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 史明君心

编辑 | 史明君心

<<·——前言——·>>

2019年11月,蒙古国扬言:“2025年将重启传统蒙古文,与内蒙古实现语言上的互通。”

此消息一出,顿时在全世界引起轰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自上世纪蒙古独立后,一直被迫在走“去东方化”道路。近年却突然提出要文字改革,难道是“风向”变了吗

蒙古国该项提议的发表,到底隐含了哪些信息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蒙古控制权的争夺——·>>

在中国,我们经常将蒙古国称呼为外蒙古,因为在历史上,外蒙古曾经是中国的领土。但自从沙俄来到远东地区之后,该地区的平静被渐渐打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当时统治中国的还是清朝政府,沙俄为了能够削弱清朝对蒙古草原的控制,开始通过威逼利诱的手段,去分化瓦解蒙古族与清朝的关系。

但是,由于当时清朝的国力还是比较强大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且沙俄对于远东地区的控制力也不强,再加上清朝推崇满蒙一家的政策,蒙古人在清朝可以获得足够的优待。如此多方因素的影响下,沙俄的手段一直没有成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直到民国时期,事情才发生了巨大变化。1911年,清帝退位之时,沙俄便抓住机会,扶持外蒙独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尽管中国在沙俄政府倒台后,趁着俄国内战之时,派出士兵重新夺回了外蒙古,但是因为随后的军阀混战,中国对于外蒙古的控制力大大下降。

此时的沙俄已经换成了苏联。尽管苏联是一个社会主义性质的国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但是,俄国人对土地的贪婪,并没有因为社会制度的变化而发生改变。他们继续侵蚀我国领土,派兵重新强占了外蒙古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随后,在苏联的支持下,外蒙在1924年宣布独立建国,尽管这个所谓的“共和国”并不被中国所承认,但是在国内军阀混战,四分五裂的情况下,中国没有能力与苏联相抗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与此同时,在苏联人的支持下,当时外蒙古内部的一些高层人士,为了能够讨好苏联,开始提出创立新的文字,来阻断与中国的联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他们选择从文字入手是因为当时的内外蒙古之间,依靠传统蒙古文为纽带,两边的交流十分密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乔巴山

但内蒙古此时还掌握在中国手中,由于中国与蒙古在人种、文化、生活习俗上更加接近,这就使得中国很容易通过内蒙来加强对外蒙的控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因此,为了能够斩断这个纽带,削弱中国对外蒙古的控制力,苏联开始要求外蒙高层使用拉丁文字母来创造新的蒙古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当拉丁语文字创造的新蒙古文出来时,苏联却并不满意。因为当时使用拉丁文,在苏联内部是会被批判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因此,到了20世纪40年代,苏联人索性直接用俄文字母创造了新的蒙古语,并将之命名为西里尔文字。随后开始强制的在外蒙境内推广西里尔文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西里尔文字

而在政治上,由于在1945年的雅尔塔会议上,为了能够促使苏联出兵中国东北,英美两国在没有中国政府官员在场的情况下,私下许诺支持外蒙的独立地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因此,在二战结束后,由于国际压力,当时的蒋介石政府被迫同意了在外蒙进行的独立公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虽然这只是一次投票,但在苏联驻军的威慑下公投的结果,也早已注定。外蒙古,被苏联从中国的版图上生生扯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政府其实一直希望让外蒙古重新回到祖国的怀抱

但是,中国在这一问题上面临很大的阻力。因为蒙古能否回归中国,最主要的障碍并不是外蒙古的态度,而是苏联的态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对于苏联来说,尽管当时的中国属于社会主义阵营,但是,苏联人一直对没有被自己完全控制的中国抱有戒备,生怕中国跑到敌对阵营那里,威胁自己在远东地区的统治。

