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两天,有关国企造假的话题引发舆论关注,甚至一度冲上了热搜。

引爆此一话题的,是上市国企锦州港财务造假案,根据监管部门发布的信息,锦州港4年间虚增营收高达86亿元,公司和时任董事长、总经理、副总经理等多人被罚,拟罚款金额合计达2300万元。锦州港股价因此一路暴跌,有近10万股民踩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许多人看到该消息后不禁惊呼:“浓眉大眼的国企居然也开始造假了!”“国资都不能相信我们还能相信谁?”

在许多人眼里,相比民企,国企应该较为讲信誉,管理规范,管理层也无造假推高股价,高位套现的利益冲动。

但其实不然,造假带来的利益是多方面的,就国企而言,造假可以给领导带来升迁政绩,可以获得更多银行低息贷款,也可以兑现股权激励的丰厚回报,所以,在巨大的利益驱使之下,国企也存在和民企一样的造假冲动。

事实上,国企造假早已不是新鲜事,此前,有多家上市国企因为造假被监管部门曝光——

如深圳国企特发信息,利润造假1.7亿;福建国企海峡创新,连续两年虚增营收1.22亿;浙江国企国瑞科技虚增收入2.2亿元,等等,一批又一批股民因此被坑。

上月,新疆国企中泰化学,被曝虚增收入42.48亿元,消息一出,整个市场为之震动。本以为中泰化学创纪录的造假,已经是国企造假的天花板,没想到,随之而来的锦州港造假,涉案金额居然是中泰化学的近两倍。

不得不佩服锦州港的那帮领导们,他们可真敢啊!

国企造假的这股风气,是如何蔓延的?这一方面,当然与一些国企管理混乱,任人唯亲,外行领导外行、关系户横行,掏空公家肥自己腰包等坏风气有关。

更重要的是,民企管理者现在多少还有点畏惧监管,不敢贸然造假。但一些国企则不同,仗着自己身份特殊,根本不把监管部门放在眼里。即便造假被揭露,企业也不会关门倒闭,处罚也都是象征性的,甚至大多不用企业领导自己掏腰包。

看看人家锦州港,86亿元造假,公司加一众领导,总共只被罚了2300万元,这样的罚金只能说隔靴搔痒。更不用说,至今也没听到上级对造假领导进行严厉处分。

由此不禁让人怀疑,这帮造假的领导们是不是照样官照做,奖金照拿?

当然,我们得承认,相比以往,现在对上市公司造假的处罚,比以前严了很多。但是,目前的力度依然不够。

让我们回顾美股史上最大的安然造假案。想当年,安然只是虚增6亿美元利润,事后,安然公司被重罚5亿美元,高管被重罚了1亿美元。CE0和公司创始人坐了大狱,为安然提供审计的全球五大会计师事务所安达信,因此直接破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此外,操盘安然股票上市的三家投行花旗、摩根大通、美洲银行向安然公司的受害者分别支付了高达43亿美元的赔偿罚款,投资者还通过集体诉讼获得71亿美元的巨额赔偿金。

如果,我们对上市公司造假,也能有同样处罚和力度,那么试问,那么些无论上市国企和民企,哪个公司高管和领导敢轻易越过法律红线?

造假,就应该让造假者倾家荡产,让造假者牢底坐穿,如此才是对造假最有效的震慑,也才能彻底根除造假的土壤!

鱼眼观察作者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