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看官老爷,麻烦右上角点击一下“关注”,精彩内容不错过,方便随时查看。

文|面包夹知识

编辑|面包夹知识

«——【·前言·】——»

在现代的社会,随着快节奏的发展,传统节日的氛围相比原来已经是淡了许多。在这其中,尤其是对于春节,很多人都表示“现在的年越来越没有年味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与之形成强烈对比的是,近些年在国外,有关于中国农历春节的活动可以说越来越多。

比如说今年临近春节时,在美国的旧金山市内,就有多个地标性建筑摆放了龙形装饰物来庆祝龙年春节;除此之外,马来西亚、越南、巴拿马等地都有大规模的庆祝活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为什么这些国家能够主动庆祝中国的农历春节呢?想必春节传统的风俗对他们的感染程度很深。

也许许多在城市地区生活的朋友们从小就对这些传统的习俗十分陌生了。那么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过去的春节是怎么过的,又有哪些习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年三十之前

现在的我们都知道,广义上的春节从腊月二十三就开始了,这一天被叫做“小年”,预示着人们要正式开始“除旧迎新”,庆祝新年了。

不过在过去的年代里,从“腊八”开始,街坊邻居就逐渐开始热闹起来了。一般在这一天,就算再穷的人家也会穷尽自己的浑身解数凑上几种粮食,给家里的孩子熬上一碗腊八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其实在传统风俗之中,这种五谷杂粮熬制成的粥在食用之外,更要诚惶诚恐地给祖先和神明摆上一份放在供桌上。

因为根据《祀记·郊特牲》的记载,腊月是“合聚万物而索飨之也”的时候,而聚合五谷,调和万物的腊八粥正好是祭祀祖先的上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而在家庭状况稍微好点的人家里,不光腊八粥要放上整整齐齐的八种食材,这一天还要泡好腊八蒜。

泡腊八蒜的步骤倒也简单,把蒜瓣淹没在醋里封好坛口,再在火炉或者暖气片旁边放上几天,这蒜也就泡好了。成品的腊八蒜呈现出养眼的绿色,倒是和过年时的满桌酒肉相得益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而过了腊八之后,人们的注意力就集中在打理家中大大小小的家务,以及为过年筹备好足够的年货上了。

怎么买年货暂且不提,对于打理家务,除了清扫屋子,收拾旧物以备“除旧”之外,最重要的是如何给家里增添些新年的气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现在的人们,基本上在门上贴个“福到了”,再贴副对联也就完事了。但在过去的年代,窗花、年画、门神像甚至灯笼,才是装点新年的最重要角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那个胶水、胶带尚未普及的年代,人们张贴这些东西都要用到浆糊。这种浆糊基本上都是用面粉煮出来的,但是偏偏比现代的胶带、胶水好用不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家庭内务终于处理完,之后就要出去筹备大鱼大肉了。什么包饺子、灌香肠、熏腊肉总归还是跑不了的。

在购买食物以便度过新年的同时,许多人家还会借此买几个新碟子,几副新筷子,等到过年的时候把旧碗搁置不用而启用新的,也是为了图个迎新的好彩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至于什么送灶神,送穷神之类的,由于流程和除夕夜没什么区别,我们就不展开来说了,直接来到大年三十。

现在的人们过年,很多都是一家五口待在家里其乐融融的把年过完就算了。但在过去,很多家庭是整个家族的人在除夕夜聚在一起,小孩子们放烟花追逐嬉戏,家长们在酒桌前把酒言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一天如果没有特例,整个家族的人要全员到齐,大家都围成一个大圈,热热闹闹地吃着年夜饭,看着那时还没那么无聊的春晚,一起守岁。

在某些地方,守岁单单熬夜是不够的,它们在新年伊始还要带着鞭炮和敬神用的黄纸来到大陆上,烧完黄纸再磕个头,保佑自己新一年里出行畅通无阻,人车平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热闹的正月

等大年初一一到,整个新年的气氛就被推向了最高潮。这一天家里的男人一早就要起床,成群结队地来到大路上,给自己的熟人亲戚拜个年。

这个时候就是考验孩子们对于礼仪的熟悉程度了,只要他们熟练地给各位爷爷奶奶舅舅姑姑磕头,就能收获到“聪明”的评价,顺带拿上点压岁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可惜,这些压岁钱兜兜转转,最后还是进了他们爸爸妈妈的腰包,不过这就是后话了。

等到拜完年之后,未尽兴的大人们往往会聚在一起再喝一顿,一看就是抱着不醉不归的架势去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而从正月初二开始,孩子们最喜欢的庙会就要在各种地方开张了。不过这一天孩子们大多数还没法去玩,因为他们要跟着妈妈去他们外公的家里去探望,偶尔还能被外公外婆家的亲戚塞点压岁钱。

除此之外,这一天的一个重要活动是祭财神。这一天一些地方的习俗是煮馄饨,因为馄饨的形状类似元宝,有着“来财”的美好寓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从正月初三开始,孩子们真的可以开始无所顾忌的在各种庙会里游玩了。

在这个地方不用被学校的作业困扰,还能吃到好吃的小吃,看到舞龙舞狮,甚至还能软磨硬泡爸爸妈妈给自己买件玩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要知道在过年期间,很多家长都不会打自己的小孩,更何况是守着庙会上那么多人的面。所以对于孩童时代的人们来说,这里简直是天堂。

高兴的日子会一直持续到正月初六或者初八,因为正好应了“六六大顺”和“发”的彩头,所以这两个日子是大多数公司和店铺开张的日子。但年到这实际上还没有正式过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按照一些地区的传统,在正月初八,大家都需要给家里的老人祈福长寿。这种祈福的流程很正式,需要用到专用的“香蜡”,所以这也是春节期间最大的一笔开销。

在这之后,春节最后的热闹场面就该数到正月十五了。这一天全国各地的人大多数都会吃圆形的“汤圆”或者“元宵”,用以传达“团团圆圆”的寓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当然,元宵节最重要的活动是看灯会和猜灯谜呀。等到夜幕降临,广场上五颜六色,造型多样的灯笼就成为了主角。

这些灯笼有的做成了牡丹或荷花的模样,有的则是描绘着西游记或者封神榜的故事,五光十色的场面让人应接不暇,很难评判到底谁好谁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而猜灯谜的环节则更加有趣,这些灯谜有的是脑筋急转弯,有的则是考验你对文字的敏感程度,还有的是考验你知识储备量。当你答对这样的灯谜之后,别的先不说,成就感肯定是满满的。

于是就在欢声笑语之中,一年新年就这样过去了。过了元宵节,大人小孩该上学上学,该开工开工,新的一年又有了新的气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结语

以上这些就是过去的春节习俗,不知道有没有勾起各位小时候的回忆呢?可能随着时间的发展,人们远离家乡,上一次过这样充实的年已经是十几年甚至二十年前了。

反观现在这个年代,其实并不是没有过年的氛围,而是现在的人没有了过去的那种对生活的热情,进而导致年味渐渐淡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而作为中华民族的炎黄子孙,我们不能眼睁睁看着传统习俗都被老外学了去,我们也要主动继承过去的文化,让年味逐渐回到我们的身边。

参考:新华社新媒体:《谈资|小年快乐!看看这些国家的春节有啥年味儿》 2024-02-02
上观新闻:《春节里那些被淡忘的习俗》 2024-0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