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隔多年,再回首抗日战争,我们对于这场全中国的劫难,似乎既熟悉又陌生。

熟悉是因为每个人都清楚这场战争的爆发和结尾,都知道这场战争对中国人的意义;但我们对于这场战争也很陌生,因为绝少有人清楚抗日战争的具体过程。

正因如此,有不少的抗日谬误在网上流传,而不少人因为对历史资料接触的不多,所以逐渐形成了一种“共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很明显,这会给一些“野心家”可趁之机——为此本文就和大家来聊一聊抗日中容易让人产生谬误的一些内容。

一、国民党抗日有功等于蒋介石个人抗日有功

在近些年来,有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推崇国民党的抗日贡献,甚至提出网上抹杀了他们的抗日功劳,这很明显是一些无知之人的恨国言论。

因为回看我党对国民党的抗日贡献记载,我们从不吹捧,也不贬低。

——打的好就是打的好,都如实记录下来,我党一直都极为尊重国民党抗日功劳,在抗战时期的一些出色的国民党战将,都得到我方的公正称赞。

例如血战台儿庄的李宗仁,三次长沙会战的薛岳,还有带着74军让日寇吃尽苦头的的王耀武,昆仑关血战的杜聿明和邱清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也正因为他们的血战,才挡住了日寇的进攻,打出中国人的血气,让他们知道中国人不是东亚病夫。

但是,很多人老是喜欢将这些人的功劳和蒋介石个人完全挂钩,国民党千万儿郎和诸多优秀将领的抗日牺牲,都成为一些人对蒋介石个人的称赞,他是否担得起这份荣誉呢?

从某种角度来说,蒋介石有这方面的贡献,因为他身为国民党的领袖,统一各方进行抗日,没有他的领袖身份,抗日不一定会顺利。

但是若仔细查看党史会发现,蒋介石对于抗战的贡献和副作用基本相当,甚至他的负面影响比贡献更大。

在抗战过程中,蒋介石常常搞越级指挥,私自干预各地方将领的作战方针。对此,李宗仁、白崇禧尤为痛心,就连国民党所谓的战神薛岳也对蒋介石的瞎指挥很不满。

最离谱的是,在抗日战争进入僵持阶段后,蒋介石居然挑起对共产党的袭击,多次“联合”日军来围剿我党军队——于是就有我党史记载中抗日、抗顽双重反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一过程中,还有震惊中外的“皖南事变”,导致新四军遭遇重创,几乎全军覆没,蒋介石对抗日统一战线的破坏不可谓不重。

当然这还只是蒋介石对抗日破坏的“冰山一角”,接下来的豫湘桂大会战,更是将蒋介石瞎指挥抗日展现的淋漓尽致。

而以上都足以证明一点,国民党抗战有功,绝对不等于蒋介石个人能够承担这份荣誉,他不“帮倒忙”就已经是谢天谢地,我们必须尊敬所有国民党抗日将士,可不能将他们的牺牲都加到蒋介石的个人荣誉上。

二、都快结束了,还能吃大败仗——豫湘桂战役的惨败

正如前文所说,蒋介石对抗战的倒忙,表现之一就在豫湘桂战役——这次战役当时已经来到1944年,熟悉历史的人都知道抗战马上要结束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而且环顾整个国际战场,欧洲已经掌握主动权,德国崩溃在即,至于意大利早就垮了。日本在与美国太平洋战争中也占据下风。

也就是说,二战已经基本进入到尾声,日军只能坐等灭亡。

在这种情况下,蒋介石一度在日记里提到:自己只需要跟着大哥摘桃子就行,接下来的抗日战争将轻轻松松。

可结果出人意料,日本人动用最后的力量决心打通中国的河南、湖南和广西,试图突破大陆交通线,做最后的垂死挣扎。

对于日军的殊死搏斗,国民党各方将领其实早有心理准备,不止一次提醒蒋介石,日本人可能有大动作。但蒋介石毫不在乎,等到日军突然发起猛攻时,整个阵线一团糟。

结果蒋介石近大军被日军杀穿,损兵折将高达五十余万,丢失国土20万平方公里,丧失人口6000余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好家伙,在日本灭亡在即之时,全球各地反法西斯同盟高作凯歌,就蒋介石丢了一个大脸,其损耗在整个抗日战争中都不多见。

