功能。

脊髓损伤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原发性损伤,就是直接的外力作用在脊髓上造成的伤害;另一种是继发性损伤,就是外伤后,脊髓周围的组织肿胀、出血,对脊髓产生了压迫,进一步加重了脊髓的损伤。

想象一下,如果脊髓受到了伤害,就像是这条“信息高速公路”上出现了堵车,甚至是断路。那么,身体各个部分就无法正常接收到大脑的指令,也无法将自己的情况告诉大脑。这就是为什么脊髓损伤后,我们可能会出现瘫痪、感觉丧失、大小便失禁等症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脊髓损伤的位置不同,症状也会有所不同。比如,如果是胸腰段脊髓受损,我们的下肢可能就无法动弹,这就是截瘫;而如果是颈段脊髓受损,那么我们的四肢都可能受到影响,这就是四肢瘫痪。

脊髓损伤后,我们的身体会出现一系列的变化。在刚开始的时候,可能会表现为受伤平面以下的部位失去感觉和运动能力,就像是被麻醉了一样。

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情况可能会逐渐改变,变成痉挛性瘫痪,也就是说肌肉会变得僵硬,难以控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除了截瘫和四肢瘫痪之外,还有一种情况叫做脊髓圆锥损伤。这种情况通常发生在第1腰椎骨折时,会影响我们的会阴部感觉和大小便功能。

另外,如果马尾神经受损,也可能会导致下肢的感觉和运动功能受到影响。

为了更好地了解脊髓损伤的程度和治疗效果,医生们发明了一个叫做“截瘫指数”的东西。

简单来说,就是通过评估病人的自主运动、感觉和大小便功能的情况,给出一个分数。这个分数越高,说明脊髓损伤越严重。但是,随着治疗的进行,这个分数也可能会逐渐降低,说明病人的情况正在好转。

总之,脊髓损伤虽然可怕,但是只要我们及时就医、积极治疗,就有可能恢复健康。所以,如果遇到了类似的情况,一定要及时就医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