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南召联通三十年,有着很多的人、事、物让我难以忘怀,但非要数算在自己的人生中最感动的三件事,无疑就是——

村村通电话

记得很清,1994年底我刚参加工作,到南召县的马市坪乡支局上班,办公桌上放置的是一个程控电话,听说是刚刚上了西门子交换机,甩掉“摇把子”新换的“时髦”物品。

这个时期,自己下乡到村组和农民家中,很少看到个人安装电话,仅村部有一个电话,因为当时装一个电话包括初装费下来就有几千元,而工薪阶层的收入仅仅一百多元,能装电话只能是梦想。所以很多老百姓不时地感慨“啥时自己家里能用上电话”,并把“电话”作为青年人结婚的“新三大件”的一件来对待。

百姓的事是最大的事!秉承“人民邮电为人民”的南召联通,虽然身处国家级贫困县,却在全市率先实施“穷县有富乡、穷乡有富村、穷村有富户”的“三富”农话发展思路,以“村村通电话”工程为契机,争取上级支持,聘请工程队,谋划设计、勘查线路、施工建设……用通信网架起了大山深处农民与世界的沟通桥、致富桥。

同时伴随GSM网、VSAT站、固定通信网等多种需求方式和推出多项广大农民“打得起、用得好”的通信产品,带领越来越多的人走进全新的“信息社会”,让“电话一响,黄金万两”成为现实。

现在回想:因着“村村通电话”工程,让有着“身份”象征的电话,刹那间“飞入”千家万户普通百姓家,联通的时代担当让人感动!

光进铜退

曾几时,“冲浪”“网民”成为了一个时代“新词”,而网速也成为一个时代的关注焦点。

自己刚上网时,电脑还是个奢侈品,想要上网,需要电话线+“猫” (调制解调器 Modem),56 K 双口Modem,单从这名了就能看出当时上网的速度是现在难以想象得到的。56K,哈哈,1M是他的18.3倍且56是理论值,实际上只有14.4K-54K 下载速度约每秒7KB。(1GB=1024MB 1M=1024KB)。
电话线直接插在猫上,费用直接电话费里扣大概2-3元一小时,还动不动就掉线。那时候上网就是新鲜事。县城有几台电脑的游戏厅也只是纯粹打单机的,不提供上网服务,平时自己最多玩玩红警。即使如此,自己也享受着90年代中期到2000年电话线+“猫” 龟速中的奢侈。

网速慢还能上网,但可怕的是当时由于电缆有铜,社会上盗窃电缆的现象从时有发生到频繁高发,严重影响用户利益。怎么办?县公司一方面成立防电缆被盗领导小组,一方面与警方联系,调动一切力量参与到夜晚巡逻、死看硬守的工作中。最后,为了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一个关乎网民切身利益的联通“光进铜退”工程开始实施了。

清楚记得,县公司不仅成立光进铜退指挥部,而且号令运维部全体人员加班加点,成立多个党员突击队奔赴乡镇、企业、厂矿、学校……“时间紧,任务重”是施工人员的第一反应。为了早日建成“全光网”,有的员工自愿推迟了婚期,有的在父母病床前不能尽孝,有的带病仍坚持工作,还有的在烈日下拉纤布线、顶风冒雨在工地上奔波,有的员工家属主动送饭到施工现场,一幕幕感人的场景随处可见。

最后伴随全县网络最后“一公里”逐渐从铜缆替换为光纤,全光网如期建成,实现了南召县由“铜网”到“光网”的历史性跨越——

提速降费,让百姓得到实惠。仅2014年9月的宽带降费中,20M单产品包年宽带由2400元下降到960元,降幅60%;向家庭用户推出“智慧沃家”融合业务,家庭成员共享语音和手机流量,免费提供20M光纤宽带接入并开通IPTV(宽带电视);制定了光纤宽带“三免费”政策,即联通宽带老用户免费改光纤,用联通手机号光纤宽带免费,用联通光纤宽带免费看电视。“好用不贵”是用户对联通光纤宽带的一直感受。

改善民生,助力“互联网+”。县城100%实现全光纤网络覆盖,行政村光纤进村率达到96.4%;光网宽带由于光信号传输稳定,极大地减少故障的产生,上网更加稳定、快速,广大百姓对光网建设也交口称赞;从最初的话音、短信逐渐升级为移动数据、物联网以及信息融合服务,快速推动了信息通信行业的发展与转型,使其逐步开始向千行百业赋能。

而作为网民的我,也借助“光进铜退”的过程,经历了网速由ADSL宽带加速及崛起、半光纤时期FTTX到小区(也就是常说的LAN宽带)、光纤入户GPON到XGPON非对称的10G宽带,为以后的物联网铺路。相信万物互联的时代会给我们带来更多的惊喜。
的确,三十年的联通宽带发展史从KB到GB的变迁,从“龟速”到“火箭”的变化,着实不易,真的令我感动!

脱贫攻坚

作为工作队员,我经历了脱贫攻坚入村进户的艰辛,但更多经历着联通企业的奉献和担当。

记得在2017年的脱贫攻坚宣誓会上,宣告的声音震耳欲聋:南召联通公司始终坚持把脱贫攻坚作为重大政治任务和第一民生工程,充分发挥行业优势,主动作为,加快推进通信基础设施建设,重点解决农村贫困地区通信难的突出问题,改善民生、夯实基础,出实招、下功夫,为贫困山区脱贫攻坚增添发展动力。

这就是联通的担当。

为了打赢脱贫攻坚战,南召联通以“扣扣子”“担担子”“钉钉子”的精神抓落实,成立脱贫攻坚领导小组,组成了工作专班,全员上阵,集中力量,采取“总经理亲自抓,分管经理直接抓,各单元具体抓”的措施,定期召开推进会,研究部署,压实责任,做到工作责任清、任务明、措施实,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格局。

尤其在行业扶贫中,南召联通致力于加快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和加大对贫困地区的资金投入,以确保广大贫困群众能享受到现代通信发展带来的成果为目标,积极向上汇报争取项目资金,做到规划建设一处,验收交付一处,真正地让老百姓幸福奔小康。仅2018年,南召联通在重点贫困村投资建设87个基站,占南阳市比重的71.3%,占河南省新建扶贫基站投资总量的51.3%,成为行业翘楚,被称为“召半省”。

当2021年南召县成功脱下贫困县“帽子”的时候,我又想起了联通公司那一个个战斗的硕果——

完成89个重点贫困村宽带实现覆盖、延伸和扩容;

完成29个光纤村建设;

建成11个乡镇、33个行政村(社区)30个易地搬迁集中安置点的宽带覆盖。累计投入资金3505万元,有效提升贫困村的无线网络覆盖率和行政村宽带接入覆盖率。

眼目不禁挂满了泪珠,再一次被联通感动!

如果细说起来,三十年来联通让我最感动的何止三件事,还有很多很多场景依然如在眼前,如南召联通2021年“9·24”洪涝灾害前克服各种困难,保持灾区信号不中断;三年疫情防控面前利用创新技术服务手段,为全县客户尤其在政务、教育、医卫等方面提供信息化应用产品与服务,助力全县疫情抗击;实现5G全覆盖不断拓展5G应用场景,赋能千行百业;实施新战略、迈步新征程......

当无数的场景不断聚焦,我看到了那个“焦点”: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是联通追梦最鲜明的底色,改善人民信息生活品质、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信息生活的向往是联通人的使命与责任。

百年传承,三十向新。始终秉持“人民邮电为人民”的中国联通才是让我一个同行者不断感动的真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