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时候不知道《浪姐5》节目组是一腔孤勇还是太过自信,明明播出效果已经疲软到出圈舞台几近于零、网友偶然刷到新闻会问“竟然还没播完吗?”却还是要安排一场全开麦live直播赛,而且就放在《歌手》同一天、放在大部分目标观众甚至都还没忙完工作的下午六点网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热度也就可想而知了,发挥好的被拱火要不然去隔壁,发挥不好的还要现场被念热搜词条,比如#戚薇嗓子怎么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明明戚薇选曲《如果爱忘了

》+长直发小白裙还让一些观众感慨“沐之晴回来了

”,结果一张嘴就让大家疑惑怎么原唱就唱这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逼得戚薇工作室8G冲浪在线回应,说她嗓子一直就这样,一天三个舞台输出而且直播前还有个全开麦的吼+不能错的one take,自己说好苦练舞台结果练成了笑话。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回想一下,这届浪姐好像也没什么出圈的舞台,

点开

豆瓣条目就能看到热门短评写,“

当第一期都不再那么吸引人时,这节目就在走下坡路了

”说得很对。

浪姐虽然不是音乐综艺,但至少赛制核心就是舞台PK,姐姐们全力以赴为的也是能有一个好的舞台呈现,到头来路人往这不大不小的热闹里瞄一眼却只能看到抖上集体模仿戚薇“办办办”或者逐帧逐秒分析何洁跟尚雯婕说不到一块去就拎包出门是不是在甩脸子发脾气……未免有些本末倒置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四年出到第五季,浪姐好像真的要做不下去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回顾一下这个概念最早出现应该是在2019年10月的芒果招商会上,只是当时卖点

没有后来那篇小组帖子写得有趣,正式筹备、邀约又赶上疫情处处受阻,所以起初制作规模和宣传招商都不太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所以20年3月《青你2》开播的时候山呼海啸,能抓住头两期初选评级舞台做自我展示的选手后来多少在内娱拥有了姓名,豆瓣网友开的30+姐姐真人秀脑洞帖被热转出圈后,又为即将到来的浪姐第一季做了良好铺垫,节目未播先爆。

△第一季豆瓣开分8.0,超过12万人打分

浪姐IP建立的前提其实是“天时地利人和”,除了封闭带来的强精神需求外,观众没还没看够101系造星模式、大批30+的姐姐们因为影视寒冬而事业受阻亟待新赛道也是关键。

当时无论是参赛选手还是音乐、舞台总监都希望能做出点不讨好观众但能反应30+姐姐们思考沉淀的精品,这股劲头也由内而外地打动了不少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只是在最初的激情过去后,第一季赛程过半就已经有观众发现,一味强调唱跳并不能完全展示这批姐姐的魅力和实力,反而对年纪稍大那批姐姐极不友好。录播带来的信息不同步,以及赛制不清晰不合理的弊端也逐渐显现,“落入俗套”也让节目豆瓣评分狂跌到只有6.7的水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到节目结束后大家猛然发现所谓成团只是的凑在一起拍衍生综艺而且人还可能到不齐,第一季才结束4个月又再开第二季,姐姐们各有各行程也很难再

扎在长沙或者有自己在外务时间找人跟练的自觉……种种种种都在消耗“浪姐”IP的生命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节目组不是没察觉到这股颓势,毕竟收视率和赞助收入就摆在那里,骗不了人。

所以他们也在努力想办法“改革”,比如不断改名,从《乘风破浪的姐姐》变成《乘风破浪》,到现在浪也不破了直接《乘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姐姐”消失了,那么吸引观众来的女性突破成长叙事也不再是内容重点,要输出“大美中国”文化积淀、要在国际格局中全力比拼才是当下的第一要务。

这样的变化给观众带来的直观感受到就是以往那些有人味儿的互动对谈变少了,所有人都在无意识输出口号,然后一通瞎卷。

好无趣好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当节目不再围绕“女性觉醒”讲故事,为了增加所谓趣味性和冲突感,不断变换规则给姐姐们“上强度”就成了一种必然的选择,也能理解为什么节目内容和安排也越来越嘈

