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渔阳鼙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九重城阙烟尘生,千乘万骑西南行。”

这是唐朝白居易描写“安史之乱”,幽州节度使安禄山反叛的诗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其实,不只是安禄山,我们翻阅史书,可以发现,很多历史事件都与幽州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如,东汉时期,公孙瓒独霸幽州,这才敢和袁绍一争高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公元前26年,刘秀手下大将彭宠在那里勾结匈奴反叛;

还有公元前907年,卢龙节度使刘仁恭之子刘守光占据幽州后,意图称霸河北……

这让我们不禁感到好奇,它究竟有何“魅力”,总被叛军盯上,并成为他们的根据地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幽州又到底在何处?

<<·——古幽州到底在哪?——·>>

谈起古代幽州,它可称得上“神秘”。

虽然历史上有很多相关记载,但鲜少人知道它的具体位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记得《释名》中记载:“幽州在北方,是一个幽昧、隐蔽之地。”

可以说,古幽州就是中国北方的一隐蔽之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释名》

至于它的具体位置在哪里?且听我细细道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事实上,之所以古幽州“神秘”,不是因为它有多神奇,而是因为幽州的范围一直在不断变化罢了。

幽州此地,来源甚久,传说,在舜那个时期就有它的存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而在史书上,幽州之名,最早的记载见于《尚书·舜典》:“燕曰幽州。”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周礼·夏官》也有记载:“东北曰幽州,其山镇曰医无闾……其川河泲,其浸菑时。”

由此可见,古幽州地处战国时期的燕国范围内,并且它的区域内,有座小镇名叫医无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战国燕国范围

还有《吕氏春秋》这样载道:“何谓九州?河汉之间为豫州,周也;两河之间为冀州,晋也;河、济之间为兖州,卫也;东方为青州,齐也……北方为幽州,燕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除此之外,我国第一部辞典《尔雅》记载:“两河间曰冀州,河南曰豫州,河西曰雍州,汉南曰荆州,江南曰扬州……燕曰幽州,齐曰营州”。

虽然我们不知道《尔雅》的作者是谁,成书年代也存疑,但上限绝对不会超过战国时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尔雅》展开图

因此,结合以上种种来看,先秦时期的幽州大概在如今的辽宁省内的医巫闾山、河北东北部以及山东大部分地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医巫闾山

值得一提的是,秦朝建立后,秦始皇采纳李斯的建议,取消了“州”的划分,开始在原幽州的基础上设立各郡,它的位置开始变得模糊起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一直到汉武帝时期,设立13州刺史部,幽州的位置这才又显现出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而这里的13州也是我们知道的西汉十三州。其中包括青州、徐州、兖州、豫州、幽州、并州、荆州、扬州、凉州、益州、交州、冀州。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至于彼时幽州大致位于如今河北涿鹿、内蒙古自治区、辽宁一带。

到了魏晋南北朝,尤其是晋武帝年间,增置了郡国二十三,幽州范围也随之缩减,大致成如今的北京郊区,尤其是门头沟一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隋朝时,它的大小倒没有多大变化,不过由于罢州置郡,幽州的名称成了涿郡。

一直到唐武德元年,也就是公元前618年,才再恢复成幽州这个名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到了唐玄宗年间,幽州节度使出现(后又改名为范阳节度使)。

说起这个职位,它十分重要,不仅需要防御、奚、契丹的侵扰,还要管理幽州、蓟州、妫州、檀州、易州、定州、恒州、莫州,沧州这9州。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时的幽州大概是如今山西东北部,河北省北部、北京,天津等等范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五代十国,就不用提了,因为后晋石敬瑭的决定,所以包括幽州在内的幽云十六州成了他国的地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需要注意的是,公元前1123年,宋朝重金赎回幽云十六州,离开了455年的它回到国家的怀抱!

可惜,后来又因为张觉,我们再失幽州,直到明初,它才真正回归。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不得不感叹,幽州这块地方确实经历了跌宕起伏。

到朱棣即位,古幽州又直接成了王朝都城,也就是现在的北京。

说到这里,其实我们也可以发现,虽然幽州范围随着时期多次变化,但它的核心却一直没变,都是现在的首都北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而且无论是电视剧,还是历史上,我们都可以看到,一些叛军总喜欢拿幽州根据地,这究竟是为什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剧照,叛军

<<·——为何总是成为叛军的根据地?——·>>

说起这个,究其原因,大概有以下几方面。

距离都城远

上面我们也说了,幽州位于我国最北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而我们可以仔细回想一下,其实除了辽、金、元、明,清几个朝代,古代其他王朝的都城通常离幽州有着不算近的距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古幽州大致方位

比如,西周时期,定都镐京,也就是如今的陕西西安;东周定都洛邑,如今的河南洛阳;东汉定都洛阳;西汉、唐朝定都西安;而宋朝的都城是现在的开封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东汉

