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陈述所有内容皆有可靠信息来源赘述在文章结尾

封狼居胥”这一成语源最早出自于司马迁的《史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中国典故大辞典

最初,它特指霍去病在狼居胥山战役中大败匈奴后,为庆祝胜利而在此山筑坛祭天,来昭告天下。

随着时间的流逝,这一成语逐渐演变为泛指建立了卓越的功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汉典

可以说这是每一个男人的梦想,每一个参军报国的人都渴望做到这样的高度,但是能达到这样高度的人纵观历史上也仅有五位

那么历史上的封狼居胥都有谁做到了呢

西汉冠军侯霍去病

提及封狼居胥,大家首先想到的就是西汉汉武帝时期的冠军侯霍去病

西汉建立之后,立国未稳,边境饱受匈奴袭扰,只能通过“和亲”政策来减缓袭扰,但是“和亲”并不能实际的解决匈奴问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当代中国边疆研究 中国社会科学年鉴数据库 2014

在这样的环境下,汉朝前几任皇帝,缓慢发展,整顿内政

经历了六代皇帝的励精图治,汉朝的实力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到了汉武帝时期,他凭借前辈所累积下来的深厚基础,开始积极的准备对匈奴的战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出于爱屋及乌的原因,汉武帝对霍去病十分欣赏,常常教导霍去病兵法,但是霍去病对兵法有着自己独到的见解,常常以“顾方略何如耳,不至学古兵法”为由推辞。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汉书·霍去病传》

霍去病也没有辜负汉武帝对他的喜爱。

在公元前123年,年仅18岁的霍去病应召入军,被任命为“剽姚校尉”一职,跟随他舅舅卫青一同出征匈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是霍去病首次踏足战场,他率领着八百轻骑兵,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深入敌后,突袭匈奴营地,取得了赫赫战功

凭借这次的功劳,汉武帝封霍去病为冠军侯来表彰他勇冠三军之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以身许国 中国纪检监察报 2017-09-16 00:34

公元121年,霍去病被任命为骠骑将军,在春季和夏季两次率兵出击,都获得不错的战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春季攻势中,霍去病带领一万骠骑出陇西,历经多次战斗,最终在皋兰山下与匈奴军激战并取得胜利

这次的春季攻势之中,斩杀敌军八千多人,同时获得了修屠王的祭天金人

在夏季攻势中,因公孙傲迷路,霍去病只能孤军深入,攻至祁连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这场战役中,霍去病将单于单桓、酋涂王都俘虏了,有二千五百名匈奴士兵投降。

匈奴军共有三万多人在此次战事之中被斩,擒获匈奴单于的家眷五十九人,以及各级官员六十多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次战役的成功,对匈奴部落造成沉重的打击,迫使匈奴向汉朝投降称臣纳贡

封狼居胥之战,公元前119年霍去病率领五万轻骑,与匈奴左贤王部进行激战,大破匈奴,乘胜追击至狼居胥山,在此地进行祭天封礼,在姑衍山举行了祭地禅礼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百家讲坛 CCTV10

霍去病长期处于征战以及征战的路上,环境艰苦过度劳累,以至于在一次出征途中病逝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如果冠军侯霍去病没有病逝,我国古代军事领域的成就还会不会更高呢?。

东汉大将军窦宪

窦宪是东汉时期的一位非常著名将领,他的曾祖父是大司空窦融,它的妹妹是汉章帝的皇后。

因为整层关系他也深的皇帝的重用,他也因此恃宠而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汉和帝铲除窦宪集团考论 中国史研究 2013年

在汉章帝过世之后,汉和帝继位,窦太后临朝,因此获得更多的权利,但因为担心自己的权力被同样受重视的都乡侯刘畅分割,于是设计刺杀刘畅,并陷害刘畅的弟弟刘刚,窦太后得知此事,将他关了禁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历经近2000年 班固所撰《燕然山铭》摩崖石刻找到了 内蒙古学研究中心 2017-08-16

恰逢此时北匈奴来犯,窦宪请奏北击匈奴,来抵消自己的罪责。

公元89年,窦宪,耿秉率汉军四千骑与南匈奴,羌胡兵分三路将北匈奴的主力大军在会稽山围歼,歼敌一万余人重创北匈奴,单于逃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窦宪像

之后窦宪又整军追击,出塞三千余里全歼北单于,至燕然山刻石记功,随军的班固在石头刻下《封燕然山铭》,以效仿霍去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封燕然山铭》石刻

