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健康委宣传处与防城港国际医学开放试验区工作办公室就共建健康科普示范基地达成初步合作意向,该项目旨在依托防城港国际医学开放试验区的区位优势和品牌优势,在园区内建设一家健康科普示范基地,为当地居民和东盟国家的游客提供一个学习了解健康知识的平台。近年来,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健康委围绕健康科普工作的常态化、品牌化、可持续进行大量探索和实践,协同多部门发力,创建多样性品牌,努力扩大健康科普“朋友圈”。

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

场景:科技馆健康科普巡展、健康科普技能大赛、健康八桂行主题活动、公益电影健康科普下基层等

近日,百色市民邓女士带着孩子来到市科技馆。“大家看,这是每个人的牙齿结构,平时刷牙要让刷毛与牙齿呈一个倾斜角度,才能更好地清洁牙齿。”科技馆内,在一个摆着牙齿模型的展台旁,讲解员正给小朋友们讲解口腔护理知识,还让小朋友们拿着牙刷模拟刷牙,如果动作有错,模型就会发出提示。

“真没想到,在科技馆里能看到健康科普展,可以沉浸式互动体验,家长及其孩子都能学到不少健康知识。”邓女士说。

近年来,各地健康科普活动开展得如火如荼,但缺少实体的常设场地,难以扩大受众群体。如何链接更广泛的力量,盘活健康科普资源,成为需要研究的课题。

“科技馆有着天然的科普属性,每到周末和节假日,各地科技馆都是不少亲子家庭优先选择的‘打卡’地。这些家庭本身就是健康科普的主要对象,于是我们便和自治区科协合作,共同打造流动健康科普馆,依托各地科技馆开展巡回健康科普展,目前来看效果不错。”自治区卫生健康委党组书记、主任杜振宗说。

2023年12月26日至2024年3月20日,广西第一个大型综合流动健康科普馆“我和我的健康”首站在广西科技馆展出,参观群众达10.7万人次。今年4月25日,流动健康科普馆来到革命老区百色市,进行为期半年的展览,下一步将在全自治区各地巡展。

“健康科普的对象是全人群,单靠卫生健康系统是远远不够的,要用资源共享的理念做好健康科普。”杜振宗介绍,为做好健康知识普及行动,广西卫生健康系统广泛链接政府资源和社会资源,形成卫生健康部门主导、多部门联动协作、全社会广泛参与的健康科普浩大声势。

自治区卫生健康委每年联合自治区科协、妇联、共青团等举办健康科普技能大赛,至今已连续举办3届;每年联合自治区教育厅、乡村振兴局等举办健康中国行暨健康八桂行主题宣传服务活动,已连续举办6年;联合自治区党委宣传部,携手电影院线举办“公益电影健康科普下基层”活动,已连续举办3年,累计开展活动近万场次。

赋予健康科普持久生命力

路径:依托“壮族三月三”传统节日、融入特色山歌文化、打造“村落夜话话健康”品牌、开展“百人千场进万家”大巡讲、深耕“云”上品牌及新媒体阵地等

“壮族三月三”是壮族祭祀祖先、倚歌择配的传统节日,也是广西群众每年的传统盛会。每到佳节,广大群众便走出家门,参加唱歌圩、游花炮、打扁担、打铜鼓和抛绣球等民俗活动。自治区卫生健康委联合自治区党委宣传部,借助“壮族三月三”的名片,连续6年举办“广西三月三·健康春之声”健康文化宣传服务月活动,运用多样化的文艺体裁、形式,倡导科学的健康理念。目前,该活动已成为自治区健康科普的响亮品牌。

今年4月11日至13日,“广西三月三·健康春之声”青秀山主会场活动在南宁市举办。在主会场大健康产业体验区,韦女士体验了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带来的“健康魔镜”体检仪。

“不用抽血化验,只需面部3D扫描,屏幕就能显示出血压、血糖、血脂、胆固醇等多项检测结果,我能清楚地知道自身健康状况。”韦女士兴奋地说,“这是我第3年参加健康春之声活动。现场不光能体检,还可以品尝药膳,体验壮瑶医药非遗技法,了解我们本地的药材,还有各种各样的健康文创产品。”

“如果只是举办一场常规的健康科普活动,往往最后得到的是开展活动‘一阵风’、群众感受‘一片空’的效果。要解决这一问题,需要创新方式方法,打造特色品牌,赋予健康科普持久的生命力。”自治区卫生健康委宣传处处长覃素媛介绍,为实现健康科普活动的常态化、可持续化,自治区卫生健康委坚持因地制宜,鼓励各地创新特色模式,将健康科普融入百姓生活、民俗文化。例如,河池市将健康知识融入特色山歌文化,一些县区聘请“歌王”担任宣讲员深入基层传唱,同步开通网络直播,扩大宣传覆盖面;百色市打造“健康促进进乡村,村落夜话话健康”品牌,改变“干部台上说、群众台下听”的传统宣教手段,在农闲时组织专家深入村屯开展有针对性的健康科普活动;南宁市开展“百人千场进万家”健康科普知识大巡讲,推动树立“每个人是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理念。

“当前,互联网已成为公众了解信息的主要渠道,健康科普要在互联网领域深耕发力。”覃素媛介绍,过去一年,自治区卫生健康系统创新科普方式,开展系列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健康科普活动,通过“互联网﹢”扩大群众受益面。

据悉,2023年,自治区卫生健康委与自治区教育厅联合举办广西校园“云”上健康直播课系列活动,邀请全国知名专家就师生家长关注的科学用眼、常见急症应急救护等知识和技能进行健康科普。目前,该活动已举办两期,每期收看人次均超100万,点赞量均超2000万。自治区疾控中心微信公众号推出“健康小剧场”“健康答题周周乐”等科普品牌,阅读量达6582万以上。自治区卫生健康委打造广西健康素养促进新媒体有奖互动平台,举办线上健康知识有奖问答等活动,去年全年共1000多万人次参与。

“我们将进一步加强部门沟通和协调联动,发挥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作用,聚焦群众实际需求,持续创新优化健康科普特色品牌,努力打造政府、专家、媒体、群众多方参与的健康科普工作格局,让更多人成为健康科普的发起者、行动者和受益者。”杜振宗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