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近期有客户咨询,和人发生了争执,报警后做了鉴定得到轻微伤的结果,想咨询一下能不能追究对方的刑事责任。本文将从法律角度进行分析,探讨轻微伤与刑事犯罪之间的关系。

Part.01 轻微伤的定义与分类

轻微伤是指对人体造成一定伤害,但尚未达到重伤程度的伤害。这类伤害通常不会对人的生命构成直接威胁,也不会导致严重的身体功能障碍或长期的健康状况恶化,但可能留下暂时性的身体不适或痕迹。

根据我国《刑法》的规定,轻微伤通常不构成刑事犯罪。然而,在某些特定情况下,轻微伤可能会被视为刑事犯罪。

轻微伤指各种致伤因素所致的原发性损伤,造成组织器官结构轻微损害或者轻微功能障碍。可能包括:面部、耳廓损伤、牙齿脱落或者缺损、牙槽突骨折等。

具体见:畅森分享|人体损伤程度鉴定标准

Part.02 轻微伤与犯罪

1. 通常情况

通常情况下,轻微伤不会构成刑事犯罪。根据我国《刑法》规定,刑事意义上构罪,需要具备一定的违法性和社会危害性。轻微伤对社会危害较小,大多不满足刑事犯罪的成立条件。因此,轻微伤通常不会被视为刑事犯罪。

2. 特定情况

但在某些特定情况下,轻微伤可能会被纳入刑事犯罪的范畴。

(1)故意伤害罪:根据我国《刑法》第234条的规定,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在故意伤害他人的情况下,即使伤害程度较轻,也可能构成刑事犯罪。

(2)寻衅滋事罪:根据我国《刑法》第293条的规定,随意殴打他人,情节恶劣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在寻衅滋事过程中,即使造成轻微伤,也可能构成刑事犯罪。

(3)妨害公务罪:根据我国《刑法》第277条的规定,以暴力、威胁方法阻碍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依法执行职务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罚金。在妨害公务过程中,造成轻微伤的,也可能构成刑事犯罪。

举例:张三李四之间发生矛盾,张三持刀朝李四捅刺四下泄愤后逃跑,李四经鉴定为轻微伤,张三被判故意伤害罪。

Part.03 轻微伤的法律责任

无论伤害轻重,侵犯他人人身权利的行为都是法律所不允许的,因此,对于造成轻微伤害的行为者,依然需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1. 刑事责任

在轻微伤不构成刑事犯罪的情况下,行为人不需要承担刑事责任。然而,在特定情况下,如故意伤害、寻衅滋事等,行为人可能会因为造成轻微伤而面临刑事责任。在刑事责任方面,轻微伤可能涉及到拘役、管制、罚金,甚至是有期徒刑等刑罚。

2. 民事责任

轻微伤通常更多涉及的是民事责任。受害人作为被侵权人,有权要求侵权人承担医疗费、误工费、护理费等损失。在民事纠纷中,轻微伤的赔偿金额通常较小。除非由于侵权人的恶意行为造成的损失,主观恶意往往会加重赔偿。

3、行政责任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的规定,对于轻微伤害案件,当事人可能会被处以五日以上十日以下的行政拘留,并处二百元以上五百元以下罚款;如果情节较轻,则可能被处以五日以下拘留或五百元以下罚款。

畅森律师提醒您:

总体而言,轻微伤通常不会构成刑事犯罪。但在特定情况下,如故意伤害、寻衅滋事等,轻微伤可能会被纳入刑事犯罪的范畴。在法律层面上,轻微伤主要涉及到刑事责任和民事责任。行为人在造成轻微伤时,可能需要承担相应的刑事责任和民事责任。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应当尊重他人,遵守法律法规,避免因轻微伤引发刑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