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点儿干货#

在台湾地区领导人选举落下帷幕后,赖清德的当选给台湾经济带来了巨大的不可预测性,其核心问题在于其推行的“台独”政策,是否会加剧两岸紧张关系,甚至是兵凶战危。如今对安全要求很高的资本,已经以实际行动做出了选择。

据中国台湾网引述岛内媒体报道,在台湾地区选举结束之后,台湾经济立刻出现了外资出逃的现象,并引发新台币出现贬值。

在过去一周,岛内资本外逃超过782亿元新台币,创下历史第三大纪录。岛内经济人士分析称,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很可能是资本为了避险,提前撤出台湾,这势必会给台湾经济带来影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除此之外, 岛内汇市也出现了巨大跌幅。近日,岛内汇率出现小幅下跌之后,新台币兑美元也出现大幅度下跌,创下2个月以来新低,而成交量更是高达35.26亿美元,创下15年以来单日成交量最高值。

而导致这一系列现象的原因,根本上就如上面所言,赖清德的当选导致台湾地区出现了地缘安全风险,爆发冲突的可能性升高。

在此之下,外资自然是会用脚投票,开始逃离台湾,寻求避险通道,而这又进一步导致新台币汇率贬值,从而影响台湾经济的发展,甚至逐渐被世界产业链逐渐边缘化,因为地缘政治的不确定性导致台湾向外供货同样会出现不确定性,全球必定会寻求更加稳定的供应商,岛内经济也就被逐渐边缘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除此之外,大陆持续收紧ECFA对岛内资本外逃也有一定的影响,在大陆商务部宣布对岛内石化行业采取反制措施后,岛内《工商时报》就表示,岛内石化行业将会受到巨大冲击,由于石化行业的特殊性,这种冲击会迅速蔓延到岛内的其他行业,从而引发失业潮。

而在大陆的第二轮反制措施中,将会包括农渔、机械、汽车零配件等一系列领域,这意味着岛内众多产业链都将面临丢失大陆市场的风险,这种风险将进一步导致外资不看好岛内经济未来的发展,从而加速逃离。尽管民进党当局可以通过补贴帮助这些企业暂时渡过难关,但如果没办法帮助这些企业重新打开大陆市场或者寻找到替代市场,这种补贴做法只能是杯水车薪无济于事。

岛内佛光大学教授柳金财表示,台湾经济发展已经与大陆高度关联,台海紧张情绪不断上升,导致台湾想要在经济上突围困难重重,岛内已经开始面临被世界边缘化的趋势。因此台湾想要留住外资,为台湾经济发展服务,就必须要改善两岸关系,这是前提条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此背景下,官媒环球时报1月23日发表了一篇社评类文章,奉劝赖清德认清大势,放弃“台独”。该文章强调,在岛内选举结束2天后,太平洋岛国瑙鲁政府正式宣布,与民进党当局断交,转而承认一个中国原则,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外交关系。

除此之外,台湾的另一邦交国图瓦卢也可能在其国内1月26日完成大选之后,宣布与台湾“断交”,只不过现在忙于选举工作,无暇顾及台湾这个所谓的“邦交国”。

近些年来,民进党当局在“金元外交”策略的指导下,竭尽全力维持着与部分小国的“外交关系”,但这种方式最终依旧难以得到外界的认可,如果图瓦卢正式宣布与台湾“断交”,不仅意味着民进党当局的“外交失败”,同时也能说明一个中国原则已成为国际社会的主流态度,反映的是两岸必须统一、也必然统一,这是不可阻挡的大势,民进党当局和赖清德都应该掂量掂量这其中的重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除此之外,美国似乎也并不愿看到赖清德在“台独”的道路上越走越远,避免美国在台湾问题上陷入战略被动。从拜登第一时间宣布不支持台湾“独立”,到派出前政府官员代表团“窜台”,敲打赖清德,都说明美国并不希望赖清德成为陈水扁一样的“麻烦制造者”。

更重要的是,赖清德虽然在这次选举中成功获胜,但同样是属于弱势执政团队,一方面支持率未过半,另一方面在立法院也未占到过半席位,这也证明岛内主流民意依旧是不希望两岸陷入兵凶战危,下架民进党依旧是岛内的主流民意。

希望民进党当局能够认清形势,放弃“台独”路线,承认“九二共识”,否则在未来几年里,台海局势将危机四伏,民进党当局的日子也不会好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