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央美术学院一件毕业生作品在网上引发热议,再次将"艺术何为"这一话题推上了舞台中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人们对艺术的定义和理解出现了分歧,但这种分歧或许正体现了艺术的魅力所在。
蜂巢装置引发争议
5月18日,中央美术学院2024届毕业展在校园内隆重举办。一件名为《超级蜂巢》的大型装置作品格外引人注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该作品由大量纸板拼凑而成,形状酷似一座充满蜂巢洞穴的巨型建筑。
作者"乔姐"介绍说,整件作品耗资超过一两万元,每一块纸板都是她亲手裁剪。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她的创作灵感来自北京市区一栋曾容纳上万打工者的"筒子楼"。
她表示:"我想通过这件作品,反映普通劳动者在这座城市追求美好生活的艰辛历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然而,乔姐的解释并未让大多数观众感同身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相反,网上出现了一片质疑声浪,有人直言不讳地将其作品比作"一堆垃圾"、"纸板拼凑的破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有人调侃说,除了浪费钱外,这件作品别无其他价值可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我出身于一个普通工薪家庭,深知父母为了生计而艰苦打拼的困顿。他们曾在北京郊区筒子楼的狭小房间内挤居,生活环境极为恶劣。"乔姐说,"我希望通过这件作品,引起社会对普通劳动者生存状况的关注。"

对于被指作品像"垃圾"一事,乔姐表示有些困惑。
她表示:"艺术作品是否必须造型精致才算'艺术'?我认为,艺术的内涵和表达意图,远比外在形式更为重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网友集体"亮宝"引发思考
乔姐的诚挚并未完全平息争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继续有网友对其作品的艺术价值评头论足,甚至出现一些不雅谩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趣味的是,不少年轻人竟以自嘲方式,"亮出"自己的"艺术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有人用铁丝和羊肉串搭建了"城堡",称"展现对理想生活的向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有人用树枫和泥土堆砌了"新房子",说是"体现劳动者的智慧和决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甚至有人直接晒出打扫出的"宝贝们"——一堆旧物的集合,"隐喻环保理念"。

这些"草根艺术"虽然造型简陋甚至粗糙,但均蕴含着创作者独特的哲学思考和生活体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正如一位网友所言:"艺术不该是少数人的专利,它存在于我们的日常生活之中。用心欣赏和理解艺术,才是最宝贵的品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