了。

我特意回顾了一下第一季,基本上就是主正片的舞台和突出姐姐们私下交流互动的加更版,追起来很轻松容易,大家有空还可以把易立竞做的姐姐深度访谈看完。

但到第二季就突然多出两个衍生综艺“姐姐的上班路”“姐姐的宿舍”,把大家去录制和回来讨论那些事做成单独节目供会员专享,要是看着正片突然出现个什么梗,还给去把这些都给补齐才能继续讨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分组也从一开始的初舞台评级顺序组成不同小组,变成了前15名一组由霍汶希带队、后15名杜华带队,后15名会有人淘汰所以可以通过奇袭挑战后争取换组,不知道的还以为在看AKB总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改名为《乘风破浪》的浪姐3,又在正片之外设置了“加更”和“加时营业”。再来的《乘风2023》还有“X公抢先看”“超前营业”和“直播训练室”。

这两季的特色操作是“锁组”,彼此熟悉的姐姐们重复合作,既没有碰撞和突破,又会让一些姐姐被骂“皇族搞特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到这一季训练室内容正式solo出道变成会员节目,一集一小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正片内容又加入了“姐姐请上车”“特别企划”甚至“乘风运动会”……节目规则也是一公一变,次次不同,追综艺追出了做课题研究的架势,上着班呢谁能没事全看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至于规则更是迷上迷。

初舞台安排两两PK来评出优胜组是通过击鼓显示的力量值高低来排一个顺序,让大家挨个上去选对手。

但你可以自己选对手,选不来还可以随机……转盘选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所以就出来了Mai对战陈昊宇、郭碧婷跟苗苗PK、郭书瑶要对上万妮达这种诡异画面,评选标准更难琢磨,好像谁场子更炸更能调动气氛,谁就可以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样选完得到18位优胜选手后,再让大家自己投票从里面选出一公队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一公对决按照常规逻辑应该是哪组分数低就从里面淘汰人对吧?

但浪姐5偏不,是要选出票数最高的两组再出一个人参加所谓“赛点秀”,谁赢了谁就能给自己那组再加分。

这样倒是贡献了这季节目里我个人唯一觉得震撼的舞台《不该》,可是赛点秀并不是放在所有组别都表演完毕之后,而是卡在尚雯婕组比完后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她那组《热冬》明明是赢的,但赛点秀输了所以反而变得不安全,组里的李溪芮也因为是

非安

全区里排名靠后

的所以被淘汰。带好队也做了多一份表演的尚雯婕反而为此背上了沉重心理负担,这上哪里说理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事后李溪芮粉丝大骂节目组,说录制现场根本就没有明确表示过队长PK规则,只说尚雯婕何洁要一起表演,谁知道这会导致现场人气并不低的李溪芮被淘汰。赛制变更引发的矛盾在当时就已经凸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然后二公又换了个玩法,让一公分数最高的陈丽君组原地晋级成所谓乘风一团,人员保留+优先选歌。但弊端就是要作为某个评分基准,其它组如果分数比她们低就要进入危险区,高的拿到安全资格。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陈丽君个人成绩排第二,那么排第一的刘忻就成为乘风二团的队长,可以优先选人而且被选那位不能拒绝。

其他人则需要

自己投送意向歌曲,按照乘风值排名优先入组集结成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相比起来,

二团能保证至少有一个能带飞全场的大腿子还没什么压力,看上去是比必须要

成员排名前三才安全的一团轻松多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难怪会有观众觉得这种围攻光明顶的车轮战对陈丽君和她的组来说不公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三公其实是延续了这种规则的,二公分数最高的法国姐姐Joyce组变成新的乘风一团锁组晋级,个人分数最高的戚薇晋升二队队长。

“点将”特权是比上一轮要大一些,戚薇可以从二公其他五个队的队长里选人,对方不能拒绝。相对应的是风险上升,因为选是你扭蛋抽选而不是说我要谁就是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但是呢,节目又留了个口子,说我们已经放了五个待选队长的名字,你还可以再放五个队长球进去增加概率。如果戚薇心里是有搭档人选的话,她就都写同一个人,那中率就会从五分之一升到五分之三。

