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企 业 家 共 话 ——————————

中国建科是国务院国资委直属的大型骨干科技型中央企业,2017年由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改制更名而来。进入新时代以来,中国建科始终将自主创新作为高质量发展的推进器,积极推动核心技术攻关,推进业务数字化和数字化业务,以数字化技术研发为依托,打造行业数字化转型赋能平台。值此第七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之际,人民日报数字传播本期特邀中国建设科技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董事、总经理孙英一同探索建筑运维行业高质量发展新模式,构建高质量发展新格局。

您认为建筑业数字化发展的关键是什么?中国建科如何以数字赋能建筑运维行业高质量发展?

我认为建筑业数字化发展的关键是数据的整合。这需要行业上下游的数据连通,并实现数据标准化,确保各环节的数据能够无缝对接和共享。除此之外,我认为有必要建立行业数据共享平台,可以促进企业间的数据交流和合作,推动整个行业的数字化转型。

中国建科以数字赋能建筑运维行业高质量发展,有以下几个做法:

首先是持续推动数字技术攻关。我们作为城乡建设行业科技进步的引领者,致力于开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打造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三维数字设计平台,努力实现图形核心引擎和基础软件的国产化。这项技术落地目前也取得一定的成果。

其次我们坚持自主创新推广的场景化应用。中国建科积极推动数字化创新,利用新一代信息化技术在智慧水务、智慧燃气以及构建城市生命体健康体检体系方面打造智慧治理平台,提高城市规划、治理、运维能力,切实履行建设数字中国、智慧城市的使命任务。

最后我们以行业公有云赋能行业数字化发展。中国建科用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关键核心技术的业务数字化平台为基石,整合建设行业数字化服务生态资源的产品及服务,会同云服务商,面向整个建设行业数字化转型方向,打造服务产业侧和政府侧的建设科技行业公有云。

能谈谈您对智慧城市建设与未来发展趋势的见解和追求吗?

智慧城市作为最具创造力的城市形态,我认为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特点:

一是更深入的智能化。随着人工智能、机器学习等技术的不断发展,智慧城市的智能化水平也将进一步提升,为市民提供更加个性化的服务。

二是绿色可持续发展。通过智能化管理,减少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让城市与自然和谐发展。通过智慧城建,提高城市管理效率和响应速度,改善市民的生活质量,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在智慧城建过程中,要充分保障市民的隐私和数据安全,让技术真正服务于人民,造福于社会。

三是数据驱动。利用大数据和AI优化城市管理和服务,让能耗可见,节能有依据、有效果。

四是互联互通。通过物联网实现设备和系统的全面连接。

五是市民参与。通过数字平台增强市民参与和互动,让老百姓了解并积极使用相关技术和服务,从中获得幸福感。

当然,智慧城市的建设需要强化安全保障,加强对网络安全和数据隐私的保护。

在数字中国建设的大背景下,中国建科如何利用数据驱动决策,提升建筑运维的智能化水平?

中国建科积极探索建筑运维的智慧化理念,融合BIM(建筑信息模型)和AIoT(人工智能物联网)等前沿技术,采用“单体自主运维管理和总部协同管控相结合”的两级联动管理模式,部署运营指挥中心和项目管理平台,形成“一个中心、两级平台”模式,通过感知、接入、分析、监控、预警、运维服务“六位一体”,实现运行透明化、管理精细化、隐患可视化、保障主动化“四化落地”。

今年中国建科参加数字中国建设峰会给我们展示了许多在科技研发领域的最新成果,能跟我们简单地介绍一下它们吗?

这次展会我们也带来非常多新技术,比如我们研发的——马良XCUBE,一款能够自动设计生产和智能合规审核的数智设计软件,特点就是交互简单,为破解建筑行业和城市空间数据安全以及产业依赖的关键核心技术“卡脖子”难题提供基础保障;除此之外,八仙设计协同交付平台可以规范生产流程,加强数据管理;还有BIM 智能审查平台城市体检信息平台以及首展创新成果七星XBOM建筑产品集成交付平台,等等。这些最新成果都展示了我们在科技研发领域的创新能力,为推动建筑运维的数字化、智能化作出了不懈努力。

中国建科是数字中国建设峰会的老朋友了,能跟我们聊聊这次参加数字峰会,跟往届相比有什么不同的感受吗?

参加这次数字峰会我能明显感受到,科技成果更成熟,展示的技术已经从概念阶段走向成熟应用。创新应用更多,不仅涵盖了传统的建筑运维,还扩展到新领域,展示了更广泛的应用场景和综合解决方案。合作交流更多,能够与更多国内外领先科技企业、高校和研究机构进行合作交流,共同探讨建筑业的数字化转型和未来发展趋势,拓展了国际视野、深化了合作机会。

总的来说,我认为这次峰会让中国建科看到了数字化技术在建筑业的更广阔应用前景,同时也感受到行业内外更加紧密的合作与创新氛围,这为我们更好探索建筑运维行业高质量发展新模式,构建高质量发展新格局奠定了良好基础。

素材来源:人民日报数字传播联播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