在燕然山上刻石记功,史称“燕然勒石”,与霍去病的“封狼居胥”齐名

至此“封狼居胥,燕然勒石”被称为古代军事领域的最高成就。

得到这么高的成就之后,窦宪的行事作风更加嚣张跋扈,之后其部下更是参与谋反,最终不得善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也是他虽然能够取得和霍去病一样的战功,却没有获取与霍去病一样的认可度的原因。

大唐军神李靖

李靖是大唐开国将军之一,招抚岭南多部,为大唐的建立立下不世之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新唐书》

唐朝建立之后,更是北灭东突厥,西御吐谷浑为大唐的安稳立下汗马功劳,受封为国公,更是位列“凌烟阁二十四功臣”的的第八位,还被后世列入“武庙十哲七十二将”之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公元626年,大唐政权更迭,李世民皇位未稳,东突厥趁机发兵,唐太宗李世民为了国之根本,暂时不想发动战争

于是只能杀白马与突厥可汗缔结渭水之盟,耗费了大量的钱财。这也成为了唐太宗李世民一生之中最大的耻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李世民励精图治,训练军队,唐朝的经济和军队都得到了加大的发展。

公元629年,北方突降雪灾,东突厥缺衣少粮,大量牲畜因天气等原因出现死亡。

逐渐东突厥开始大闹饥荒,再加上东突厥对各部的欺压,以至于内部不稳。

李世民把握住这次机会,命李靖带兵出击东突厥,之后李靖更是亲率三千精骑,突袭突厥大本营,突厥首领仓皇而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之后李靖率军前往阴山,趁着大雾突袭突厥,杀敌一万,俘虏十万余人,逃跑的颉利被行军副总管张宝相擒获,并送到京师,此战之后李世民更是被西域各国称为“天可汗”。

在李靖突袭突厥之时也曾路过狼居胥山,但是并没有效仿霍去病进行祭拜仪式,他的功劳绝对可以与霍去病的封狼居胥媲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公元635年,已经六十多岁的李靖再次为了唐朝的安稳西出抵御吐谷浑的侵扰。

经过两个月的努力,最终击败吐谷浑

大明凉国公蓝玉

蓝玉是明朝的开国将领,开平王常遇春的妻弟,跟随明太祖朱元璋南征北战立下不小功劳。

在蓝玉北伐之前,随傅友德,徐达,沐英参与多次战役并获取的不错的战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明史

洪武二十一年,蓝玉率领明朝大军北伐元朝残党,到达捕鱼儿海与元朝主力遭遇,大败元庭。

部分元庭残党逃脱,蓝玉派精锐轻骑前往追击,获得丰厚的战功,经过此战元朝的残余势力近乎全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当次捷报传入朱元璋耳中之时,朱元璋大喜,将蓝玉比作卫青,李靖等名将,封为凉国公。

明成祖朱棣,唯一一个封狼居胥的皇帝

明朝的第三位皇帝,是第一位造反成功的藩王,同时也是第一位封狼居胥的皇帝

由于朱允炆的削藩,朱棣发动了靖难之役,最终登上皇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朱允炆削藩和朱棣靖难的双重作用下,破坏了朱元璋留给后世抵御外族入侵的三条防线

以及南京地方势力的影响,朱棣决定迁都到自己的封地北平,这也给后世留下了“天子守国门”的佳话。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故宫博物院

由于击败元朝之后,元朝残余势力深入漠北成立了以鞑靼和瓦剌为主的两个小政权,经常袭扰北部边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文治武功可比汉唐——明朝第三位皇帝明成祖朱棣 中国知网 2008年

朱棣为了边境的安稳以及用大功掩饰自己的得位不正,开始了五次北伐

永乐八年,朱棣亲率五十万大军,来开了五次北伐的序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此次北伐,在斡难河畔击败本雅失里军,本雅失里最后仅剩下七骑逃脱遁走。之后明军又在兴安岭击败了阿鲁台部,明军大获全胜。

永乐十二年,朱棣开启第二次北伐,于忽兰忽失温击败蒙古瓦剌一部,使得瓦剌恢复对明朝的朝贡。

后续的三次征讨由于蒙古从不没有正面迎战,所以均没有取得实质性的成果,而永乐大帝也在最后一次北伐班师回朝途中病逝。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讲在最后

每一位达成封狼居胥的大将,都维护了边疆的安稳,给我国的历史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免责声明】文章描述过程、图片都来源于网络,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