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新希望股东大会上,机构和投资者当场对新希望执行总裁陶玉岭发问:猪周期有哪些变化?养猪成本还能不能下降?

我们来看看他是怎么回答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关于猪周期,陶玉岭认为,猪价长期大起大落已经不可能了,以后只会存在短期波动,对未来半年到一年的时间内,他对猪价持乐观态度。

对于降低成本,陶玉岭则用数据说话,新希望1月育肥成本是15.8元/公斤,3月就降到了15.3元/公斤,4月更是进一步下降到14.7元/公斤。按照公司规划,今年12月运营场线肥猪育肥成本将降至14.2元/公斤—14.3元/公斤。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从这场股东大会,我们可以看出很多!

首先,召开股东大会是为了给股东信心,同时也给股民信心。所以基本上不会唱衰行情。毕竟新希望去年赔了那么多钱……
其次,猪周期的变化是板上钉钉的,目前年出栏生猪超过1万头的猪企在行业内已经超过了60%,这是个很恐怖的数字。大量散户的退出,让以后的行情趋于稳定。

最后,新希望这样的大型猪企在去年就开始增本增效,控制养殖规模,提高企业竞争力,取得一定的成绩并不值得惊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从新希望的股东大会可以看出,以后的养猪散户将会举步维艰。

第一是防疫,这对散户是最难的,动辄十几万的消杀设备成了必需品。

第二是从成本比拼,小散户很难比过规模化养殖的大型猪企。

第三是对行情的把控,对风险的抵御能力,也是小散户的弱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总而言之,从新希望股东大会报道出来的信息可以看出,小散户想要在以后的市场中生存,唯有抱团取暖。

温氏其实就是小散户集合起来的一个标杆,但温氏那种公司+养殖户的模式在如今其实已经落伍,虽然它们的效益还可以,但那是建立在把养殖户当成了临时雇员,用各种制度严苛要求,这才做到的。这也是如今很多养殖户不愿意继续合作的原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而今出现的大德农牧的公共养猪场模式则是甘当养殖户的雇员,你的猪,我来养,养出问题我赔。这就让大家更容易接受了。

只是最终究竟是哪种模式更胜一筹,还要等时间来证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