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网

2014年,河南滑县的派出所外,一位年过九旬的老人站在门口犹豫不决。

老人身穿一身破旧的衣服,手上提着塑料袋,虽然干瘦但脊背挺直,只不过仔细观察可以发现,他的手指正在颤抖,脸色也很彷徨。

警察见状赶紧将他迎进来,询问有什么事可以帮得到他。

老人再也按捺不住情绪,抹了一把泪水,颤颤巍巍道:“同志,我的钱被偷了,如果不是走投无路了,我也不会来报案……”

听说发生了盗窃案,接待的民警顿时打起了十二分精神。他先是按流程核对了老人的身份,老人支支吾吾地说自己叫做齐修体。随着对齐修体的了解深入,民警的脸色变了。

他马上拨通了上级的电话,将这件事上报上去。

那么齐修体究竟是什么人?为什么他能引起民警如此重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夹缝生存的少年

齐修体的身份还得追溯到90多年前,那个炮火连天,战乱频然的年代。

1922年3月2日,齐修体出生在一个村庄里。

他的父母本就是贫民,加上当时到处都在打仗,这就注定了齐修体的童年是动荡不安的。

齐修体从小就跟着父母东躲西藏,经常帮忙打零工赚取一家人的生活费,这也使得他快速地成长起来。不仅有了一把好力气,心智更是十分早熟。

俗话说,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齐修体从小就吃苦耐劳,为了能养活自己,不给家人带来负担,他到了16岁时,便已经告别父母,独自外出谋生了。

当时的战争仍然没有平息,齐修体并没有太多的好去处,再加上见惯了百姓因为战乱苦不堪言,他从小就立志参军,还故乡一片安宁。

在误打误撞之后,齐修体报名参加了重庆方的军队。

怀揣着紧张的心情,齐修体进入了一轮又一轮的筛选,最后顺利被革命军195师录取,得知录取结果那一刻,齐修体松了一口气,发自内心地感到狂喜。

他告诉自己,一定要好好干下去,就算只是一枚螺丝钉,也要尽自己所能,把侵略者赶出自己的国家。

等到第一次集合,齐修体挺直了脊梁,中气十足地喊出一声“到”。这嘹亮的声音让师长很满意,也正式开启了齐修体的军营生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跟齐修体一起的,大多都跟他一样,是此前没有任何作战经验的新兵蛋子。他们都豪情万丈,梦想着能早日提起枪杆,上阵杀敌。

平时的训练很苦,但这群年轻人都一一坚持了下来。

在这之前,齐修体从来没有碰过枪,握上枪身的那一瞬,他感觉到全身僵硬,十分地紧张。

教官看见他们这副好奇与害怕兼有的样子,仔细开导这群新兵。

“枪口又不是对准自己,不要怕。练好准头,瞄准敌人,手不要抖,一打一个准。”

齐修体听到教官的话,放松了自己的身子,专心瞄准目标。在不懈的练习之下,他果然取得了很大的进步。

在休息的时候,齐修体会跟战友们一起聊天。有人把枪杆子擦得蹭亮,感慨道:“没想到,有一天我也能拿起枪,真希望能早日上战场,把鬼子的脑袋全都取下来。”

这位战友的话,何尝不是齐修体的心声呢。他目视远方,好像看到了泛起硝烟的战场,渴望着能上阵杀敌。

终于,前方战事告急,195师接到通知后,即将走上战场。所谓刀枪无眼,真正的战争是十分残酷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战场上大败

