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本刊记者 刘馨蔚

新动力金融科技中心作为国家级金融科技示范区( 下称金科新区 )核心区的起步楼宇,为实现产业生态聚集,根据北京市和西城区产业发展方向,依托西城区“产业十条”“金科十条”“科创十条”等政策引导,不断探索“空间、产业、资本、资源、运营”五位一体的城市更新与产业发展新模式,实现国家金融基础设施、行业研究院、行业龙头企业、成长型科技企业、数字经济平台等不同投资背景和发展阶段企业的聚集,形成了“国家队”“独角兽”“生力军”的产业生态体系。

“金科新区承载赋能首都高质量发展,打造金融科技监管创新‘北京品牌’,服务国家经济转型与金融改革的重要使命。”中关村科技园区西城园管理委员会主任、北京市西城区科学技术委员会主任金鑫表示。

“动批”到“金科”,五年显成效

金科新区的前身是北京人人熟知的“动批”( 动物园批发市场 )。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西城区在完成“动批”市场疏解的基础上,扎实推动金科新区建设。历经5年多努力,取得显著成效。

一是金科新区核心区改造完成,楼宇和街区品质环境显著提升。原“动批”商圈改造,为该区域提供了35万m2品质优质配套完善的产业空间资源,核心区共有8个金融科技主题楼宇或园区,为集中连片发展金融科技产业提供了有力支撑,并带动首创·新大都等周边地区约50万m2楼宇完成或启动提质升级。

据金鑫介绍,西城区探索“一楼一策”模式,全力做好产业转型升级。通过政府引导基金助推疏解模式,推动原“世纪天乐市场”转型升级为现在的北京金融科技中心;通过股权收购疏解模式,推动原“万容天地市场”转型升级为奇安信安全中心,目前已发展为网络安全领域的龙头企业;推动原“合众市场”转型升级为金科广场。

经过转型升级,“动批”地区实现“三降三升”,即从业人员由4万人降至1万人,日均客流量由10万人降至1万人,西城区个体商户和企业数量由9.8万户降至6.8万户;同时,税收由0.6亿元上升至20亿元、西城区GDP由2013年的2856亿元上升至2023年的6002亿元。

二是高水平服务金融科技监管,先发优势更加彰显。服务中国人民银行在全国率先探索金融科技创新监管工具应用,在北京地区公布的27个入箱项目中,金科新区企业承担16个项目,占全市入选项目的60%;稳步推动资本市场金融科技创新试点落地实施,金科新区10家企业的9个项目成功入选,占全市入选项目的56%。

三是完善政策支持体系优化产业结构,产业生态持续向好。“金科十条”政策根据企业需求不断升级迭代,2019年以来,为金融科技企业兑现区级政策资金累计3.15亿元。新引进金融科技企业和专业服务机构180家,注册资金1100亿元。2023年,形成三级税收超15亿元,是“动批”疏解前的25倍。

四是高层次推进国际化交流,国际影响力全面提升。积极服务环球融讯(SWIFT)、万事网联(Master)、威士信息(VISA)、现代财险等国际清算机构和专业机构落地,引入SWIFT与央行设立的重大金融基础设施金融网关公司。金鑫称:“目前,Master已获批人民银行银行卡清算业务牌照。”

国家队、独角兽、生力军,三方齐头并进

近年,新动力金融科技中心楼宇产业生态逐渐丰富,产业配套逐渐完善。截至目前,入驻率超70%,且入驻企业发展势头良好。

在“国家队”方面,重点引入国家金融基础设施中央国债登记结算有限公司,及人民银行旗下三大金融科技基石国家金融标准化研究院、国家金融科技认证中心和国家金融科技风险监控中心。

同时,还有网络安全龙头企业奇安信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A股上市公司神州信息旗下金融云平台企业北京神州数字科技有限公司和外资保险机构现代财产保险( 中国 )有限公司等类“独角兽”企业。

此外,在楼宇二层设立的源启·金融科技创新加速器,以金融科技头部企业为核心,形成产业集聚效应,带动产业链上优质创新型企业与专业服务机构发展,助力“生力军”企业发展。

“金科新区吸引了来自全国重点区域的金融科技企业入驻,涵盖安全合规、智能营销和智能运维等重点数字技术细分领域的蓝象智联、理想科技、华信永道等企业,为楼宇龙头企业提供上下游技术支撑,实现产业链协同发展。”金鑫指出。

新动力金融科技中心项目相继被北京市地方金融管理局授牌为“金融科技应用场景试验区”,被北京城市规划协会评为首届“北京城市更新最佳实践”优秀案例,被中国房地产业协会评为“城市更新 北京样本”优秀案例。还曾于2022年底,被国家发改委评为“全国盘活存量资产扩大有效投资”典型案例,并登上央视《新闻联播》《人民日报》《北京日报》等重点媒体,获得广泛关注与认可。其中,FinTech广场成为首都“科技创新+城市更新”网红打卡地。核心区成为集办公、会展、商务洽谈于一体的都市产业综合载体,品牌影响力不断提升。

目前,西城区正在研究编制《加快推进国家级金融科技示范区建设行动方案(2024—2026年 )》,对标国家级示范区的要求,进一步查找不足,分析形势,完善举措。金鑫透露:“未来三年,将按照中央金融工作会议部署,把握新质生产力发展方向,发挥西城特色优势,强化产业链协同,加快提升产业规模,力争成为产业竞争优势彰显、应用解决方案首选、创新引领发展示范、发展环境持续优化、高端人才加速集聚、开放协作广泛活跃的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金融科技中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领跑”全国金融科技产业发展

2018年,西城区对外发布金科新区建设方案和“金科十条”1.0版政策,金科新区正式启动建设。

2019年,国务院批复西城区建设“国家级金融科技示范区”,首届成方金融科技论坛成功举办,并在全国率先探索金融科技创新监管试点。

2020年,新动力金融科技中心、金科广场先后亮相,金科新区建设三年行动计划正式对外发布,“打造国际一流的金融科技示范区”的新目标正式确立。

2021年,金科新区“十四五”规划正式发布,首届全球金融科技大会和全球金融科技应用场景大赛等活动成功举办,“一会两赛三论坛”品牌格局正式形成。

2023年,“金科十条”2.0版政策发布,全球金融科技大会系列活动成功举办,金科新区品牌影响力日益增强。

盘点政策时间线可见,西城区政府“下先手棋、打主动仗”。如今,金科新区正在“领跑”全国金融科技产业发展。其创造了国内金融科技领域“三个第一”:第一个提出并建设以金融科技产业为主要产业的示范区,第一个被国务院确定的国家级金融科技示范区,第一个探索金融科技创新试点机制的园区。

目前,金科新区项目位居全国同类型区域之首。金融科技创新监管工具,占全市所有项目的65%;在资本市场金融科技创新监管试点方面,占56%;在金融科技应用试点方面,占40%。

在金科新区建设过程中,注重对标全球金融科技发展领先城市,打造更多面向全球的创新产品和服务模式,培育和服务十项重点“首创”项目落地,分别是全国首个“全球金融科技中心网络”,全国首个金融科技法治研究中心,全国首个区块链司法鉴定中心,全国首个国际合作重大金融基础设施,全国首家国家级专业化金融科技风险防控基础设施,全国首家非银行支付机构网络支付清算平台运营机构,全国首家专业化、市场化、国际化的金融标准研究平台,全国唯一一家由中国人民银行、公安部指定的国内金融行业国家级等级保护测评机构,全国“双碳”领域的第一家国家级技术创新中心,北京市首批且唯一的网络安全领域的技术创新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