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人民网-湖南频道

产业是乡村振兴的基石。近年来,湖南零陵区依托地区资源优势,推动养殖业走向多样化、规模化发展,以特色养殖跑出乡村振兴“加速度”。

近日,走进位于零陵区南津渡街道香零山村青水鱼养殖基地,技术人员正在投喂饲料,并用手机记录鱼儿的生长情况。

青水鱼养殖是将养殖对象圈养在特制的圈养桶内,残饵、粪便等下沉聚集下方排污管口,经排污水泵抽排至分离塔,沉淀分离后的固态废物可资源化再利用,上清液再经人工处理后回原池重复利用,从而实现养殖废弃物的“零排放”。

“这种高密度圈养水产养殖方法,相比传统养殖,其水资源消耗节省75%、亩产量可提升到4吨-5吨,单产和单位水面利润率是散养池塘的2-5倍。实现了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双赢’。”香零山村支书、主任胡昌平介绍,该村的50亩青水鱼养殖年产值达200 万元,为集体经济增收20万元。

在黄田铺镇晓山河村黄牛养殖基地,放眼望去,一排排整齐的现代化牛舍和一头头膘肥体壮的小黄牛映入眼帘,工作人员正忙着打扫牛圈,给牛添草加料。“我在这里工作很开心,每个月都有三千多元,家里随时都可以照顾,有什么事情都可以方便回家,也可以学到养牛的技术。”晓山河村民杨大嫂开心地说。近年来,该零陵区通过公司+农户+合作社+电商等方式,兴办40余家肉牛养殖合作社,年出栏肉牛1.2万头以上,带动村民致富增收。

近年来,零陵区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兴旺”的工作目标,通过科学规划、政策引导、典型引路、效益对比,积极发展壮大青水鱼、瘦鱼、黄牛、林下土鸡、鸽子、荷虾、黄鳝等特色养殖产业,打造香零山青水鱼、晓山河村黄牛、文雷村永珍鸽子、夏阳荷虾、石凡村林下土鸡等100余个特色养殖基地,有效促进了集体经济增长,农民致富增收。(杨阳 唐高翔 唐胜)