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阅读此文之前,麻烦您点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文丨聆听史纪

编辑丨聆听史纪

前言

自2009年以来,“艺术电影”一词被广泛地应用在电影评论当中。近年来,“艺术电影”一词不仅被应用在国内的电影评论之中,也逐渐被应用于国际电影节中。例如,在2016年第75届威尼斯国际电影节上,《三块广告牌》成为了被提及最多的电影。

从国内的情况来看,近年来艺术电影也逐渐呈现出上升趋势。例如,在2019年第32届东京国际电影节上;

《地久天长》《阳光灿烂的日子》《罗曼蒂克消亡史》等影片都获得了关注。虽然我国艺术电影也逐渐呈现出上升趋势,但相比于国外艺术电影而言,我国的艺术电影还是存在着较大的差距。

艺术电影的市场定位

中国艺术电影的创作与市场需求是一致的,随着我国电影产业的发展,艺术电影在我国也取得了长足进步,但由于其本身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欣赏门槛,导致其市场竞争力相对较弱。

为了获得更多的观众和更高的票房收益,艺术电影的创作必须在市场定位上有所侧重,在保证一定艺术水准的基础上寻找适合市场口味的题材,从而形成自己独特的品牌效应

首先,电影创作应立足本土、面向大众。电影作品是对现实生活中某一事件或某一问题进行反映,观众在欣赏影片时必然会与其产生情感上的共鸣

《那山那人那狗》是一部具有本土特色、大众气息浓厚的电影作品。影片以现实生活中一个普通山村为故事背景,以中国传统文化为依托,用朴实、幽默、诙谐的手法讲述了一个关于亲情、爱情、友情和故乡情等故事。

影片以小山村为故事背景,以中国传统文化为依托,以普通人物为创作对象,讲述了一个普通山村中普通人所经历的喜怒哀乐、悲欢离合。影片中所讲述的故事贴近生活实际,符合大多数人内心深处对“乡土”和“故乡”的向往

影片将“乡土”与“故乡”作为创作主题,将现实生活中最为真实、质朴的事件展现在观众面前。电影中所涉及到的故事虽然与现实生活不同,但它们都是来自于我们身边最真实、最朴素的故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因此观众在观影时不仅可以体验到影片所讲述故事发生时那种身临其境的真实感,还能够体会到电影创作者所营造出的真实氛围。影片通过对生活细节和人物内心活动的刻画展现出了影片所要传达出的情感内容。

同时,影片将镜头对准了普通人物之间最直接、最真实、最自然、最纯真、最朴素且最为真实的情感表达和情感互动。影片中人物之间看似简单直白但却真挚深厚的感情使观众在观影时产生了强烈的共鸣。

其次,电影创作应具有独立艺术品格,突出自我意识。艺术电影创作必须以“自我”为中心,坚持独特鲜明的艺术品格和艺术个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我国艺术家历来具有强烈的民族意识和国家观念,对作品也常常表现出强烈文化自豪感和民族自豪感。在创作中,艺术家往往不满足于对现实生活中所发生事件或现象进行简单反映而忽视对人物内心世界、精神世界以及精神追求进行深入挖掘与刻画。

这种创作取向使我国艺术电影始终无法摆脱“以政治为导向”和“以商业为目的”两大倾向而难以获得长远发展。艺术家们往往通过创作反映社会现实、批判现实生活中丑陋现象或揭露人性丑恶一面等题材来获取自身利益满足观众情感需求。

这种以自我为中心、强调自我意识和主观感受以及通过作品表达出个人态度和价值观念等艺术手法是艺术家们在创作中所特有而又不可或缺且能够长期保持艺术水准艺术个性与魅力的重要因素之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因此艺术电影在创作上必须具有强烈的自我意识,坚持以自己为中心进行创作,才能在激烈竞争中脱颖而出。

最后,电影创作应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实现差异化竞争。虽然我国艺术电影整体水平较低且在发展上存在诸多制约因素,但其仍然有自身独特之处和优势所在

国产艺术电影制作存在问题

国产艺术电影制作存在的问题,是对我国电影产业的发展影响最为深远的,包括了制作方法、艺术风格、思想内容等方面,其中较为明显的问题就是内容上的粗制滥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首先,国产艺术电影中的很多作品都是作者导演的个人艺术风格。但是在目前国内影视市场上,电影作品普遍存在着风格雷同、缺乏新意等问题。

我国电影产业发展过程中,曾出现过很多类似“乡土中国”、“女性主义”、“新时期”等电影类型的影片,但这些影片在创作上都存在着问题。比如,导演李睿珺在其《地久天长》中就将两个家庭中不同女性之间的情感纠葛进行了放大处理

而《冈仁波齐》作为一部藏族题材的影片,导演在影片中也对藏族人、藏地文化进行了较为深刻的思考。但是这样的作品也让观众很难产生共鸣,观众在观看这部影片时并不能从中获得思想上的启迪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其次,从艺术价值上来看,国产艺术电影普遍存在着艺术性不高、思想性不强等问题。对于艺术片而言,艺术性和思想性是相辅相成、相互制约的关系。

