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有缘相遇,可否点个关注?

以期来日重逢,共游历史长河。

1996年,我国《枪支管理办法》出台,自此老百姓都不能非法持枪。但是,有一个山东老汉,竟在家里放了两把枪,还一放就是70年,这是明目张胆违法吗?

奇怪的是,邻居知道不去举报,政府人员知道不管他,难道是被枪吓到吗?

这山东老汉是谁,有啥特殊身份,竟敢大胆持枪?

如果您感到好奇,不妨点个关注,一起来看看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个持枪者,名叫滕西远。

滕西远出生于1925年10月,故乡在山东莱芜县口子镇。

那是战乱年代,滕西远在家排第三,父母在战火中去世,留下他们五兄弟相依为命。

为了生计,两位兄长投身军队,但保家卫国战事紧迫,哥哥经常无法回家,只能把微薄军饷寄回家。

滕西远负责照顾两位弟弟,那时他年仅十岁,有时收不到军饷,只能依赖乞讨度日,但战乱伤民,连乞讨也困难。

他耗尽所有力气,终究无能为力,五弟仍因饥饿而离世。

日军全面侵华后,莱芜变得疮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滕西远身处其中,目睹日寇凶残,不禁想起从军的哥哥,决心紧随其后,投身军旅杀敌报国。

不久抗日热潮兴起,他的老家来了抗日武装队伍,正是莱东县大队。

滕西远找到县大队政委,请求加入队伍,但他年仅13岁,大家觉得他年纪太小,并不打算收他入伍。

滕西远没有因此放弃,多次坚持请求,凭借坚定的决心,最终获得县大队同意,如愿成为抗日战士。

当时滕西远瘦得像竹竿,黑得似煤炭,大家都亲切地叫他滕黑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大家没想过让他上战场,只觉得他孤苦伶仃,就像弟弟般照顾他。

可谁曾想,在一次行动里,滕西远摇身一变,成了大英雄!

1940年春天,日寇得到汉奸情报,开始扫荡八路军根据地,其中一支直奔滕西远所在部队。

事发突然,县大队两名战士不幸被抓,滕西远也陷入被包围危机。

滕西远忙而不乱,凭着熟悉村里地形,趁敌人还没追来,悄悄翻出围墙,途中遇到另外两名战友,便一起藏到猪圈附近。

滕西远爬上猪圈顶部,在高处仔细观察,意外发现一名落单日军,商量后决定宰了这日军,给亲友战友报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滕西远握紧匕首,等到日军来到,他猛地大喝一声,从猪圈顶部一跃而下,直插敌人后背,并在战友协助下,瞬杀日军!

滕西远因此出尽风头,再也不是滕黑子,而是经过浴血奋斗的战士,从此踏上革命抗战之路。

这一年的夏天,日寇的扫荡行动没有效果,不得不改变策略,集中火力猛攻鲁中抗日根据地。

县大队毫不示弱,尽管兵力有限、武器简陋,仍勇敢加入这场战斗。

年仅15岁的滕西远毫不畏惧,战斗中忽然发现日军旗手,于是迅速扣动扳机,一枪将旗手击毙,让日军瞬间乱了阵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滕西远趁机连开枪,几名日军应声倒下,直到子弹打光,操起刺刀就冲上去。

他连续刺杀两名敌人,因为躲闪不及,被日军刺伤胳肢窝,鲜血瞬间染红衣服。

日军以为滕西远死了,不料他咬牙拔出刺刀,反手将敌人刺死。

战斗结束后,滕西远凭借英勇表现,打死6名日军,荣立一等功。

当时的山东纵队第四支队中,司令员廖荣标大赞滕西远,亲自奖励他一支毛瑟手枪,鼓励他继续为抗日事业贡献力量。

在获得赠枪后,滕西远如猛虎下山,在抗战中立功无数,赢得了赫赫威名。

奈何抗战结束,内战烽火又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时,滕西远已经是炮兵连长,跟着华野副司令员粟裕,一起解放全中国。

为了牵制敌人攻势,粟裕决定在南麻地区开战,埋伏围攻给国民党第十一师,而滕西远接到任务,参加这场激烈战斗。

在一个宁静夜晚,滕西远正在查哨,突然眼前一亮,发现200多名国民党士兵,正打算查探我军主力。

如果被敌军逮到,那可是个大麻烦啊,绝对不能让他们跑了!

可滕西远身边只有另一名战友,两个人怎么搞定两百多人呢?

他脑筋一转,想到一个鬼点子,决定拼一把试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等到敌人快靠近,滕西远扔出一颗手榴弹,朝着天空砰砰砰开枪,大喊大叫道:

“你们已经被包围了!”

这招把敌人吓得不轻,毕竟天黑夜深,他们不知道周围有多少解放军,吓得赶紧撤退。

我军主力听到枪声,火速赶来支援,趁着滕西远牵制敌人,迅速消灭两百多名敌人。

这一招,可真溜啊!

年仅22岁的滕西远,因此再次荣获一等功。

在庆功大会上,粟裕大将亲自找滕西远聊天,当着全军的面,夸他是孤胆英雄,亲手送给他一把毛瑟手枪!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滕西远手握两把珍贵的赠枪,跟随部队投身战场,历经百场激战,战功赫赫。

新中国成立后,他并未停下脚步,毅然奔赴抗美援朝的新战场。

中美双方实力悬殊,但为了实现战略目标,我军凭借顽强的意志,积小胜成多胜,逐渐取得战斗上风。

直到1953年3月,停战协定即将签订,但敌军仍然死缠烂打,在三八线附近,不断向我军发起猛攻。

为此,我军精心策划一场穿插作战计划。

滕西远参与这次行动,没想到在关键时刻,竟遇到一辆坦克横冲直撞。

坦克挡路,这可咋办?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我军战士装备轻便,发现炸药包无法威胁坦克,要想顺利实现战略目标,就必须将坦克摧毁。

危难之际,滕西远挺身而出,接受这个危险任务。

这一去,也许再也无法回来,但他并未后退半步。

夜幕降临,滕西远借着夜色,利用地形掩护,躲过敌人视线,悄无声息靠近坦克,将炸药包紧紧挂在上。

砰!一声震天巨响,坦克粉身碎骨。

我军奋勇进攻,最终取得辉煌胜利。

滕西远此战身负重伤,凭借成功炸毁坦克,成为军中爆破英雄,为他十五年的军旅生涯画上圆满句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从13岁到28岁复员,滕西远度过十五年的战火岁月,曾两次荣获一等功,三次获得三等功。

脱下军装,回到故乡后,他始终一心为民,先后在当地各部门工作,全心全意为人民办实事。

后来,《枪支管理办法》颁布,滕西远家中的两把赠枪,成为众所周知的事情,但无人对此提出异议。

因为早在1982年,解放军便专门授予他持枪证和持枪须知。

滕西远,具有合法的持枪资格!

一身辉煌战功,无数荣誉环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滕西远家里的两把枪,既是他在革命征程中的得力伙伴,也是烽火岁月的忠实见证者。

如今岁月静好,听完滕西远老人的故事,您是否回想起那段烽火历史?

如果您有任何想法,欢迎点个关注,在下方留言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