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以来,北交所再次迎来了新一轮阴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截至6月6日收盘,北证50持续下跌,板块成交额一路缩量,开年调整至今的北证50,仍没有反转的信号,距离前低仅一步之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什么导致了板块的萎靡不振?

微盘股:开年来危机重重,北交不断受波及

2021年底至2024年年初,市场围绕经济复苏的预期进行博弈,在后续政策强度和经济复苏情况不及预期的情况下,缩量震荡探底成为市场常态行情。

震荡市背景下,资金找不到投资方向,普遍更愿意在小微盘股上进行尝试,这个周期内的微盘股在资金加注炒作的背景下,估值持续上升,走出了大级别的历史行情。

但这波微盘股炒作对于北交所而言,作用周期极短,宣传作用大于实际作用。

首先,虽然微盘股的炒作周期其实是和北交所成立时间基本重合,但真正作用到北交所内是去年9月后颁布“深19条”后才开始的,再然后大家也知道了,断断续续炒作了2个月后,便一路阴跌至今。

最简单对比现在板块内个股市盈率和微盘股炒作行情之前个股市盈率,已经基本没有差别,甚至部分个股的市盈已经比之前还低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估值已经跌得差不多了,为什么北交所的行情还是起不来?

这里需要解释的有两个点,第一板块并不如眼下看的那么糟糕,缩量下跌不假,但复苏和成长已切实在板块内发生;第二这次的行情,更多的是非理性的,或许有错杀北交的嫌疑。

无需多言,和过去动辄个位数的板块日均成交额对比,现在日均30-50亿间的板块成交额,已经是质的飞跃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更不要提北交所内多线开花,前有和沪深题材炒作联动性极强的电力股亿能电力(837046)、半导体材料股凯华材料(831526)被爆炒: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后有920第一股上线被千亿资金申购争抢,上市首日暴涨的新股万达轴承(920002):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种阶段性市场人气股的出现,对比“深19条”之前的北交所,已经是比较难得的改变,只是在去年年底承接微盘股炒作的暴涨行情对照下,显得非常不起眼,被市场习惯性的忽略。

但由奢入俭难,那批新进场,尝到暴涨行情的朋友,难以接受后来北交所内温水煮青蛙的氛围,可以理解。

那些早早入驻北交,深耕研究已久的老同志才能懂得,目前的北交所完全没到悲观离场的时刻,甚至换个角度而言,这波杀跌恰恰是值得谋定后动的。

这里就需要提到上面聊到的第二点,这波北交所杀跌的最主要原因,究竟是什么。

国九条后市场生态:大批st股跌停,微盘股连续遭重挫

近期市场对于微盘股几乎到了风声鹤唳的程度,新主席吴清上任来对市场严抓狠打,强监管之下,st公司首当其冲,掀起大量的跌停潮。

随后更是迅速波及至微盘股板块,板块内的小市值公司因经营、内控合规等问题频发,被监管问询甚至ST的概率明显要高于大盘蓝筹,今年2月、4月微盘股两次危机让市场心有余悸,新“国九条”至今,更是让微盘股炒作直接凉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犀牛之星APP的数据统计来看,截至6月5日,以新“国九条”出台后的时间点开始统计,全市场近60家上市公司股价跌幅超过50%,ST股、微盘股占据绝大多数比例,且有不少公司面值都跌低于1元。

而这和北交所有什么关系?

假设牵连至北交所最重点就是“微盘股”这个概念,其实很站不住脚。

首先监管罚的重点不是微盘股,只是下跌的多为ST股或小市值公司,这给市场造成一种“ST股微盘股下跌潮”的表象,其实从根本而言,最直接的原因都是这些ST股在财务造假、业绩爆雷、内控不足等方面出现了问题。

监管对问题公司的严监管处置,短期反馈到市场上是股价的杀跌,才引起了这波st公司乃至微盘股大逃杀。

沪深市场成立多年,堆积了不少连续多年造假,控股股东资金非法占用,损失中小股东利益的公司。这波杀跌潮中,公司的财务、内控等不合规“硬伤”,才是政策和监管层处罚的重点。

其次,北交所也并不等于微盘股。微盘股的特点是“小市值、少流通盘、筹码集中易于控盘”,但又由于大部分小公司由于市场竞争力差和尚处于发展早期,业绩大概都比较差,所以又有微盘股等于业绩差的小公司的刻板印象。

后者的刻板印象才是北交所此次受波及下跌的重要因素,但这并非事实,北交所内大部分是小市值公司不假,但业绩水平并没有市场预想那么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波连续的下跌,用基本面的变化并不能理性的解释下跌的原因,更多是市场的恐慌情绪在作祟。

结语

当下通过严格退市标准,加大对“僵尸空壳”和“害群之马”出清,短期来看则很直接的遏制了部分劣质公司的股价炒作现象,降低市场投机氛围;长远的看,则能提升上市公司高质量发展,促进上市公司提升经营质量和透明度。

而配合市场的相关责任体们中介审计机构、律所及券商们也会迎来一个更“艰难”的生存环境,专业和谨慎成为行业紧箍咒。

而在投资层面,如果过去A股的投资是技术面和基本面各占一半的话,那么以后围绕公司的成长、股息率、景气度等基本面逻辑或许至少要占八成以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