得知自己即将上战场那一刻,齐修体有一瞬间反应不过来。

虽然这段时间,他一直在认真学习,紧锣密鼓地练习枪法。但毕竟加入部队的时间还很短暂,他还没有把全部本领学到家,最熟练的不过是学会了如何使用步枪罢了。

但是此时日军已发动了七七事变,对中华实施了全面入侵。军令如山,即使内心再忐忑也只能硬着头皮上了。

一到战场,这群新兵蛋子忙着修整收拾,相互鼓励打气。

说实话,虽然他们都渴望建功立业,但也不过是一群十几二十岁的年轻人,不可能全然无惧生死。还没等他们做好十足十的心理准备,召唤的哨音却吹响了。

日本人带着他们的军队浩浩荡荡地发起了进攻,容不下一丝犹豫。

195师放下了最后一丝不安,拾起枪,开始了应战。

195师的运气真的不怎么样,他们连拿枪都略显笨拙,可是要应对的却是一支装备精良,富有经验的老牌部队。

日军动用了先进枪支,坦克,飞机和轰炸机,这些都是195师没法比的。战场远远要比齐修体想象的残酷许多。他终于有了深刻的认识,也许他会死在这里。

其他人也感受到了死亡的威胁,但是所有人都握紧了自己的枪,拼命往前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用微弱的炮火来抵抗日军的长枪短炮。在这群新兵的脑海里,只有一个念头:要么赢,要么死。

195师士气高昂,可面对来势汹汹的日军,显得有点先天不良。日军驾驶着坦克,无情发射炮弹,尽管195师没有一个退缩,有人用枪扫射,有人冒死投掷炸弹,最终也难以跟他们抗衡。

最后195师大败,无数战友在这场战役中陨殁。而齐修体也身负重伤,淹没在一片血污之中,被战友的尸首包围着。

正当他奄奄一息之际,齐修体的同乡发现了他还有生命体征,于是不顾一切地将他带离了战场。

之后几人一边观察日军的动向,一边逃命。在逃亡的路上,齐修体也跟战友走散了。

后来,齐修体的伤慢慢有了好转,他决定回到滑县休养。

在途中,齐修体看到了几名日军在对妇女为非作歹,顿时怒不可遏,挥舞着拳头救了女人于水火之中。

不过,他并没有将此事放在心上。在感觉身体康复了之后,再次回归了部队,义无反顾地踏上了战场。

所幸,有了先前的实战经验,他已经不是过去那个没有经验的新兵了,齐修体在之后的几场战役中都取得了不错的结果。

直到1945年,抗日战争结束,齐修体才功成身退回到滑县,过上了平静的日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归隐故乡

虽然齐修体是一位光荣的老兵,但离开军营之后,他的生活并没有多么的顺利。

首先是他的身体问题,几年来的战争,让他的身上新伤旧伤叠加,并且留下了后遗症,经常会感到伤处隐隐作痛。这些不适也在一定程度上给齐修体的生活带来了不便。

在齐修体回到老家之后,周围的邻居得知他当兵回来,现在还是孤家寡人,对他的婚事十分关心。纷纷想要给他介绍对象。

齐修体也想成家立室,他知道自己的条件,家境不好,没有多少存款,身体还不算健康,对于未来的妻子也没有多少要求,只要互相体谅就好。

可是女人们一听说,齐修体刚从战场下来,受过不少伤,都纷纷摇头拒绝。

无奈之下,齐修体又单身了好几年,直到他的生活稳定下来,才经人介绍认识了妻子任秀英。

任秀英是个善良温柔的女子,她对齐修体没有嫌弃只有敬佩,结婚之后,两人相敬如宾,感情很不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时的齐修体在交通局有了一份不错的工作,家庭生活也很幸福,觉得人生已经圆满了。

却没想到不久之后遇到天了灾,当年全国众多地方颗粒无收。齐修体一家也深受波及,眼看一家人迟早要饿死在这里。齐修体下定决心,要携妻带子一同逃荒。

一家人离开了河南,一直来到山西才停下了脚步。

在山西,齐修体一无所有,只能重新来过。他们拾起农活,努力地耕种,日子过得很辛苦,余粮也不多,不过总算活下来了。

等到孩子们长大,各自有了归属之后,老两口年纪也大了。他们商量着落叶归根,还是回到河南老家安度晚年吧。

齐修体夫妻的晚年生活过得很拮据,齐修体本来身体就不好,如今岁数上去了,以前的旧伤就更加严重。他再也扛不起锄头,无法下地耕种了。

任秀英身体更是虚弱,根本干不了重活。

夫妻俩只能把自己分得的田地租给同乡。自己分一些粮食当地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几百斤粮食不仅是任修体夫妻俩一年的口粮,也是他们唯一的收入来源了。而他们的孩子又各自组成了家庭,经济条件不宽裕,顾不上年迈的父母。