观众在观看一部艺术电影时,并不是单纯地被故事情节所吸引,更多地是在欣赏故事情节背后所蕴含着的价值观念、精神内涵等思想内核

而艺术电影中所表现出来的内容和思想也并不一定能够得到观众的认可与接受。而从目前来看,国产艺术电影中还存在着一些比较明显的问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第一,国产艺术电影中很多影片都是以艺术片形式上映,但实际上却是商业片制作方式。例如《冈仁波齐》中讲述了三个年轻人去朝圣路上发生的故事。但实际上这部影片却是以商业片的方式来制作与上映

这就造成了观众在观看完这部电影后对电影所表达出来的内容产生了误解,导致了电影在传播过程中无法引起观众情感上的共鸣,从而降低了观众对于影片内容与思想内涵上的认可度和接受度。

第二,国产艺术电影中艺术风格较为明显的部分所表现出来的风格特点是较为单一和不统一的。例如在《冈仁波齐》中表现出了藏族人民在社会生活中所呈现出来那种质朴、自然、纯真、善良等特点。但实际上影片中却展现出了一种比较粗俗和野蛮的风格特点

这种艺术风格在某种程度上也降低了观众对于影片所要表达主题和思想内涵上所产生的理解和认同。因此在我国艺术电影传播过程中,如何对这些作品进行分类和归纳是一件十分重要且有意义的事情。

第三,国产艺术电影中缺乏对社会现实生活中一些矛盾和问题进行反思与探究等方面内容。在我国社会转型期所面临着很多问题和矛盾都还没有得到解决和处理,因此在这些矛盾和问题影响之下所创作出来的电影作品很难获得观众情感上和思想上完全地认同和接受

我国艺术电影的发行渠道和院线现状

我国的艺术电影发行渠道,从最初的“胶片放映”到现在的“数字放映”,其发展经历了很长一段时间,在这期间,我国的艺术电影在发行渠道上经历了巨大的变化

从最初的以胶片为主要传播媒介,到如今以数字技术为传播媒介。但由于数字技术的出现,使得艺术电影发行渠道单一的问题再次凸显

首先是上映时间。在“数字放映”时代之前,我国艺术电影主要是在“胶片放映”时期上映,即每隔几年才会有一部艺术电影进行发行

在“数字放映”时代之前,我国艺术电影通常都是在特定的档期内上映,如每年五一、国庆、元旦等节日期间。但在“数字放映”时代来临之后,艺术电影的发行时间就受到了很大影响

根据艺恩数据发布《2019中国艺术电影发展报告》中显示:2019年上半年,我国共有576部电影进行了上映(含网络发行)。

其中有531部为艺术电影,占总片数的96.38%;而传统档期中共有353部艺术电影进行上映,仅占总片数的3.38%;而其他档期中仅有15部艺术电影进行上映。

从时间上来看,艺术电影与其他传统档期相比确实稍显逊色,但与其它类型电影相比却又优势明显。首先是艺术电影在时间上不会受到其他类型影片上映时间的限制,可以与其他类型的影片相重叠。其次是艺术电影的受众更具有针对性和私密性

“胶片放映”就是指在特定时段内通过特殊的放映设备放映影片的一种形式。“胶片放映”一般被分为三个时间段:晚上八点到十点、下午五点到六点以及晚上九点到十点。这三个时间段内主要播放一些需要特殊技术才能播放的影片,例如《一秒钟》《地久天长》等。

但由于我国艺术电影发行渠道单一、单一的问题一直没有得到改善,导致我国艺术电影在发行渠道上一直处于弱势地位。

其次是院线发展滞后、放映规模较小、排片时间有限等问题。我国艺术影片在院线中的排片情况并不乐观。2019年上半年统计数据显示:国产艺术片在院线上映的场次占总场次比为43.75%;

总结

在我国电影市场上,国产低成本艺术电影的票房并不理想,上映的影片数量少,影院排片率也较低,这与国产艺术电影自身的质量和艺术价值有很大关系。

国内艺术片在电影院上映的场次占总场次的43.75%,且票房较低,这也与国产艺术片在院线上映的场次少有关系,虽然随着我国电影市场的不断发展和进步,人们对于艺术电影的需求也逐渐增加,但对其认知还需要一个过程,在观众心中艺术电影还是一个比较陌生的概念。

然而从目前来看,国产低成本艺术电影在国内市场上并不具备较强的竞争力,这与国产低成本艺术电影自身存在一些问题有很大关系。

参考文献

1.何星亮:《从《一地鸡毛》看国产低成本艺术电影的生存现状与传播困境》,《电影艺术》,2008年第12期。

2.赵海平:《新时期中国艺术电影的发展路径及其传播策略——以张艺谋作品为例》,《中国电影评论》,2009年第2期。

3.冯超译:《文化研究导论——文化研究与批评方法》,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