不少学者认为:正是因为豫湘桂战役的失败,才导致美国、苏联谈判割让中国领土,来换取苏联出兵东北,因为这时开始美军开始怀疑国军的作战能力。

若事实真是如此,那么蒋介石的豫湘桂战役将更加屈辱。

不过虽然国民党在这场大战中输得一败涂地,但是共产党人的表现却相当突出。

即便我方兵力不足国民党的1/5,但依旧趁着日军战线过长,兵力分散,开始四处出击。在共产党的敌后战场的作用下,我方收复领土达5万多平方公里,解放人口达400余万,并且夺回8个城市,扩军10万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共产党人在此战中的优秀表现,毫无疑问捍卫了中国军人的尊严。而也正因为这一表现,又引出下一个重要的抗日观点。

三、敌后战场是否游而不击

在网上很多人喜欢贬低敌后战场来吹正面战场,他们的依据好像也很足,毕竟国民党消灭的日伪军人数更多,我军消耗日伪军的人数要少一些。

然而,说这话的人其实不会算“战争账”,既然已经说了,是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那自然有不同的分工,自然有不同的记功标准。

正面战场很好理解,就是国民党带领主力正面阻挡日本人的步伐,是真正的硬碰硬的战斗。

而共产党在开战之前,已经被国民党打的只剩几万人,本身就不是领导政党和主力,从蒋介石只给我们三个师的编制就能看出来,共产党当时只能被迫打辅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但辅助的作用如果发挥的好,有的时候不逊色于正面硬碰硬。

那么问题来了,当年日本侵华核心要害是什么?不是多少军火,也不是取得多少城市,而是日本人的战斗后劲不足。

查阅史料可知,日本人之所以发动战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由于经历过经济危机和国内资源贫乏,是想牺牲他国利益,为自己榨取更多生存发展空间。

因此他们侵略中国,必须最快的速度打趴中国,并且将中国的资源转化为自身,然后以战养战,再去挑衅美国霸权,夺回石油、废金属的自主权。

毫无疑问,国民党在正面战场毁灭了日本人三个月灭亡中国的气焰,国军战士的贡献自然很大。但是共产党人通过联系群众,对日军进行不断后勤和管理破坏,也同样发挥了重要作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例如日军打败了国军,好不容易占领一座城池,他要做的事情不是屠杀所有的中国民众,而是以最简单的方式管理中国民众,并且将当地资源转化为自身。

但共产党人是怎么做的呢?联系群众不与日军配合,发动游击队,破坏日军的铁轨,破坏日军的运输队,破坏日军的庄稼。如此日寇便无法建立对当地的有效管理,到处得提防军队运输安全,更无法转化当地的资源反哺军队。

如此一来,日军越打越被动,所有的资源只能全部依赖于国内运输。也正因如此,日军的战线拉得越远,其补给越差,日军的装备和作战能力也就越烂,这才有了后续的僵持阶段。

而进入僵持阶段,八路军的游击战术则更加重要,我们在敌人的眼皮底下建立敌后根据地,不仅让敌人无法转化当地的资源,更是让其在不断的小规模作战中损耗兵力和资源,用最小的成本获取日军巨大代价。

也正是这样的背景下,共产党人才能在敌人的眼皮子底下不断壮大,而且在豫湘桂大溃败中居然还能反杀日军取得卓越成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就是游击战、敌后战场,不容易被发现的功劳。因此共产党人“游而不击”的说法更是个谬误。

以上三点,也只是抗日战争中比较容易被忽视的历史真相中的一部分,其实还有国民党的兰封会战、国民党炸花园口、东北抗联的悲剧、文夕大火的悲剧。

抗日战争内,依旧有很多颠覆我们认知的内容,也许我们有机会可以好好看一下。

参考文献:《论豫湘桂战役对抗日后期中国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