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余年2》剧播过半,一场权力的斗争之中,夹杂了无数寻常百姓的人间冷暖。而存在于权贵之间的爱,才是最刺激最揭露人性的。

剧中的范若若是一个极其理性的女子,她有着超出常人的思想,更有着超强的学习能力,学什么对她来说都易如反掌,被誉为“京都第一才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京都满大街的权贵子弟,无论谁对她吹捧谄媚,她都一个也不放在眼里,整天冷若冰霜。却每每在见到范闲后露出一副傻乎乎的样子,妥妥一副小粉丝见爱豆的景象。

看了原著这些细节,才懂为什么范若若如此迷恋范闲。

剧中很多人都因为范闲是叶轻眉的儿子而选择保护他,只有范若若,只因他是范闲而无条件的信任他,甚至爱屋及乌的关照着林婉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她因自幼体弱多病,老太太心疼她,便将她接去澹州养病住了几年,因此便和藏在乡下所谓的私生子范闲有了交集。

范闲带着三十岁的记忆,自然是把这个小萝莉宠上了天。什么要求都答应,什么事都替她挡着,还会讲各种童话故事给她听。有这样一个有趣又奇思妙想的哥哥作伴,她在乡下的日子过得自在又欢乐。

可能人生总是初见时最美好,小时候的一切都是那么纯粹不掺杂利益,即使分别多年,她依然只把他当作最信任的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独自回京后,她一有委屈就写书信给他。范闲即使知道自己的立场不便与京都的姨娘斗法,但为了范若若,还是回信各种出谋划策。在这期间不仅斗倒了柳姨娘,也教会她了尊重一个生命究竟是这样一回事。

甚至为了她默写《红楼》寄给她解闷儿。本就对文学有着痴迷的热爱,因此范若若对范闲的崇拜更不只一星半点儿,而是漫漫星河无边无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她说:“哥哥这么做自有他的道理”“即使是把她拿去卖了,她也愿意”。

庆帝指婚,她说她不想嫁人。不过是因为见过哥哥这样好的人,便很难再有人能入她的眼了。

她害怕他受伤便执拗着要学习医术,担心他遭大宗师暗杀便偷偷的学习使用火铳,她确实天赋异禀,但她的人生目标好像都是为了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她问五竹为什么选她保护范闲。五竹问她:“在这个世界上对你来说最重要的是什么?”。她回答没有一丝犹疑的答道:“当然是我哥”。

她一定是很爱很爱哥哥的,只是理智的她从未有过将这份爱变成另一种可能的丝毫打算。她不需要有任何结果,只当他的妹妹就好了。

她见过他所有的苦难,所以才更希望他能拥有属于自己的幸福。甚至在知道他喜欢林婉儿时,替他感到开心,助她追求婉儿,她要见证他的幸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她为了他查探郭宝坤,在范闲需要的时候,第一时间将郭宝坤的底线仔仔细细的说了个遍。甚至主动找到太子为他打探消息,更是探到了关于太子喜欢长公主的秘密。

后来为了取得庆帝信任,多次主动进宫为他医治。在最后关头,与庆帝对峙时,就算丢了自己的性命也想要护哥哥周全。

原著:“她扛着火铳,却因为心软没射中要害,只是断了左臂,被庆帝下令擒拿。并将她留在了宫中,当作人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范闲说:“陛下不要试图用她的性命来要挟我。他望着范若若道:你若死了,我来陪你。若若回道:妹妹倒也不怎么怕死了”。”

而在哥哥功成身退,不再需要她的时候,她又默默退场不打扰。

她四处游历悬壶济世,一直跟在身后的靖王世子李宏成,也如她一般不求回报的一直默默守护着她。

原著:“医者打扮的范若若对身后流浪汉模样的李宏成说:“你不要总是跟着我,嘉柔都生第二个了,你这个做舅舅的都不回府,再者说靖王爷想些什么,难道你不知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父王想要孩子自己生去,我可没那个时间,已经跟了五年了,再多个五年又如何”

靖王世子李宏成牵着那匹比他还要疲惫的瘦马,微笑的应到。范若若一言不发,放下笠帽上的纱帘,往着山下升起白烟的山村行去,只是心里偶尔想着,被这厮也跟成习惯了,那就且跟着吧!”

范若若看似柔柔弱弱的女子,最终却因为迷恋范闲学成了医术,更是拥有了高超的武艺,她一心为了哥哥,最终也算是成就了自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相比其他为得到爱而疯狂的长公主或是太子,她确实更有智慧,更充满理性,太喜欢这样独立又清醒的女性角色了,她是真的太完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