因此,苏联人需要在中苏之间设立一个缓冲地带,来保住自己那条横贯西伯利亚的铁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位于中苏两国之间的外蒙,就变得非常重要。因此,尽管中国多次请求重新控制外蒙古,都被苏联强硬拒绝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中苏关系破裂之后,苏联在蒙古国境内也集结了重兵,中国希望收回外蒙古的想法,也在中苏军事对峙的大背景下,被暂时搁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而外蒙古国本身,为了能够更好的绑住苏联这根“大腿”,开始在全国范围内更进一步的推广以俄文字母为载体的西里尔文字。而以回鹘文字为载体的传统蒙古文,则渐渐消失。

那么已经使用新文字许多年的外蒙古国,为何又要改为传统蒙古文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回鹘蒙古文

这就要从传统蒙古文的起源说起。

<<·——神秘文字的诞生——·>>

在13世纪,成吉思汗统一蒙古草原的过程中遇到一个问题。由于当时的蒙古没有自己的文字,这就导致草原各部落的交往存在障碍,这种障碍不利于成吉思汗的统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因此,出于加强统治的目的,成吉思汗开始命人创造属于蒙古自己的文字。

而创造文字的任务交给了一个叫塔塔统阿的人身上。作为一个回鹘人,他在回鹘文字的基础上创立了回鹘蒙古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该文字的确立,极大的加强了草原各部落之间的联系,并逐渐以此为纽带,诞生了一个新的民族“蒙古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此后,虽然蒙古族在经历了十三世纪兴盛之后,迅速的衰落下来。但是其民族文化及历史,却在回鹘蒙古文的记载下得以保存下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可以说,在地广人稀的蒙古草原上,以回鹘文字为基础的传统蒙古文,极大的促进了草原上各族人民的文化交流和文化传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但是,对于外蒙古来说,由于他们从上世纪40年代开始,用西里尔文代替传统蒙古文,使得许多遗留下来的蒙古书籍,没有人可以看得懂,这就导致外蒙古丧失了许多文化传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因此,对于外蒙来说,重新学习传统蒙古文,寻找自己丢失的文化是十分有必要的。

<<·——为什么恢复蒙古文字?——·>>

苏联解体后,外蒙古的日子远远不如以前了。在此之前,外蒙还可以在苏联为主的经互会经济体制下,获得一定的出口市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但在苏联解体以后,经济实力大大衰弱的俄罗斯,没有能力继续照顾外蒙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因此,外蒙的出口量大幅下降,加上当时蒙古国内的政治制度发生重大改变,导致外蒙的经济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大幅下降。

因此,外蒙需要谋求其它出路。但外蒙古的陆上邻国只有两个,那就是中国和俄罗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尽管蒙古并没有放弃寻找其它出路,积极的与西方国家发展关系。甚至还一度派出观察员参加了北约组织的军事演习。

但是,作为一个人口只有三百多万,没有出海口的内陆国,外蒙古的战略价值,在西方眼中并不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蒙古的努力,只是换来了一些西方的NGO组织,使本就动荡不安的国内局势,雪上加霜。

最终,外蒙只能把目光放在南方的中国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发展迅速,经济成果举世瞩目。外蒙古也希望能跟着中国的脚步,走上经济发展的快车道。因此,加强与中国的经济合作对蒙古来说十分重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由于整个内外蒙古加起来超过接近三百万平方公里,地广人稀,因而各地的方言习俗差异极大。历史上,两地间的人文交流主要通过传统蒙古文实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但是,在上世纪40年代,外蒙建国后,为了能够紧紧的绑住苏联这根“大腿”,外蒙强制的推行西里尔文字,使得外蒙与内蒙的人文交流被硬生生拆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交流上的障碍不利于经济交往,为了更好的与中国发展经济,也需要外蒙重新找回他们失落的传统文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结语——·>>

整体来看,蒙古选择恢复传统蒙古文,一方面是为了找回自己失去的历史,另一方面也是为了能够搭乘中国经济高速发展的顺风车,发展经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希望蒙古能真正的认识到经济发展的重要性,加强与中国的交流与合作,造福两国人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