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项由江苏省人民医院肿瘤科束永前教授、陈晓锋教授领衔的多学科团队开展的创新性研究取得了重要进展。该研究采用思路迪诊断多重免疫荧光组化技术,深入探索了阿帕替尼联合卡瑞利珠单抗和化疗作为一线治疗晚期胃/胃食管结合部(G/GEJ)腺癌的最佳剂量、耐受性和抗肿瘤活性。这一研究被NATURE子刊Signal Transduction and Targeted Therapy(IF=39.3)接收,研究结果显示联合方案显示出良好的临床效果和可控的安全性。

胃癌是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居高不下的恶性肿瘤之一,在东亚地区特别是中国最为常见。对于晚期G/GEJ腺癌患者而言,传统的治疗方法效果有限,因此寻找新型疗法来进一步改善晚期胃癌患者的生存预后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次研究中,研究团队通过前瞻性的临床试验设计,结合思路迪诊断多重免疫荧光组化技术,对联合方案的效果和安全性进行了深入评估,并对相关的生物标志物进行了探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该研究为一项前瞻性、单臂、多中心、I期研究,在临床结果中,1a期研究显示,所有剂量方案均未观察到剂量限制性毒性(DLT),未确定MTD。在入组的34例患者中,确认的ORR为76.5%。研究队列中位随访时间为11.9个月,中位PFS为8.4个月,中位OS未达到。10为患者在治疗后接受了手术,在未接受手术的患者中,中位OS为19.6个月。接受治疗的患者中有18名发生了≥ 3级治疗相关不良事件。

在生物标志物的探索中,研究团队利用思路迪诊断多重免疫荧光组化平台对患者基线肿瘤样本和治疗后手术样本进行了免疫微环境分析。结果显示,经过联合治疗后,患者肿瘤组织中的三级淋巴结构(TLS)比例显著增加,在4例有配对的基线-手术样本患者中,3例基线TLS阴性的患者在手术样本中检测到了TLS。这一发现表明,联合疗法刺激了TLS的形成,进而诱导产生持久的抗肿瘤免疫反应,而TLS的存在与多种实体瘤免疫治疗的良好预后密切相关,是联合疗效的潜在的作用机制。为晚期G/GEJ腺癌患者提供了新的治疗希望。研究还发现,肿瘤基线CD3+细胞浸润高的患者预后更佳。

思路迪诊断多重免疫荧光组化技术在本研究中发挥了关键作用。本次研究表明,联合疗法在晚期G/GEJ腺癌患者中具有明确的疗效且可耐受,并结合免疫荧光组化分析发现联合疗法会引起TLS增加,预计肿瘤组织中预先存在的T细胞数量可能是预测疗效的生物标志物。本次研究的发现不仅为晚期G/GEJ腺癌患者提供了优化治疗管理的重要参考,也为其他类型的恶性肿瘤免疫治疗提供了有益的借鉴。随着免疫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完善,相信未来将有更多患者从中受益,实现更长的生存期和更高的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