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克-德里达(1930-2004 年)是 "解构主义 "的创始人,"解构主义 "批评文学和哲学文本。

尽管德里达有时对 "解构 "一词的命运表示遗憾,但它的流行表明了他的思想在哲学、文学批评和理论、艺术,特别是建筑理论以及政治理论方面的广泛影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事实上,德里达的名气几乎达到了媒体明星的地位,成百上千的人挤满礼堂听他演讲,电影和电视节目专门介绍他,无数的书籍和文章专门介绍他的思想。

除了批判之外,德里达的解构主义还试图重新认识划分自我意识的差异(自我意识中 "的 "的差异)。

不过,比重新认识差异更重要的,或许是解构试图伸张正义。事实上,解构主义不懈地追求正义,因为正义是不可能实现的。

德里达于 1930 年 7 月 15 日出生于阿尔及利亚(当时是法国的一部分)阿尔及尔郊区的埃尔比亚尔的一个犹太人家庭。

由于德里达的写作涉及自传体写作(将一个人的生活作为与自身关系的一种形式来书写),他的许多著作都是自传体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例如,在《他者的单语主义》一书中,德里达讲述了当他在 "中学"读书时,法国维希政权如何宣布禁止使用阿尔及利亚母语,尤其是柏柏尔语。

德里达称他的 "禁用 "经历 "令人难忘且具有普遍性"。事实上,维希政权通过的 "犹太法 "中断了他的高中学业。

二战结束后,德里达立即开始学习哲学。1949 年,他来到巴黎,准备参加著名的高等师范学院哲学专业的入学考试。

德里达第一次考试失败,但在 1952 年的第二次考试中顺利通过。

德里达在为他那一代人写的众多悼词中,有一段这样描述,当他走进院子,走向他将参加第二次考试的大楼时,吉勒-德勒兹从他身边经过,微笑着对他说:"我的思想与你同在,我最美好的思想与你同在。

事实上,德里达进入师范学院时,正值一代杰出的哲学家和思想家冉冉升起。我们已经提到了德勒兹,但还有福柯、阿尔都塞、利奥塔、巴特和马林。

梅洛-庞蒂、萨特、德-波伏瓦、列维-斯特劳斯、拉康、利库尔、布兰肖和列维纳斯依然健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五十年代的法国是现象学的发展时期,德里达仔细研究了胡塞尔当时出版的著作以及当时的一些档案资料。

德里达于 1990 年出版了这篇论文。最重要的是,德里达在师范学院师从让-海波利特学习黑格尔。

与海波莱的研究使德里达,对胡塞尔进行了明显的黑格尔式解读,这种解读通过胡塞尔的助手欧根-芬克的著作已经开始。

德里达在 1980 年的演讲 "论文的时间"(在他最终获得博士学位之际发表)中声称,他从未研究过梅洛-庞蒂和萨特,尤其是他从未认同他们对胡塞尔,和现象学的一般解读。

然而,随着大量梅洛-庞蒂档案资料的出现,我们现在有可能看到梅洛-庞蒂对胡塞尔的最后研究与德里达的最初研究之间的相似之处。

尽管如此,即使对梅洛-庞蒂的思想了如指掌,德里达为其法文译本胡塞尔的《几何学的起源》(1962 年)撰写的长达一百五十页的《导言》还是让人大吃一惊。

就德里达强调胡塞尔历史思想中的语言问题而言,他的《导言》看起来是对胡塞尔的全新理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0 世纪 60 年代是这一代法国思想家取得巨大成就的十年。1961 年,福柯的巨著《疯狂史》出版。

此时,德里达正在参加福柯教授的一个研讨会;在此基础上,他将撰写《我思故我与疯癫史》(1963 年),其中他批评了福柯的早期思想,尤其是福柯对笛卡尔的解释。

"我思故我在与疯狂的历史 "将导致德里达与福柯之间的决裂,这种决裂永远不会完全愈合。

60 年代初,德里达认真阅读了海德格尔和列维纳斯。最近出版的 1964-1965 年的讲座课程《海德格尔: 存在与历史的问题》让我们看到了德里达是如何向海德格尔提出问题的。

1964 年,德里达发表了一篇关于列维纳斯的两部分长文,"暴力与形而上学"。

很难断定德里达早期的哪一篇文章是最重要的,但《暴力与形而上学》肯定是最主要的候选文章。

在《暴力与形而上学》中,德里达对列维纳斯的 "改变性 "思想给予了极大的同情,同时也清楚地表明,德里达与列维纳斯的思想保持着一定的距离。

尽管存在这种距离,但《暴力与形而上学》将开启德里达与列维纳斯的终生友谊。1967 年(37 岁),德里达迎来了他的 "奇迹之年",同时出版了三本书: 写作与差异》、《声音与现象》和《语法学》。