她也是这么做的,全都写了二公一团队长陈丽君,理由是初见面时就已经有个隐形的约定。

当然这有不中的可能,但概率上升后赢比输简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戚薇+陈丽君的阵容搭完之后,大家都开始问询她们俩的组队意愿,用陈昊宇的话说就是热闹得跟公园相亲角似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三公限定可以选队长这件事就是要刺激姐姐们拿出博弈精神去谋划去布局,戚薇也确实是比较野,她忌惮二公二团队长刘忻再带队于是主动问询对方意见。当然如果刘忻还想当队长那就算了,不打算那就一起,这样

以保证队伍的绝对安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于是就出现了节目设置可能有的极限操作,本轮第一加上一轮的第一第二形成三强联盟,连刘忻都说戚薇这野心太大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当然刘忻也有一票否决权,她是已经跟张予曦组完了想带着蔡诗芸和杨谨华一起,戚薇愿意做六人团也愿意带上刘忻指定的人选,前三才算是正式组团完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看起来根本没有问题,但因为戚薇组在三公拿到了第一顺延成了四公的一团,个人乘风值前三又分别是陈丽君、戚薇、萨顶顶,已经在一团的她没办法出去当二团队长,那么四公又没有所谓的乘风二团了。

之前没有这样的情况,所以无从比较四公的二团队长是不是也有戚薇一样的点将权力,大家不理解

为什么陈丽君在组就不能询问她个人意见要不要出来

单干,更不理解萨顶顶怎么又不能递补上阵当二团团长……

规则不清的结果当然就是粉圈打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不过这些规则变来变去最直观的影响还是节目变难看了,因为重点真的就不在排练和互动上,

第七期有超过一半时间都在组队选队友抢歌,全是各自头脑风暴怎么根据规则总结得失再制定出必胜的周密计划……好一出女子推理社mix后宫甄嬛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次直播赛对于没追更的网友来说是高效率但对追更观众来说是错位和难受。因为它是五公的延伸环节,但实际播出才到四公上,所以就出现了

页面上写明“结合五公三团阵型”可候选名单上又出现三公已被淘汰的姐姐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规则是按照解锁先后顺序各团选两人,一共有6位姐姐可以参加直播秀,

活动仅限芒果TV会员用户参与,那么想要自家姐姐参与到直播的粉丝们要么刷脸卡找身边有会员资格的朋友帮忙投票,要么就得使出超能力买手机号充会员来实现解锁。

不管哪种方式,增幅一定都是匀速的,即便有短时间快速上升也有规律可循,没想到有粉丝发现“摇人”排在前面的几个姐姐里有些票数增幅太大,这先就引来了一波“注水”质疑。

而在陈丽君率先解锁之后,节目组又无奈通知姐姐因为身体不适无法参加直播,名额被取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后续直播赛实际官宣的阵容是7个人,陈丽君不来所以按排位顺延,还加上了五公赛前评价优胜的万妮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当时评论区就有大批粉丝不满,说节目组早知身体不好就不要让姐姐参加,她退出了也不代表可以换人补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而直播赛时不止陈丽君肠胃炎,袁娅维也因为嗓子发炎不得不打封闭继续唱。戚薇是参赛前就得了肺炎还没好,来了浪姐基本上要一周准备两个舞台还得录制相关综艺,上台前两天手还受伤了半夜去医院……基本上大家都在连轴转,所以能理解各家粉丝都在维权,希望节目组能公平对待每一位选手。

当然前几季也都有姐姐们透支过度,宁静备着速效救心丸练习的例子。但第一季还算有所成就,现在的疯狂消耗又换来了什么呢?观众的疲惫和不理解,粉丝之间的互撕和谩骂,大家为了一个精彩舞台而来的愿望都变成了空谈。

而剪辑是否偏爱、单个艺人是否太有野心太计较,对于浪姐是否还能向上走其实根本无关,错的是节目制作的底层逻辑。

当姐姐们互选、互卷的惺惺相惜变成了“狼人

”,大家其实也看厌了刚过30大关的女明星们通过节目完成唱跳速训后只是获得曝光热度却没有真正完成成长、走出困境的单调叙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已经红了三四年的IP在严重透支下逐渐失去生命力,只会成为一种必然。

喜欢文章的话欢迎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