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各个古装影视作品中,我们常常能看到少数民族的身影。

尤其是在以武侠、历史为主题的电视剧和电影中,更是不乏这些少数民族们的出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剧中,他们或许被称为“匈奴”亦或许叫作“契丹”、“女真”、“突厥”、“鞑靼”等词语也有可能是他们的族名。

而大多数人最终脑海里形成的印象便是来自草原或者大漠、身材高大的、擅长骑马射箭打猎的豪迈自信的少数民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但各个民族又该如何区分,相比大多数人都不甚了了,其实找到关键点,区分出究竟是哪个民族并不是件难事。

匈奴、柔然与突厥

对于“匈奴”这个称谓大家都不陌生,无论是在近代影视作品当中,还是古代的诗歌作品中,我们总能看到这个民族的身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事实上,匈奴也确实在很早的时候就出现在了正统史书中。

早在公元215年,匈奴被赶出河套平原,领兵驱赶他们的将领正是大将蒙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直到汉朝建立,让本就对中原地区虎视眈眈的匈奴再次蠢蠢欲动,不断的派出士兵骚扰边境,试探西汉王朝的实力与底线。

直到汉武帝登基,汉朝对待匈奴的态度也变得愈发强硬。

汉武帝手下良将颇多,单单是一个少年将军霍去病就足以震慑整个匈奴,将整个匈奴打得四散溃逃,将原本占有的土地尽数归还,且不敢恋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但万事总是由盛转衰,汉武帝暮年时期,匈奴又趁机夺回漠北地区。

如果说,原本蛰伏等待机遇的匈奴是团结一心的,那么等带着美酒与美人大胜归来后,心思就开始慢慢不一样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作为匈奴首领的几名单于不再同心,导致匈奴四分五裂。

南匈奴首领直接归降汉朝,而后的很长一段时间内,被分成几部分的匈奴早已失去了原本的威慑力和恐怖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他们大多或归顺汉朝,与汉族人民和睦共处下去或被汉朝打败成为俘虏。

最终,来自北方的另一个民族鲜卑族崛起,打败了北匈奴,鲜卑族又像当年的匈奴那样以强势的姿态出现在史书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鲜卑族的荣光并未持续太久,接替下鲜卑手中大旗的民族正是柔然。

同样来自北方的游牧民族,有着相似的生活习惯和同样强悍的作战能力。

历史总是不断上演,同样的循环发生在了柔然身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好不容易趁着鲜卑后方空虚抢占领地的柔然还没过上几天安稳日子,就被突厥军队打破了幻想。

南北朝时期的突厥还比较弱小,在强大的柔然铁蹄面前毫无还手之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但柔然强压突厥的日子也没有持续多少年,就在柔然飘飘然之际,突厥猛然发力,一举打败了柔然大军。

但突厥并没有像匈奴那样,发展到足以威胁中原政权的地步,因为历史分配给他们的对手,是前所未有的强大王朝——唐朝。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作为中国封建社会的顶峰王朝之一,唐朝皇帝的大名远播四方。

突厥即使再有野心,但始终无力更不敢冒犯强大的“天可汗”,也就只能在唐军铁蹄下瑟瑟发抖了。

乔峰的“契丹”

在金庸小说中,最具戏剧性的情节一定有乔峰得知自己的契丹人身份的时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作为盖世英雄,乔峰一直以一种正气凛然无所畏惧的气势出现在书中,唯有在得知自己真实身份是契丹人时大受打击。

原本人人称颂的武林豪杰再到人人喊打的“契丹狗贼”,这段遭遇让人不忍卒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契丹人的身份为何会对乔峰造成这样大的痛苦,还要从契丹与中原的纠葛说起。

契丹一词最早出现在北齐时期,在古籍中认为契丹人或许是鲜卑部族的分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而到了宋朝,那时的学者们则认为契丹人就是匈奴的后人。

公元907年,耶律阿保机成为可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