为了手上可以有一些闲钱,用来购买其他生活用品。齐修体经常和老妻一起在街上蹒跚而行 收拾一些瓶子纸箱。

收破烂收入低微,不过齐修体夫妻已经很满足了。他们不奢望多富裕的生活,只要能靠自己的双手活下去就够了。

英雄事迹被曝光

齐修体的房间中藏着一个小箱子,里面放满了零零散散的钞票,有不少红色的百元大钞 这是齐修体的全部家当,总共1.8万元。

每天齐修体夫妻都会捡垃圾,一天下来通常能捡20来个,只能换一两块钱,虽然不多,但对于一对丧失了劳动能力的年迈夫妻来说,已经是来之不易的收入了。

齐修体花钱很谨慎,他从不敢乱花一分钱,总是战战兢兢地把零钱换成百元大钞,塞进铁箱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因为他担心,如果有一天要用上钱,他会拿不出来。

毕竟人老了,用钱的地方也会越来越多。他就算不为自己打算,也要为老伴作打算。不得不说,齐修体是有先见之明的。

某一天,任秀英的肚子突然疼痛不已,他慌张带着老伴去做检查。任秀英居然得了胃癌。

齐修体感觉天都要塌下来了,他老泪纵横,第一次哭得像个无助的孩子。

齐修体第一时间想到的是,把全部家当掏出来,就算倾家荡产,也要把任秀英治好。

可是当他回到家,直奔房间时,原本放箱子的地方却空空如也。这一万8千块的救命钱竟然不翼而飞了。

齐修体整个人都慌了,他翻遍了整个房间,可是什么都没找到。

齐修体陷进了一片绝望之中,但事到如今,他依然不愿去报警。直到看到老伴日益苍白的脸色,才下定决心,独自来到了警察局。

一开始,警察只是以为齐修体是一位普通的老人,只不过他们好奇,为什么距离发现钱被偷一周之后,这位老人才来报警呢。明明齐修体都急得哭出来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警察的盘问之下,齐修体终于吐露了实情。

虽然他曾经是一位抗日战士,但齐修体却一直以这个身份为耻。

因为他不仅是曾经的国民党部队中的一员,在当时齐修体也不是一个正规兵,他一直觉得自己算不上一个“真正的抗日战士”。

而且在回到老家之后,乡亲们知道了他的身份,都觉得他替国民党办事,还没混上一个军功,打心里瞧不起他。

这些都加重了齐修体内心的自卑,久而久之,他再不敢提及自己的过往。就连曾经国家上门给退伍老兵做登记时,齐修体也默不作声。

如果他能早点说出自己的过去的话,也许如今的生活还能轻松一些。

得知这些后,民警却是格外的激动,他一个电话将此事报告给了上级,不久之后,就连省机关都得到了消息。

齐修体的遭遇令人扼腕,他们不忍一位国家英雄竟过得如此落魄,对此十分重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虽然他曾经加入的是国军,但他参军的初衷就是为了中国,为了保护人民老百姓。

他是真真实实上过战场,杀过敌人的老英雄!

在相关部门的介入下,齐修体办理了低保和抗战老兵福利等一系列补助,以后的生活终于有了保障。

关于齐修体的故事还被报道了出来,很多人都为这位老兵的赤子之心所打动,纷纷慷慨解囊,为齐修体募集了2万3千元的善款。

在当地部门的帮助下,齐修体的旧房子也得到了修缮,跟之前破败的居住环境大不一样。

齐修体是民族的英雄,而我们是一个尊重英雄的民族。

齐修体虽然有着操劳的一生,但所幸的是在晚年他重新得到了英雄该有的待遇。

参考资料:

2014-07-17 11:09:58 中国网《抗战老兵的晚年生活》——伦晓璇

http://www.china.com.cn/newphoto/news/2014-07/17/content_32977918.htm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