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且借人间二两墨”赋绝句五首

吴国发

初稿:2023年4月19日

初稿:2024年6月06日

内容提要:有一个网友发起用“且借人间二两墨”赋诗。笔者吴国发响应网友的提议,用“且借人间二两墨”赋七言绝句五首。

关键词:诗词 古诗 绝句 律诗

网络社交平台上,有一个网友发起用“且借人间二两墨”赋诗。“且借人间二两墨”的“墨”字是仄声(第四声),不能做七言律诗的第一句。因此,用“且借人间二两墨”赋七言律诗很难。

很多爱好古典诗词的网友群起响应,用“且借人间二两墨”写了几十首七言“绝句”和古诗。但是,那些“绝句”几乎全部不合乎格律。

网上流传最广的“绝句”如下:

且借人间二两墨,一笔相思一笔错。

再赊红尘三杯酒,饮下四季韶华落。

这首诗的四句最后一个字都是仄音,也不对仗。因此,它根本就不是绝句。

笔者吴国发响应网友的提议,用“且借人间二两墨”赋七言绝句。2023年4月19日,我赋诗三首,并在几个网站发表了。现在增加二首,共计五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一)

且借人间二两墨,再用赤县一玉楮。

少年勤学写白纸,青春奋斗绘蓝图。

(二)

且借人间二两墨,又取红尘一麦光。

天命之年书神奇,已过古稀露锋芒。

(三)

且借人间二两墨,再赊尘世千杯波。

洪奇酒前斥鬼魅,鲁达醉后打妖魔。

(四)

且借人间二两墨,再取天堂一罈浆。

执着复旧仿张旭,锐意革新慕商鞅。

(五)

且借人间二两墨,又索神州一云舫。

海市蜃楼巧描绘,扶正大纛入梦乡。

注释:

(1) “玉楮”是纸的雅称。玉楮[chu]源于《列子·说符》,意思是虽然工巧但不实用的精雕细刻之物品。后来玉楮成了纸的雅称。

(2) “麦光”是一种纸的雅称。这种纸产自徽州府的歙县(今安徽省)龙须山。苏轼的绝句《和人求笔迹》:“麦光铺几净无瑕,入夜青灯照眼花。”

(3) “酒”可称为“金波”,因酒色如金,在杯中浮动如波而得名。元朝文学家张养浩在《普天乐·大明湖泛舟》中写道:“杯斟的金浓滟滟”。

(4) “洪奇”是作者的笔名。

(5) “鲁达”即鲁智深,《水浒传》中的人物,有“花和尚醉打镇关西”的故事。

(6) 天堂瑶池的酒又称为“琼浆”。

(7) 张旭(685年—759年),苏州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唐代书法家,擅长草书,喜欢饮酒,世称“张颠”。 张旭与怀素并称“颠张醉素”,与贺知章、张若虚、包融并称“吴中四士”,又与贺知章、李适之等人并称“饮中八仙”。 张旭草书与李白的诗歌、裴旻的剑舞并称“三绝”。

(8) “云舫”是纸的雅称。云舫原来是晚唐花间派诗人段成式制作的一种纸。

(9) 纛读[dào]。古代行军打仗,将帅出战,身后或身旁会树起帅旗,称为“大纛”。这大纛是鼓舞全军士气的旗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