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文:董指导

我是河南考生,特长是刷题,也就是“小镇做题家”。读初中高中的时候,觉得这个能力很重要,但读大学、工作之后,才发现做题能力的价值,几乎是不值一提。

在课本考题之外,有很多知识、技能、视野、经验都格外重要。好比说,早一些了解社会、经济运行的规则,也许比工作五年能创造的财富都高得多。

当然我还是很感谢“做题能力”,毕竟还是考到了大城市、能落脚。但是,我也感觉到,“学历改变命运”的时代已经过去了,学力正越来越重要。

与此同时,生成式AI也在不断普及,生物科学家在用生成式AI做分子研究,数学家也用AI辅助思考,而文字领域,AI展现出的写作能力、结构化能力,更是令内容工作者焦虑。AI的技术路线也许还会变化,但AI的普及,已经越来越清晰。

也许,2020后出生的孩子,就会成为“AI原生一代”。AI对他们而言,不再是前沿技术,而是日常工具。就像00后不稀奇互联网一样。

在这些不可逆的时代潮流之下,教育,更应该认真思考。作为两个孩子的父亲,也不得不重视这些变化。于是,也有一系列话题值得讨论。比如:

生成式AI,对教师、家长、学生、甚至教育系统,分别会带来哪些利弊?

“大锅饭式”的教学模式,真的会被“千人千面”的个性化教育替代吗?

一辅导作业就血压上头的家长,有救了吗?

AI的趣味性可以提升学生自驱力吗?

可以人人有一位苏格拉底吗?

是不是蓝领更吃香?

即使是AI,该怎么选?是通用大模型更好,还是垂直性更强呢?就好比我们说,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分别更适合哪些年龄段?

AI在教育领域落地,什么形态是最好的呢?是APP?是学习机?还是音响、VR等等。

相信你还有更多的问题。于是,我组了个局,邀请了几位专家,一起来聊一聊。

一位是袁琳 女士听力熊联合创始人。她是职场女强人,创业 10 年,收入规模累计过 10 亿+。也是一位好妈妈,家里有两个男孩子,而且是海淀的。海淀,爸妈们都懂的。

他们公司明星产品是“听力熊”,正好我家里就有,姑娘很喜欢,出行必备。

一位是范士闯 先生,学通教育和图灵范式 公司的CEO。1999年考入清华的状元、《土豆奥数》主编、学习方法指导专家、中考专家,20年教龄。

范总的学习技能有多强自然不用提了,如何教、如何用AI教,更值得多问问他。

一位是康雅雯 女士,中泰传媒互联网首席分析师,拥有11年的传媒、教育等行业研究经验,荣获多个业内奖项。同时,她也是两个孩子的妈妈,对教育的话题,既关心也有心得。

另外,还有几位在教育领域创业的嘉宾,也会在直播中连麦进来,和大家分享。比如,谢巍先生,曾任好未来前高管、原学而思网校副总经理 ,他也是教育AI公司深模科技创始人

比如,派派老师,是北大中文系本硕,前学而思名师,全网百万粉丝,对语文尤其写作,非常有体系。

教育专家、产品高手、产业观察、孩子父母,角色都齐全了。而且还有语文和数学两科,是不是挺全的。6月6日,周四晚上,7:30,快来预约吧~~

另外,好几个嘉宾都有产品的,听力熊啊、课程啊,也可以组团享受个团购价。感兴趣可以直播间或者后台留言。

-全文完

和董指导聊聊天

点个在看和赞再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