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时候耳朵里闷闷

总感觉像塞了棉花

老想挖一挖

自己讲话像被蒙在鼓里

还伴有鼻塞流涕、听力下降等不适

这些症状的出现

有可能是「分泌性中耳炎」在作怪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分泌性中耳炎

分泌性中耳炎(或渗出性中耳炎)是以中耳积液、听力下降及鼓膜完整为主要特征的中耳非化脓性炎性疾病,春季多发,儿童比成人易发病,是引起儿童听力下降的重要原因之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按病程长短不同,分泌性中耳炎可分为急性(3周以内)、亚急性(3周至3个月)和慢性(3个月以上)三种。慢性分泌性中耳炎是因急性期未能得到及时治疗,或由急性分泌性中耳炎反复发作、迁延、转化而来。

引发分泌性中耳炎的因素有许多,比如咽鼓管功能障碍、感染、免疫反应等,都有可能引发分泌性中耳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分泌性中耳炎的症状表现

1. 耳闭塞感、耳闷胀感

像坐飞机时耳闷或耳塞棉花的感觉,反复按压耳屏后可暂时减轻。

2. 耳痛

可为持续性,亦可为阵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3. 耳鸣

多为低调、间歇性,如“噼啪”声、嗡嗡声及流水声等。当头部运动或打哈欠、捏鼻鼓气时,耳内可出现气过水声。

4. 听力下降

头位变动,如前倾时听力可能暂时改善。

5. 其他症状

流涕、鼻阻等鼻部症状,儿童可能会有夜间睡眠张口呼吸、打鼾等症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慢性中耳炎儿童,会对声音反应迟钝,注意力不集中。有的孩子看电视时需要把声音开得响一点,与家长沟通、交谈时反应会迟钝一点,或者在学校听课也会受到影响等,对于这些症状表现,家长应引起重视,及时带孩子就诊治疗。

分泌性中耳炎的检查

01鼓气耳镜检查

鼓气耳镜检查,是分泌性中耳炎的主要诊断方法。它可以改变外耳道的气压,观察鼓膜的活动情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如发现鼓膜动度减低,同时伴有鼓膜内陷、色泽由正常的灰白色半透明状改变为橘黄色或琥珀色,见到气液平面或气泡即可诊断。

02听力测试

纯音听阈测试:纯音听阈以四个频率的气导听阈平均值来判断听力损失程度,报告常提示轻度或中度传导性听力损失,通过分析纯音气骨导阈值和气骨导差有助于分泌性中耳炎的诊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声导抗测试:声导抗测试是分泌性中耳炎诊断和预后判断的重要检测手段,鼓室图呈B或C型曲线。

03鼻咽镜检查

观察鼻腔、鼻咽部、咽鼓管咽口及腺样体情况。分泌性中耳炎是较常见的导致儿童听力障碍的病因之一。

提示

在儿童成长期间,家长要密切观察儿童有无“抓耳”或者“对于家长的呼唤不予理睬”等表现。

分泌性中耳炎也是成人常见的听力下降原因之一。值得警惕的是,部分鼻咽癌患者最初可能以分泌性中耳炎就诊,尤其单耳患病常常需要完善鼻咽镜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