在这三本书中,德里达都顺便使用了 "解构 "一词(我们将在下文中再次提到)来描述他的计划。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个词立刻引起了人们的注意,并成为德里达思想的定义。从那时起直到现在,这个词一直被广泛使用,尤其是在英语世界。

它与一种不合逻辑、不精确的写作和思维方式联系在一起。必须指出的是,德里达的写作风格不仅使他大受欢迎,也使一些人对他充满敌意。

他的文风经常是文学性多于哲学性,因此唤起性多于论证性。

当然,德里达的风格并不传统。在 1980 年他被授予博士学位时的同一篇演讲中,德里达告诉我们,在七十年代,他致力于发展自己的写作风格。

最明显的例子是他 1974 年的《格拉斯》;在这本书中,德里达分两栏写作,左边是对黑格尔的解读,右边是对法国小说家、剧作家让-热内的解读。

另一个例子是他 1980 年出版的《从苏格拉底到弗洛伊德及其他的明信片》;这本书开头的两百页是写给某个人的情书。

大约在这个时候(1980 年),德里达似乎又回到了更具线性和论证性的风格,这正是他六十年代的文本风格。

然而,他从未放弃一种唤起,一种真正定义解构的呼唤。德里达从海德格尔那里获得了呼唤的概念。

从 1968 年的《人的终结》开始,德里达用了大量的篇幅来论述海德格尔的思想。

但是,真正让德里达加强对海德格尔思想解读的,是 1978 年出版的《绘画中的真理》,以及整个 20 世纪 80 年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特别是,他撰写了一系列关于海德格尔的性别或种族问题的论文。

这些文章虽然经常是批判性的,但往往对海德格尔的思想提出了新的见解。

德里达关于海德格尔的系列文章中的巅峰之作是他在 1992 年发表。

虽然德里达对胡塞尔和现象学的深入研究主要限于 20 世纪 60 年代末,以及 1967 年出版的《声音与现象》一书,但这一本著作却对他对胡塞尔的解读提出了许多批评。

最著名的是克劳德-埃文斯的《解构的策略》,尽管在德里达的整个职业生涯中,他都会顺带提及胡塞尔,但他却出人意料地在《触摸:让-吕克-南希》一书中写了一章关于胡塞尔的内容。

他提到胡塞尔的地方之一,是 1971 年在蒙特利尔一次传播学会议上的演讲 "签名事件语境"。

1972 年,他将这篇文章作为《哲学的边缘》的最后一章发表。虽然《签名事件语境》包含了对胡塞尔的简短讨论,但其真正的重点是奥斯汀的言语行为理论。

德里达将胡塞尔的现象学与奥斯汀的言语行为理论联系起来,认为二者都拒绝从意义领域(胡塞尔)或表演领域(奥斯汀)进行引证。

言语理论在这一时期对法国哲学产生了重大影响,德里达在其整个职业生涯中一直在提及构式与表演式的区别。

1992 年,他被剑桥大学授予荣誉学位时,他的挫败感肯定达到了顶点。一群分析哲学家给伦敦《泰晤士报》写了一封公开信,反对德里达获得这一荣誉学位。

尽管收到了这封公开信,剑桥大学还是授予了德里达这一学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整个六十年代,德里达应希波莱特和阿尔都塞的邀请,一直在师范学院任教。1983 年,他成为巴黎高等社会科学研究学院 "哲学机构 "的 "研究主任",直至去世。

从七十年代开始,德里达多次在美国大学任职,尤其是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和耶鲁大学。

从 1987 年起,德里达每年在加州大学欧文分校任教一个学期。德里达与尔湾大学的密切关系促成了德里达档案馆的建立。

20 世纪 90 年代,德里达的作品同时朝着两个方向发展,而这两个方向往往相互交叉和重叠:政治和宗教。

这两个方向可能最早在德里达 1989 年的 "法律的力量 "中清晰可见。根据 1998 年夏天首次发表的演讲,《因此我是动物》于 2006 年作为第一部遗作问世。

关于动物性,它表明了德里达对生命问题的持续兴趣。在德里达关于死刑的演讲中,能看到他对生命的关注,他对残忍的意义提出了质疑(死刑和无期徒刑哪个更残忍?)

动物的生命与权力是德里达最后一门讲座课程 "野兽与君主 "的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