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说这个江淮省为什么只存在3个月就被撤销,还得先说说它的前身江南省。

江南省是清朝康熙年间设立的省级行政区,它的前身是以陪都南京所辐射的南直隶地区,后来顺治帝撤销了南直隶,在这里设立江南省。

它的涵盖地域包括上海市、江苏省、安徽省以及江西省婺源县、浙江省嵊泗列岛等地,几乎涵盖了江南地区。所以这个江南省非常的富裕,它的财政收入占到了清朝的三分之一,除了有钱,出的人才也多,素有“天下英才,半数尽出江南”的说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些固然都是江南地区得天独厚的优越地理位置造就的,譬如兴旺的漕运。但是因为江南省太有钱了,顺治担心这个江南省有了钱就起来反对自己,所以就把江南省给一拆为二。

江南的右面取江宁府(今南京市)、苏州府首字,改称为江苏省,而江南桌面取安庆府、徽州府(今黄山市)首字,称为安徽省,这个行政划分一直持续到光绪年间。

那么好端端的为什么要把江苏省一拆为二,又重新设立一个江淮省呢?

这个还得从太平天国运动和鸦片战争说起,这两次战争极为严重的破坏了清朝的漕运,使得清朝统治者意识到漕运很容易被敌人当成自己的软肋。

这个漕运是什么呢?就是专门通过内陆河流把全国的税粮运往京师或者其它指定地方的一种官方制度,但是在太平天国和鸦片战争中,漕运被破坏让清政府一度面临巨大的危险,没有粮食它就无法调拨军队,所以这是非常危险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再加上黄河改道,漕运的弊端越来越明显,因此到后期已经不再用漕运,改海运了。漕运在古代是一个非常庞大的部门,而且权力很大,既然漕运不是适合继续存在了。那么必然就要面临着被撤销的命运。

从咸丰年间开始,就已经有了撤销漕运的声音,当时就有大臣上书咸丰帝说:

清淮(清江淮城)一带,实为南北要冲,漕运总督不兼管地方,宜此时权设江北巡抚,抑或将漕运总督权改斯缺,所有江北各路军务,悉归统制,庶可控扼江淮,声援汝颍。不惟江南群逆绝其觊觎之心,即豫东会捻各匪出没之区,亦可断其一臂矣。

什么意思呢?就是说江淮一带地理位置很重要,而且又有钱,漕运总督就不监管地方,既然漕运已经发挥不了作用了。不如就把漕运总督改为江北巡抚,其实就是要把江苏巡抚的权力进一步的做出限制,也是为了加强对江南地区的控制。

毕竟这个江南地区在古代一直都是赋税的主要来源之地,但这件事情一直拖到光绪年间才开始进行。因为反对的人太多了,尤其江苏籍官员,毕竟他们不想自己的权力被稀释,不想自己的利益被别人分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所以光绪就以“漕务无事,防卫河工与漕督名实不符”的理由把漕运总督给撤销了,又把江苏省一拆为二,把江宁府、淮安府、扬州府、徐州府和通州、海州划为省级行政区域,即江淮省,而原来被撤销的漕运总督继任江淮巡抚。

但为什么成立了3个月就撤销了呢?

因为江淮省一成立,江苏巡抚的权力和下辖区域就大大缩水,没有分家以前江苏省原本下辖8府3直隶州1直隶厅,但是分家之后,江苏就只剩下4府1直隶州和1直隶厅,基本上可以说把江苏省完全给腰斩了,另一方面由于把江苏拆分后会带来行政上的诸多不便。

江苏巡抚肯定就不乐意了,于是联合江苏藉的官员反对。但是另一方面原本属于漕运衙门里的那些人也不乐意了,因为江淮省成立时,漕运总督改任江淮巡抚,下面的那些职员也跟着在江淮省内任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但是江淮省如果一旦撤销,那么他们也只有失业的份。但是最终由于要求撤销江淮省的官员太多,光绪只得以“苏淮分省于治理既多不便”为理由同意将江淮省撤销。这下子漕运衙门里的人一下子傻眼了。

最后都联合起来罢工,“淮抚裁撤,清江人心惶惑,城内外一律罢市,聚众数千人,弹压不理”,这些人又哭诉说“佥云漕督已裁,吾辈悉成饿莩,更无身家可顾”,最后只好通过商议的方式才把这些都妥善解决,该遣散的遣散,该留用的留有。

这场风波才平息下去,江苏巡抚保住了自己的权力,漕运也退出了历史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