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8年,日本一篇文章突然宣布:“沙眼的致病菌是沙眼杆菌!”为此他们得意洋洋,谁知,不久之后,被中国微生物学家汤飞凡打脸,日本叫嚣着:“你不认可我们的研究,就拿出证据!”不料,汤飞凡接下来的举动,让他们哑口无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汤飞凡,1897年出生于湖南一个没落的乡绅家庭。他从小目睹乡亲们贫病交加,就暗暗下定决心学医,振兴中国。

1921年,他作为湖南湘雅医学院首届医学生毕业,获博士学位,随后前往北京协和医院进修学习。

但他拒绝做医生,他心中有一个更大的目标:当一个医生能治好多少人?我要发明一种可以让亿万人不得病的预防方法!

后来因成绩优异,被推荐到哈佛大学深造,师从著名微生物和免疫学家秦瑟。

在哈佛学习期间,他勤奋学习,不断钻研,在美国杂 志上先后发表《疱疹病 毒和脑炎问题》、《对超滤的研究》,成为了美国微生物界的一颗新星。

然而,就在这个时候,汤飞凡收到老师来信。信中写道:“中国缺乏研究病 毒的人才,希望你能够将所学知识贡献给祖国!”

汤飞凡读完信,没有任何犹豫,放弃美国丰厚待遇,毅然回到祖国。

回国后,汤飞凡在中 央大学担任教授,创办中国第一个细菌系,当时没有设备,没有资金,他就自己动手建实验室,边当实验员,边当老师,甚至把自己心爱的显微镜,无偿捐给学校,只为能够尽快研究出防治疾病的方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这种一穷二白的情况下,他先后研制出青霉素,解决青霉素被西方国家垄断问题,改进牛痘疫 苗,制出黄热病减毒活疫 苗,使天花在国内被彻底消灭,比国际上早了16年。

当时沙眼病在世界范围内肆虐,全世界有25%的人患有沙眼,中国发病率高达50%,农村更有“十眼九沙”的说法。

1928年,日本野口英世发表文章说:“沙眼的致病菌是沙眼杆菌!”,日本人还将野口英世写进教材中颂扬。

但汤飞凡经过多次实验,推 翻了野口英世的结论,致使日本无奈从教材中撤销这一内容。

但日本不服气,扬言道:”你们不认可我们的研究,那就拿出证据来!“

面对挑衅,汤飞凡没有退缩,他花3年时间收集201例沙眼典型病例,在没有任何参考数据的情况下,进行几百次实验。

终于,皇天不负苦心人,1955年,分离出世界上第一株沙眼病原体。

为证明这是沙眼病 毒,他做出了一个令人意外的决定。

用自己做试验,将病原体滴入自己眼中!

他严肃的对助手说:“如果科学研究需要人做实验,研究人员应从自己做起!”

要知道,当时没有任何治疗沙眼的药,这样做很可能导致失明,但他还是义无反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滴入病原体后,他眼睛肿得像核桃一样,刺痛、流泪,他顶着剧烈的疼痛,40天不做治疗,只为收集可靠数据。

最终,他成功将这支沙眼病 毒从眼睛中分离出来!

1956年,他发表沙眼病 毒报告,得到世界医学界认可,将这株病 毒称为“汤氏病 毒”。

不久之后,研制出疫 苗,使沙眼病发病率从95%降到5%。

然而,不幸的是,后来因为一些原因,1958年,这位医学巨星离我们而去。

但汤飞凡的名字和精神却永远留在了人们的心中。

1981年,国际沙眼防治组织,为汤飞凡颁发沙眼“金质奖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992年,邮电部发行汤飞凡纪念邮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汤飞凡“以身试毒”,他被称为“人类的朋友”,是“预防医学领域里一位顽强的战士。

时光流转,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很多人,已经忘记这位中国第一代病 毒专家。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