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文:蔡垒磊

房地产很有意思,从“房住不炒”,变成“爱炒不炒”,现在又成了“欢迎来炒”——当房子真的进入下跌周期之时,你才能看到到底谁是真的着急。

新政发布一个月后,很多人说,照这个成交量的去化速度,1年多就能把存量房给去化完了——这很难评,这么讲就好比说,我今天第一天卖新书,在公众号里卖出了2万册,然后你说那一年不得卖出700万册啊,醒醒,麦迪35秒拿了13分,不代表48分钟能拿1000多分。我做个预判,不出3个月,把该圈进来的人圈进来后,就又会恢复死样子,然后国家就不得不用更猛的新药。

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国家要这么密集地用药?因为房地产绝不能倒,可以这么说,如果我国连房地产都守不住了,那就是准备明牌摆烂了。为什么是这样?很多人说,因为它绑定了中国无数的行业,极大地影响着银行的不良率,它还是很多老百姓一辈子的血汗钱。再深入问一层,为什么今天的房子能把我们绑成这样?因为房子涨价,就是政府推动的,而全社会都在配合着演这出戏,然后才越绑越深。那政府这么做的动力是什么?答案是收税,房地产行业是我国特别特别重要的暗税来源。

什么是暗税?明税大家都看得见,赚了多少钱,上交多少比例;而暗税顾名思义,是你不太能感知的收税方式,比如在一些自己垄断的东西上,把更多的税收加在东西的价格里,比如房子,汽油等,有段时间国际油价疯狂下跌,有人就疑惑说为什么我们加油还这么贵呢?很简单,因为它的大头,是税,所以我们的成品油价对国际油价的涨跌反馈不敏感。这事儿从古代就有,国库里没钱的时候,就曾有把盐和铁收归国有的先例,通过“在老百姓都要用的东西上提高价格”的方式来隐性征税,对老百姓来说,只会觉得“它可能就是涨价了”,而不会察觉到“凭什么收我这么多税”——人人在骂的许老板,其实只是给暗税打工的小卡拉米,因为许老板赚的钱真的是九牛一毛,冒着巨大的风险做点苦力而已,中国房地产利润的大头,全在土地出让金里,全在税里,全交给了政府,而配合这出戏的主要配角“银行”,则赚走了第二多的钱,再然后才是开发商,才是和房地产相关的各行各业——在我们这里,所有最赚钱的生意,基本都不会让你赚的,市场能赚的,往往是从小头开始分。

所以现在谁最着急?政府和银行最急,老百姓不买房,影响最大的就是政府,这么大的一块财政窟窿怎么补?靠个税起征点都没到的键盘爱国躺平侠?这是真金白银,不是打嘴炮,肯定得靠民营企业家,但现在的经济环境,还能收上点税就不错了,指望补这么个大窟窿是不现实的。那怎么办?历史上出现过一个人人举报的黑暗时期,即我举报你偷税漏税,查实以后我能拿到这部分的一半,如果是这样,最后必然形成这样的循环:国库没钱——加税——偷税漏税——举报——形成举报致富产业链——各级人员和老百姓勾结敛财——民营企业家大量出逃——国库更没钱,但打劫并不增加总财富啊,最终就是一印了事,不装了也不管了,所有人彻底完球。

现在你知道国家对房地产这么紧张的原因了吧,不仅仅是不能倒,哪怕再经历几年萧条期,都是不可接受的,因为我们这里的经济弹簧异常脆弱,而房地产,就是那根弦。弦到了今天,断不断已经不取决于国家的短期政策了,而是取决于居民收入——老百姓不是付不起首付,而是对自己的持续月供没有信心,而越没有信心,越不接盘,价格就还得再降。

如果我们再找不到类似当年互联网这样的全民级机会,失业率继续走高,那么无论国家出什么政策,这根弦都断定了。当然,很多人是不会信的,每次出政策的时候,他们都幻想房价触底了,接下来又要走牛了,殊不知决定房价的早已不是房地产政策了。

这也是我之前说过的,任何的金融投资品,在进入熊市到跌到地底的期间,走掉的人往往不超过20%,大多数人是懵的,是不舍得卖的,因为他们的价格锚点在高处,所以越跌越后悔怎么不在前一天卖,越后悔就越不会在今天卖,于是明天又再重复今天,最终就是一路到底根本没几个人卖出去了。而从底部触底反弹的时候,哪怕只反弹几个点,都能跑出去20%的人,因为此时他们的价格锚点在低处——当然哪怕你知道了这个规律,你也还是不会信的,都得自己经历才行。

(完)

我是蔡垒磊,感谢你的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