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法国总统马克龙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目前欧盟从俄罗斯进口的天然气份额已经从几个月前的50%骤降到9%,为应对天然气匮乏问题,马克龙号召法国人降低室内温度以节约能耗。欧盟难道真的是“不民主的气”就算冻死也不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法国总统马克龙)

当然不是。欧盟对俄罗斯天然气依赖程度为50%-60%,欧盟的供暖体系有很大一部分都是围绕着俄欧天然气管线建设的,一旦需要另起炉灶,不仅运输费用高昂,更重要的是俄罗斯每年出口欧洲1,800亿立方米天然气,无论是美国还是北非,都无法填上这一巨大缺口。真正摆脱对俄罗斯天然气的依赖,就意味着欧洲需要调整整个供暖结构。无论是煤炭替代、核能替代、风能替代还是氢能替代,都需要整个供暖建设方向新建大量基础设施,欧盟根本没有这方面准备。

而且替代能源当前还并不靠谱。欧洲的煤炭也有45%是从俄罗斯进口的;主打核电站的法国,近年来有多座核电站因为年久失修,后劲不足;风能需要建设大量的基础设施,目前欧洲仍没有动工;氢能大幅替代天然气还只停留在概念当中,虽然德国与加拿大签订了氢能源合作协议,但这并不意味着氢能源马上就可以给欧盟使用。

此外,在欧盟通货膨胀率居高不下的情况下,天然气供应骤减已经导致欧盟的化肥生产、铝业处于停摆状态。如果这一状态持续下去,未来将影响到欧盟的农业发展和制造业供应链。

《孙子兵法》强调,兵者,诡道也,故能而示之不能,用而示之不用。欧盟宣布不再进口俄罗斯天然气,主要是拒绝接受俄罗斯能通过天然气断供影响欧盟的外交政策。用英国学者苏珊·斯特兰奇的话来说,因欧盟高度依赖俄罗斯生产的天然气,生产链条上,俄罗斯已经形成对欧盟的结构性权力,欧盟不是不想用俄罗斯的天然气,而是不想承认这个结构性权力的存在,免得俄罗斯以后坐地起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俄罗斯在欧洲拒不让步的情况下,对欧盟断气,每天自己烧掉价值近千万美元的天然气)

在中国历史上也能找到类似的案例。三国时期,曹魏、东吴、蜀汉三分天下,因曹魏实力较强,三足鼎立时往往是蜀汉和东吴联合抗曹。蜀汉初立,诸葛亮为帮助刘备完成“隆中对”的战略规划,说是向东吴借荆州,实际上就是骗荆州。占领荆州后不还,让关羽看守,因荆州地理位置极其重要,是争夺天下重要的前进据点。东吴对这一事始终耿耿于怀,一直想夺回荆州,却因关羽智勇双全,难以下手。

直到关羽看到刘备在益州、四川大获全胜,求胜心切也想干出点成绩,多方打探后,觉得东吴不会威胁荆州,大举进攻曹洪据守的樊城。东吴其实等这一天好久了,为了迷惑关羽,下令调回对岸的吕蒙。看到吕蒙远离荆州城,放心后的关羽又把荆州城里的军队调出来攻打樊城,最后吕蒙白衣渡江,成功将荆州夺回。

欧盟对于俄罗斯的天然气进口也存在类似态度。欧盟想不想进口俄罗斯的天然气?当然想,甚至很难想象没有俄罗斯的天然气,冬天挨冻的欧洲老百姓会做出什么样过激的举动。

但欧盟也看得清楚,如果承认自己离不开俄罗斯的天然气,就等于承认俄罗斯对欧盟拥有结构性权力,欧盟就必须在诸多问题上向俄罗斯让步,这不符合欧盟的利益。而且清醒的欧洲政治家都了解,俄乌冲突中,欧盟俄罗斯各让一步是有可能压着乌克兰达成和解的,只不过一方面,这会导致美国以价值观为借口对欧盟进行强力施压。美国甚至会影响一些国家的内部稳定,就像“尼克松冲击”之前,法国总统戴高乐因派军舰取出法国在美国存放的黄金,造成全球范围内美元挤兑,最后美国在法国鼓动“颜色革命”,将戴高乐赶下台一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俄罗斯断气导致捷克首都布拉格7万人游行抗议)

另一方面,欧盟向俄罗斯妥协就意味着间接地放弃乌克兰,这会严重的威胁西方的价值观内核。近年来,因美国在国际上反复强调“价值观外交”,导致西方价值观从某种程度上已经被妖魔化了,但实质上价值观是对内强调而不是对外强调的。价值观是指在内部群体中,所有成员全部都承认或信奉的价值判断标准和准则,是凝聚社会的价值基础。如果欧盟的让步引起价值观上的坍塌,那么将有可能促使欧盟进一步分裂,对欧盟而言,这是得不偿失的。

所以,才会有“不民主的气”冻死也不用这种说法。欧盟领导层给俄罗斯的天然气也打上了“价值观”的标签。这是提前放风的说法,未来如果欧盟民众确实受不了了,价值观的事情已经拿出来讨论过了,即便是对俄罗斯作出让步,一方面,不会给美国搞乱欧盟可乘之机,另一方面,也不会影响欧盟内部的价值观团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俄罗斯宣布北溪一号暂停输气后,天然气价格暴涨)

不过,也要看到欧盟这么做是有风险的。欧盟刚提出要对石油和天然气限价,俄罗斯就提出不再向不友好的国家出售石油和天然气,供求上的刚需直接影响市场波动。如果欧盟一直硬憋着,最后即便服软,届时的天然气价格也够欧盟喝一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