“天高皇帝远,远水救不了近火”,古代一些地方官都敢自称“土皇帝”,更不用提那些叛军了。

叛军们完全可以在幽州养精蓄锐,然后,等到时机得当,再一举逼向都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电视剧中不就有好多这样的场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一些心思不纯的人选择离皇城较远的地方进行反叛,然后,打了都城权贵们一个措手不及。

选择幽州作为根据地的叛军们,自然也是考虑到这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上面的人通常很少来下面视察,一般只要稳住幽州的同僚们,一切就都在自己的掌握之中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天然的物产资源

很少人知道,幽州其实自古以来资源就极为丰富。

是的,大家没听错。

虽然,幽州被古人认为极为荒凉,就连一些统治者也时常忽略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但事实上,只有当人们真正到达幽州才知道,那里的粮食、海洋、陆地等等资源让人瞠目结舌,尤其是粮食方面。

我们从下图可以看到,幽州有很多粮仓,这说明什么?说明它的农业发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当然,这主要是由于幽州气候处于“寒冷”和“温暖”之间,属于温带季风气候,雨热同期十分适合粮食的生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而且幽州的土地也十分肥沃,非常适合百姓开垦种植,我记得,最早的“屯田制”也是起源于那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俗话说的好,“两军交战,粮草先行”,与有着充足补给的叛军交战,即便是实力再雄厚的王朝,最好的结果也不过是两败俱伤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咱们拿“安史之乱”举例,且不说,那场战争最后胜败如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就只说,安禄山等人直逼都城,使得唐明皇不得不“忍痛割爱”杨贵妃,我们就不得不承认叛军选择幽州的“先见之明”。

除此之外,还有一个最重要的因素,幽州是胡商云集之地,南往北来的商人互相交流,这对经济起到了很好的推动作用。

其中,幽州最典型的就是马匹生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幽州地区靠近草原,有很多牧草可供马匹食用,而且此地离黄河、海河等水域也比较近,可以解决马匹的饮水问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些因素,也使得幽州成了古代的养马基地。

那里,每年都要向南方提供几万匹,尤其是唐朝时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值得一提的是,幽州的马匹不只向民间提供,还有皇族,甚至就连北方那些游牧民族也会专门过来购买幽州的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毕竟在冷兵器时代,战马的作用极大。

电视剧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这样的场景:当一大群骑兵出击时,大部分其他士兵通常不是选择前进,而是吓得后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一直到将军下令,严禁后退,后退者杀无赦,他们这才大着胆子冲击。

在我们历史上,很多战争的胜利都取决于战马的多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幽州的地势与客观因素

通过实地考察,我们也可以发现,古幽州北部有阴山、燕山,而东部靠近渤海、东海,还有西部是绵延不绝的太行山脉,只有南部是河北平原,可以通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样的地势很好满足叛军的所需。

地势复杂,只能走路,不能骑马,很好的抵挡了敌方骑兵的攻线,而且一旦时机成熟,叛军们便可直接通过南边,向中原逼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就算起兵失败,也不要紧,只要他们守好幽州南部平原,便可保证自己以及大部分士兵安全。

当然,叛军也不是只凭自然条件选择幽州的,还有一些客观因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上面我们也说了,古代幽州由于地处边疆,上面的人很少下来视察,这意味着什么?

意味着王朝或许不仅需要受到外部侵扰,还可能需要防止那些盗贼、山贼等团伙的“捣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古代山贼

这在唐朝尤其突出,而当时的治安情况无疑是给叛军提供了机会。

另外,我们分析那些反叛历史事件,也可以发现,那些叛军多多少少都会和北面的游牧民族相勾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是为什么?

一方面,他们和那些民族串联,可以寻求帮助,增大自己获胜的胜算;另一方面,即使战事失败,他们也可通过双方签订的协议,从幽州逃到游牧民族那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样至少可以保住命,只要有命在,不怕重来一次。

汉朝的卢绾不就是如此?当时的刘邦派人攻打他,结果,由于卢绾早一步和匈奴人达成协议,所以,他轻松跑到了匈奴的地盘,最后,还成为“东胡卢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结语——·>>

幽州,地理条件良好,位于游牧民族与中原的交界处;而且粮食资源丰富;地势优越,进可攻,易可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种种原因,它如何不会成为叛军的根据地?

当然,虽然叛军抢占了有利先机,但这并不代表他们一定会获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毕竟战争的胜利不单单靠的是“天时,地利”,除此之外,也得人和才是。

有道是,民心所向,众望所归。失了民心,他们也很难成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大家认为呢?对此,你有什么想法,欢迎各抒己见!

本文内信源来自:
1.(百度百科——幽州、“安史之乱”、涿郡、秦朝、彭宠、幽州节度使……)
2.《释名》、《尚书·舜典》、《周礼·夏官》、《吕氏春秋》、《尔雅》;
3.百度百科引用:李德义,于汝波主编;军事科学院战争理论和战略研究部编.中国将师名录远古至唐代卷[M].北京:解放军出版社,2007.02.第96页;但为提升文章可读性,细节可能存在润色,请理智阅读,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