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2023地铁公司盈利情况

近期中国29个城市的地铁集团、轨道交通集团公布2023年财务报告,经统计分析2023年地铁公司收入普遍上涨,但不少公司利润却下降。与此同时,政府提供的补贴大多上涨。

从营收规模来看,深圳地铁继续保持全国第一,2023年收入达到了251.5亿元,比上一年增加11.8亿元。不过,扣除政府财政补贴7.3亿,净利润负1.8亿元。

从利润来看,北京地铁是中国最赚钱的地铁公司之一,2023年归母净利润为24亿元,但是其中政府补助达到253.4亿。第二位是成都轨道交通,归母净利润8.3亿元,其中政府补助达69.6亿元。第三梯队则是天津轨道交通、长春轨道交通、青岛地铁、宁波轨道交通、南京地铁、福州地铁等。已公布财务的29家地铁公司中,25家营收上升,但有17家利润下滑,利润上涨的公司增加值基本在2亿元以下,但若扣除政府对这些企业的补贴,全都出现亏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文无关。

二、2020—2022年地铁公司盈利情况

根据2020年公布的22个城市地铁盈利情况,深圳、广州、武汉、南昌、济南、沈阳、厦门以及兰州7个城市扣除政府补贴,仍然盈利。2021年24个城市地铁数据显示,扣除政府补贴盈利的企业为5个。2022年32个城市中盈利企业5个,扣除政府补贴盈利则全军覆没。

三、各地热衷于地铁建设的动因

地铁作为城市名片。地铁是城市公共服务能力强大、地方财力雄厚的有效体现,也是地方政府主政官员亮点政绩的体现。

地铁作为卖地工具。在地铁建设中,一方面可以开展地铁商业建设和开发,如地铁站商业配套、地铁商场等,为地铁公司拓展非运营收入提供支撑;另一方面,地铁往往是楼盘销售的卖点之一,通过地铁网的建设,将低值的城郊土地赋予地铁标签,进而提升土地价值。

地铁建设带动GDP。地铁建设投入巨大,涉及工程建设、管网、线缆、装修、安保等多个领域,短期内直接能拉升GDP。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文无关。

四、警惕地铁后遗症

债务增加。在地铁建设中,政府往往通过举债方式筹集资金,据报道,上述29座城市地铁去年总负债为4.3万亿元,如果加上其他没有公布财报的地铁公司,全国地铁行业的负债额更大。

持续补贴。绝大部分城市地铁建成后,运营成本、维护成本较高,地铁作为公共交通服务内容,收入有限,需要持续、大额的财政补贴才能维持正常运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截至2024年3月中国内地城市轨道交通里程排名,数据来源百度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